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漂流阅读中的微型写作
2018-02-25吴晓华
吴晓华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实验小学,福建 三明)
结合小学阶段的习作训练要求,在各种形式的读书交流中,进行微型写作,是一种培养思维能力,也是训练写作能力的活动。其具体写作方式有多种,本文着重推介以下五种:
一、阅读推荐式微写作
新书到手,学生兴致很高,教师可指导其观察图书封面、插图,以及作者简介和作品介绍,写一写新书介绍。还可以让其阅读完整本书后,结合作品内容和精彩之处,写一写新书推荐,介绍给下一位漂流读者,做阅读参考。
推荐式“微写作”,由图到文字,从读到写,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将阅读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是真情实感的写作,有助于学生的概括性思维训练。
二、捕捉灵感式微写作
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整本书的语言风格,选择与自己有共鸣之处进行写作,也是一种好方法,既有作者风格,又有自己的特点。如《城南旧事》英子写自己童年的趣事片段:“我把鼻子顶着金鱼缸向里看,金鱼一边游,一边嘴巴一张一张地在喝水,我的嘴也不由得一张一张地在学鱼喝水。”学生阅读片段,品赏语言的趣味性,回忆自己生活中类似“趣”事,写一写自己童年趣事。学生若情感酝酿成熟,交流到位,写起来便得心应手,成效显著。灵感式的“微写作”,有很强的即兴性,它是阅读者思想火花的灵光一闪。老师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一经闪现灵感,即刻写下。长期坚持,积累下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感言交流式微写作
设计一份阅读感言卡粘贴在图书内,每位小读者随时记录阅读中的感受。图书漂到哪,感言卡就跟到哪,各位漂友的感言就可以留下。图书漂流若干班级,卡上有许多好的读书感言,老师组织学生整理有价值的读书感言,在读书交流会上欣赏,或进一步补充完善,以此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评价修改能力,效果甚佳。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小学的习作训练同时也是思想道德认识和品格的训练,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学习写作,也要学会做人,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如阅读《小海蒂》一书,海蒂纯真的、善良的心,还有那天真烂漫的性格,给学生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朗读欣赏相关段落,写下感受,如“小海蒂把快乐给了许多人。帮助有疾病的人们摆脱病痛”“把爱给他人,自己也收获快乐。”
读书感言是有多角度的,选择优秀的感言,汇编成《读书感言集》,相互学习交流,收获更大。感言交流式“微写作”,有助于学生阅读后的思维拓展和情感提升。
四、情感释放式微写作
作品中有许多感人之处,仔细体会,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用文字表达出来,是一种写作积累的过程,这种情感的积累是作文中抒发真情的源泉。这种“微写作”的好处,不仅仅在于练笔和积累,最重要的是它能给心灵注入灵性。如阅读《城南旧事》的结局:英子生活中的人陆续走了;爸爸像他喜欢的花一样落了;英子和弟弟也大了。小英子就这样带着种种疑惑、伤感告别了童年。指导学生说说自己曾经的离别之事,有离开父母外出多日,或父母离开自己外出打工,或至亲离开人世等等,拨动了孩子情感的琴弦,学生已达到“愤悱”的状态,提供一个表达的机会,学生奋笔疾书。情感释放式“微写作”有一箭双雕的作用。
五、角色假设式微写作
读书时,换一个角度,假设自己为作品中的某个人物,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另一方面,借鉴迁移作品中的词语、表述,形成个体的表达能力,进而在表达中提升言语的内在品质。如读了《城南旧事》后,以“英子”为题写作,确定训练点,学生自定小作文题,可以给爸爸或秀贞或宋妈写一封信。题目要新鲜如“爸爸,我想与你说说话”,内容越实在越好。情感释放式“微写作”以感知、解读人物为主要目的的阅读反馈形式,考验学生重新组合语言的能力,也从更多细节性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了整本书的内容。
当然,为了阅读有方向性,微写作有指向性、阶段性,教师要根据图书内容设计一定梯度的、有价值的读书单。让读书与写作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漂流阅读中,教师要将微写作变成“持久战”,利用漂流花絮、图书中的写作“小部件”,产出写作的“精美品”,积少成多,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
这种微型写作融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于一体,既是漂流图书的“微型写作”,也是漂流阅读的“创境写作”,漂流的图书,既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范本,又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素材,成为今后习作取之不尽的“宝库”。
钟传祎.学科作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语文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