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词吟诵创新体验
2018-02-25浙江温州市鹿城区瓯江小学325000
浙江温州市鹿城区瓯江小学(325000)
叶轩辰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于启迪学生的智慧、开启学生的灵性、塑造学生的品格、提升学生的素养等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缺乏生活经验,所以在学习古诗词时难免会存在一些短板。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生字词、准确把握字音、赏析诗词意境、校准诗歌情感,让学生从吟诵的视角去感受古诗词的文字美、韵律美与情感美。
一、创设情境吟诵,感受经典古诗词的意境美
吟诵古诗词需要深入挖掘诗歌中的美感,只有对古诗词中描写的意境有了亲近感,学生才能投入更多的热情和信心去品味古诗词。教学时,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情境,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支持,也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展现古诗词意境美的优秀视频,让学生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感受到古诗词的意境美。
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不仅为教师施行智育提供了契机,也为语文教学渗透了更多美育因子。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这是苏轼最脍炙人口的诗篇之一,表现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借助图片资料发挥想象,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初为学生展示了西湖美景的影像资料,接着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词语表达出对西湖的印象。学生大都能说出美丽、漂亮、可爱等形容词。教师在带领学生通读诗文的基础上,通过指名读、小老师教读、全班按节奏齐读等方式,让学生在诵读中欣赏了作品的意境美,并初步领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的心灵在观摩欣赏中得到润泽,然后引领学生展开诵读活动,将意境美与语言美相结合,促使学生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感受到了古诗词独特的意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鉴赏水平。
二、启动情感吟诵,感知经典古诗词的情感美
古诗词中的情感表达比较含蓄委婉,甚至一首作品中可能会蕴含多种复杂的情感。教师在教授古诗词时,不能仅仅停留于表面的解读,更要引导学生展开古诗词鉴赏,从中发掘出更多的情感价值,让学生有更多直观的学习体验。教师可以在分析情感的基础上,通过范读、欣赏多媒体课件、举行竞赛等方式,引导学生多角度感知古诗词的情感美。
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课,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亲念家的情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了使学生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表达,教师在课前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离开父母、离开家乡的经历,并且说出当时的心情。学生们立刻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储备后,教师播放了诗朗诵《乡愁》,让学生仔细观摩诵读者并进行模仿诵读。最后,男生与女生比赛诵读,学生的诵读表现更加投入,课堂更加生动活泼。
在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下,学生对古诗词的情感已经有了准确把握。教师再通过范读、电教媒体支持等创造了更多的学习契机,学生将已经学习到的知识及时迁移到课堂学习中,感知了经典古诗词的情感美,实现了由知识到能力的质的提升。
三、展开赏析吟诵,感悟经典古诗词的文字美
文字是组成古诗词的基本机构,一篇好的古诗词作品通常在炼字、词语运用等方面也会有不少技巧。学生想要透彻理解古诗词的精髓,首先需要了解文本的基本要义。教师在教授古诗词时,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文本的表面解读上,而要引导学生展开文字的赏析活动,从中发掘出更多的教育价值。
教师在讲解古诗词时,首先要带领学生准确识记字词,引导学生掌握作品的大意,这样才能使学生体味到古诗词经久不衰的美感。如《夜书所见》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渲染,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凄苦之感。教师在课前先让学生重点学习“萧、梧”等生字,接着让学生抓住“萧萧”“梧叶”“寒声”“秋风”“客情”等词语概括诗歌的情感,最后让学生观看配乐朗诵视频,并给学生讲解了断句、换气、手势表现等诵读技巧,学生的学习热情十分高涨,学习效果显著。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将诵读技巧与文字解读穿插在一起,帮助学生抵达文本内容的核心,感悟到了古诗词的文字之美,学生的诵读技巧也得到了锻炼。
古诗词教学采用吟诵法,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容、揣摩诗词情感、拓宽审美视野、内化学习认知。教师要积极构建实践型课堂,通过情境创设、情感倾注、内涵剖析、诵读赏析等方法,让学生获得独特的个性体验、审美体验与学习体验。这样才能使学生以诵读为基点,寻找到更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