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北剪纸的分布与特点

2018-02-25陈山桥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葫芦娃娃剪纸

陈山桥

(陕西省艺术馆,陕西 西安 710003)

陕北剪纸历史悠久,寓意深邃,流传广泛,特色鲜明,是陕北民间美术中最具个性特色、最具艺术魅力的艺术形式之一。陕北两市的25个县、区虽同属黄土高原,但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民俗文化方面仍存在一定差异。这种差异反映在剪纸创作上,形成了三个不同区域各具特色的剪纸作品,即延安南部剪纸、陕北黄土高原中部剪纸和榆林北部长城一线剪纸。

1 古韵悠悠的延安南部剪纸

延安南部的富县、洛川、黄陵、宜川四县,即清代的鄜州直隶州辖区属关中文化向陕北过渡地带。这里的民风民俗与关中渭北较为相似,说秦话,吼秦腔。由于这里地处高原沟壑地带,与关中相比文化相对比较闭塞,与陕北腹地相比文化相对发达,较多地保留着关中古老的民风民俗。民俗活动中的剪纸也较完整地继承了关中剪纸古老的纹饰,传承了关中剪纸承载的文化信息。

延安南部剪纸最有地方特点的是“双雁喜花”、蛙、鱼、鹿、鸟、碗架云子、幛子花、神龛花等剪纸。“双雁喜花”是这一地域婚俗礼仪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图符。在这一地域婚俗礼仪上的喜花不贴双喜字而贴“双雁”。“双雁喜花”是由衔首交尾的两只大雁组成或由左右对称的两个雁字组成,周围饰以“牡丹富贵”“连生贵子”等求子求福的吉祥纹饰。它贴于婚庆仪式的正堂中心位置,下置香案。举行婚礼时,新郎、新娘要向双雁图符三拜,然后夫妻对拜,至此婚礼大成。当地人认为,雌雄大雁一旦结为伴侣,终生不离不弃,如有一方遭难而离去,另一方不会再觅配偶,终日哀鸣而亡。大雁钟情配偶的品德得到人们的称颂和崇拜,成为人们婚姻爱情的象征物。据考证,拜大雁的婚礼习俗从西周就已开始。《周礼·婚经》记载:“纳彩、问名、纳吉、请期、亲迎皆用雁。”由此可知,“双雁喜花”是古老遗风在这一地域的传承与延续。

在婚俗喜花和婚俗绣花样中,蛙、鱼、鸟、鹿和人首蛙身、人首鱼身、人首狮身的剪纸非常普遍。蛙在当地称为蟾蛙或蛤蟆。婚嫁喜花中,妇女们常把蛙头变形为娃头,称为“蛙变娃”。旧时,黄陵、洛川一带,女儿出嫁时要给未婚夫绣一件有蛙纹的裹兜,新婚之夜要亲手戴在丈夫腹前,意为把自己身子交给了丈夫,象征生殖繁衍。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娘家母亲要给出嫁的女儿送端阳礼,俗称“端午”或“送裹肚”,代表礼物是一件绣有蛙图案的裹肚。新婚大礼之日,新媳妇花轿前要挂一件绣有“蛙”纹的花裹兜。老人们说蛙是媳妇娃的“开路神”,是请女娲娘娘护佑新媳妇在路上不被鬼怪侵扰,能保佑媳妇婚后早生贵子。蛙在民间又是多子的象征符号。民谣云:“蛤蟆变娃娃,一变一糊踏。”

蛙纹是中国母系氏族社会文化遗存中的代表性纹样之一。陕西临潼姜寨、河南陕县庙底沟、甘肃临洮马家窑等地都出土了仰韶时期的“蛙”纹彩陶盆。闻一多先生考证,认为汉代女娲同伏羲一起被列为三皇之首二皇,并成为日神和月神的代表。古本《淮南子》云:“嫦娥(即长娥)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在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及汉代帛画中,月亮被表现成一个蟾蜍。而今陕北农村人称月亮为“金蛤蟆”,表现月亮时总要在其中装饰一只蛤蟆的图案。

