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的运用
2018-02-25劳育雄
劳育雄
(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雅居乐小学,广东 广州)
过去,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导致教学仅仅流于形式,实效性不高。如今,教学要求不断提高,教师也应该在课程改革的指导下运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手段。情境教学法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各个学科教学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将其合理地运用于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能够促进教学效益的提高。
一、创设表演情境,提升教学趣味性
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而是需要作用于他们的实际生活。单纯的理论教育会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和抵触心理,因此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来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多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以加强品德与社会教学和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学以致用。此时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在表演情境中边“玩”边学。如,在教学《我的家》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在网络上搜集一些家庭中温馨和谐的情景,让学生在观看后,分角色表演。通过亲身体会,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在课堂中的参与度,突显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有助于营造出一种欢快、愉悦的课堂氛围。
二、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情境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其目的都是将学生充分带入其中,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真正将所学知识内化吸收,成为自身的素质。而音乐是激发人情感的最佳利器,在课堂上创设音乐情境能够在学生和教材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对于音乐的选择,教师还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一些歌词内容、情感与教材相符的积极歌曲。如,在教学《伸出爱的手》一课时,为了激发起学生心底对残疾人的同情,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他们播放《感恩的心》,甚至可以让学生一起跟唱,让他们懂得在以后的生活中多施与残疾人一些关爱,用友爱的态度和眼光来对待他人。
三、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思维
提问是教师在课堂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提问是一门艺术,不能盲目地开展。小学生正处在思维快速发展的时期,教师的课堂提问应有目的、有技巧,以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散他们的想象,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同样以《伸出爱的手》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我国的听力障碍艺术家们表演的“千手观音”节目视频,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这个节目精彩吗?同学们知道这一节目的表演者都有什么共同点吗?随后告诉他们这一节目的所有表演者都是聋哑人。这时学生十分惊诧,聋哑人听不到音乐,怎么能够做出如此整齐划一的动作呢?此时他们的好奇心被充分调动,这时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效果则会大不相同。最后,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残疾人想要完成我们普通人能够轻易完成的事是需要付出常人无法想象的辛苦和毅力的,让学生学会尊重残疾人。
四、创新评价方法,激发学生动力
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教学评价,以强化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效果。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三点:(1)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应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如在教学《盛开的紫荆花》一课时,让学生在情境中讨论香港回归问题,加深理解,师生和生生间对教材中的内容和搜集的课外资料进行分析,从而将本课教学上升到爱国教育层面,让学生明确我国的领土是神圣不可分割的,不允许一切有碍国家统一的事件发生,要维护和平,坚定统一。(2)评价应具有即时性。即在学生发表完自身的看法后立即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评价,对正确的发言给予肯定和表扬,对错误的观点及时指正,这样才能起到对学生的鼓励作用,同时也能第一时间将学生错误的思想观念遏制。(3)情境教学中的评价不应是教师对学生单方面的评价,还可以要求学生之间互评、学生对教师评价等,多样的评价方式更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参与主动性,让他们更严格地要求自己,追求更高的学习目标。同时,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评价要虚心接受,了解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及时改进,保证情境教学法实施的有效性。
总之,情境教学法具有多项优势,其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的应用能够将理论性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且趣味十足,能够大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在教学中探索多样化的情境创设方法,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体验,在基础阶段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谢雷.论情境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的合理应用[J].学周刊,2013,36(8):124-125.
[2]马福军.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J].知识鉴赏,2013,32(8):99-100.
[3]宁风莲.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1).
[4]伍媚燕.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