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案例与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
2018-02-25董腊梅
董腊梅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解放路第二小学,山西 临汾)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土地辽阔、河山壮美,神奇的风光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留下了人们无数的赞美。今天我们要继续跟着著名作家叶圣陶爷爷到浙江金华的双龙洞去游览。
板书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
2.请大家回忆游双龙洞的路线。
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二、品析词句,探究作者在去双龙洞的途中所见的景物
学习2~3自然段
思考:作者沿途看到了什么?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景物的?
生:看到了映山红、油桐、山、溪流。
感悟句子:
a.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师:由具体的景物概括出“明艳”一词,写出了金华一带山区明亮艳丽的春色。
b.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时变换调子。
引导学生发现这句话的特点。
生1:句子中有两对反义词。
生2:用拟人的手法,写溪流的声音。
师:这句话用上“时而……时而……”这些词语,说明溪流蜿蜒曲折,正是由于溪流的宽窄不一,才形成流水速度缓急的不同,作者很巧妙地运用“宽窄;缓急”两对反义词,生动地描写了溪流的不断变化,让人感受到山势的多变以及水的美好。
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以上语句。
三、深入探究洞口、外洞、内洞各自的特点,以及作者是如何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引导学生找到文中概括洞口、外洞和内洞特点的词语或者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
1.在文中是如何描写洞口与外洞的?
生1:洞口就像桥洞似的,很宽。在洞口向上看,山非常高,而且很有气势。
师板书:洞口 宽
生2:外洞: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师板书:外洞 大
师:从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洞口和外洞很高、很大、很宽敞,也很有气势。谁想来读一读?
生3:读以上语句。
师:作者在写外洞时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生4: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仿佛到了大会堂)
生5:运用了列数字的修辞方法(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师:作者采用了比喻、列数字这些修辞方法,更能形象、具体、生动地感知外洞的大。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外洞吗?请大家带着喜欢的心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师:我们刚走到外洞就已经感受到了双龙洞奇异的美,那么内洞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色呢?
2.学习 5~7 自然段
(1)a.了解怎样过孔隙?找出句子。
(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是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了)
师:从以上句子可以看出孔隙很窄。(板书:孔隙 窄小)
b.“我”是怎样过孔隙的?
找出句子用“___”画出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师:这句话写出“我”通过孔隙时的真实感受,“稍微”“一点儿”这两个词,告诉我们只有一动不动地平躺在小船上,才能通过孔隙,这就说明孔隙很小。
c.请大家想象一下自己正在过孔隙,该用怎样的口气来读?
生6:小心翼翼、紧张
抽生朗读“我”过孔隙的句子。全班齐读第5自然段。
(2)过了孔隙就到了内洞,课文是怎样描写内洞的?
a.了解内洞的特点:黑、奇、大
找出相关句子:
生7:黑: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
生8:奇: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
生9:大: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
师板书:黑 奇 大
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6、7自然段。
b.作者是怎样写出内洞的大?
作者采用了作比较与打比方的方法写内洞的大。
c.着重感悟下列句子: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引导学生理解体会
师点拨:这句话的意思说石钟乳和石笋是很值得观赏的,其原因就是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又很不同。
四、整体回归,学习写法
1.这篇游记作者一是按游览的顺序写: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二是按泉水流经的路线写:深黑的石洞—内洞—孔隙—外洞—洞口—流下山,作者正是迎着溪流上山入洞的。这是贯穿全文的两条线索。
2.作者采用了移步换景、情随境变的写法,既描述出双龙洞的神奇景色,又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典型的游记类散文,条理十分清晰,描写具体生动。课前,我让学生初读全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本课时,我采用了“找特点、读特点”的方法,引导学生读书,谈谈“孔隙”给自己的印象,并在书上勾画,找出孔隙低、矮、窄的特点,让学生反复体会。为了突破难点,让学生感受孔隙的窄小,我抓住文章细致描写的部分,让学生通过读初步体会。通过“船的小,孔隙的险,自己的感觉”三者相结合,突出孔隙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前后句子的比较,学习作者细致描写的方法,让学生研究作者的写法,从内容回到语言,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进一步深化。
整节课,我让学生先理解,后积累,再运用。将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找特点,读特点。交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并让学生分清文章的主次,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