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场面描写知识的开发

2018-02-25浙江慈溪市庵东镇中心小315327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34期
关键词:纪念册气氛习作

浙江慈溪市庵东镇中心小(315327)

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场面描写知识怎么开发?

一、研读教材,开发陈述性知识

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场面描写”教材内容是这样的:《开国大典》中,作者把开国大典的过程和场景写得很清楚。我们也可以选取一个场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比如:班级联欢会,学校的一次活动,或者是电视里看到的运动会的开幕式。写的时候要把场景写具体,写清楚。

在一次习作教学研讨中,一位教师确立的两点习作知识是:“了解场景是由环境和人物构成的,运用动作、神态等描写将人物写生动、写具体,努力体现场景的特点。”这位教师确定的习作知识够精准吗?

读《开国大典》,再读习作要求,我们从篇的角度首先可以学到的是按时间顺序来写,可以按照先总体描述全景,其中写清场面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再详细写重点部分的顺序来写。其次可以学到的是重点部分要有点有面,点面结合着来写。要有序地写,人、景、物,先写什么,再写什么都要有顺序,或由点及面,或由面到点再到面。难点是要用反复、排比等手法写出应有的气氛。细细想来,这位教师定的习作知识似乎有失偏颇。

二、学情分析,聚焦核心的习作知识

“场面描写”中,学生通常都会运用动作、神态等描写将人物写得较生动,知道除了写人还要写环境。但依然存在不少写作盲点,比如,对于场面的总体介绍,学生可能会写不出气氛来;每个环节之间的过渡可能会不自然;点的描写欠缺,不能够表现当时的气氛;面的铺陈和描摹不够有气氛,和点的结合会不紧密。所以,教师就要根据学情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从大的布局看总体描写中是否写清面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是否写出气氛;各个过程之间过渡是否按时间顺序自然过渡。第二课时就看重点部分面的描写是否由点及面,点面是否能结合着来写,点面结合中面的描写是否用反复、排比等手法有序地写,写出应有的气氛。

这样,教师做到一课一教,让儿童一课一得,组织者和学习者相辅相成,课程发挥出最大的教学效应。

三、学为中心,开发程序性知识

(一)引发任务驱动

在这次“场面描写”的习作训练中,教师以制作活动纪念册除了照片,还要有文字的详实记载为任务驱动来开展教学,使习作与生活相连,产生实际的意义,受到孩子们的喜欢。教学中,教师在任务驱动之后这样设计、组织教学:先同桌互说,挑选场面;然后引导学生把这个场面写生动,既有全景的概括,又有细致的特写镜头,写出场面的气氛,突出了纪念册的纪念意义。

(二)言语煽动感情

教师的言语一定要有感染力,使学生沉浸于情境之中。上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以充满激情的语言启发学生:“让我们设想一下,若干年后,当你打开纪念册,翻到这一页,看到今天记录的场面,既有全景的概括,又有细致的特定镜头,运动会开幕式的隆重和热闹,师生们的激动和喜悦,便又历历在目了。那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大家一定愿意为创造这份美好而付出更大的努力,对吗?”这样的语言很有煽动性,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热情。

(三)评价促实践

教师应科学制定细化的标准,对学生习作进行评价,或以此为抓手,引导学生评价、修改,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更大发挥。看下面一位教师设计的评价标准:

场面中的人物有主次,加一颗星。环境描写能突出气氛,加一颗星。

以此为标准,学生修改的态度更为主动,教师也呵护了每个学生的差异。

四、充分实践,丰富知识建构经验

怎样让学生学会运用习作知识,关键在于实践。吴忠豪老师在《基于课程层面的作文教学问题与对策》一文中指出“一堂课中实践以及综合运用占整个教学时间的四分之三”。

“场面描写”中,先让学生学习微课,预习作文,课前先写。通过看学生预写的作文,教师可以捕捉到儿童习作之所需,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用典型的学生习作帮学生化解习作中遇到的瓶颈,适当地进行指导,教他们一些方法,这样的指导会更有效,孩子在与伙伴的交流中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反复地修改,从而积累实践经验。课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以写日记的方式进一步实践,巩固、延伸在课堂上习得的知识,进一步丰富实践经验。

教,是为了不教。习作课程的知识巧妙地转化为儿童的知识,生成儿童的言语智慧需要我们以儿童为本位,不断地探究。

猜你喜欢

纪念册气氛习作
Creating an Atmosphere
CREATINGAN ATMOSPHERE
写出画面的气氛
编读往来
基于用户体验的纸质纪念册与电子纪念册的对比研究
习作展示
夏令营——我的青春纪念册
确定选题,渲染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