蛙与娲、娃同音异体,专家们认为它可能是女娲氏部族集团的标志。富县、洛川、黄陵、宜川喜花中的蛙与仰韶时期彩陶中的蛙一脉相承,是女娲氏族蛙文化图腾在陕北民间文化中的遗存和延续。人首鱼身的剪纸人们称为“鱼变娃”;人首、莲花、鱼身组合的剪纸,人们称为“鱼钻莲变娃”;人首狮身剪纸,称为“狮变娃”。鱼、狮在这里喻阳喻男,有送子的功能。鱼钻莲、莲变娃反映了生育的过程和当地的古老生殖观念。阴阳鱼纹饰反映了中国古老的阴阳哲学观念在这一地域的延续。

除古老的反映生殖崇拜的纹饰外,受关中主流文化影响,梅兰竹菊、琴棋书画等象征传统文化和八宝、八吉祥、暗八仙等吉祥纹饰符号以及戏文人物、二十四孝、八仙、传说故事、耕读渔樵和古人勤奋读书故事的剪纸也非常普遍,反映出农耕文化区域的主流思想。但从造型观念上看,这一地域的人物剪纸原创意味较强,人物形象、服饰打扮没有过多的程式化,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的表现方法,传说中的人物、戏曲中的人物也变成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形象,表现得非常自由。受当地民间绘画影响,窗花、墙花、绣花样多为单剪或拼贴剪法,构图疏密有致,安排随意,没有过分的图案化。

当地年节时用于美化居室的大幅成组剪纸要算碗架花和祭祀祖先老影的幛子花。

碗架花分碗架云子花和碗架对子。碗架花又称板架云子,形似门笺,多为25 cm×15 cm大小,内容或花草或动物。碗架云子花多用熏样法制成。其熏制方法为:先用纸剪出云子花,再用松枝烟或油灯烟熏制成若干张黑白样式,在碗架上呈二方连续一字排开,分上下两层悬挂式张贴,美观典雅。碗架对子是贴于碗架柱子上的剪纸,似对联一样贴于碗架左右两边。碗架对子根据碗架柱子的高度而定,一般为150 cm×20 cm大小,用色纸拼贴法剪制,内容多为盆、瓶、花、果、鱼、鸟组成,似藤蔓缠绕、花儿盛开的生命之树。幛子花主要用于祭祀祖先的厅堂。洛川、黄陵一带,每到春节时各家都要祭拜祖先,当地人称为“拜老影”。为了把祭祀厅堂布置得隆重、肃穆,人们用红绿纸剪成大幅的装饰图案,像戏台上的幕帐一样悬挂在老影前方两侧,把祭祀厅堂烘托得庄重美观。

在富县、洛川、黄陵一带还保留着剪制灶神神龛的习俗。春节期间,家家都敬有灶神,当地称灶王爷。每到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上天后,就开始为大年三十从天宫回来的灶王爷剪制新的神龛,以便供灶王爷居住。当地妇女用红、绿、蓝、黄等色纸分别剪成牡丹、莲花、枝叶等形象,然后拼贴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神龛造型的图案,再把灶王爷的像敬于其中。神龛剪纸是当地独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

在黄陵流存的剪纸中,有许多以果盘为题材的传统喜花,其中有双石榴、双佛手、双梨等,在用牡丹、蝴蝶装饰的同时,特意突出其中的籽核,反映出当地“花开是虚,结果为实”的传统生育观念。

这一地域由于经济、文化相对发达,剪纸的样式相对多样,有单色剪纸、拼贴剪纸、衬色剪纸和剪纸熏样。剪纸的艺术风格秀丽工细,格调明快,在装饰方面注重文化内涵和造型变化,艺术处理手法多样。

2 被称为“活文物”的延绥剪纸

黄土高原腹地的延安市宝塔区及甘泉、安塞、志丹、子长、延川、延长等县和榆林市榆阳区及绥德、米脂、子洲、清涧、吴堡、佳县、横山等县的剪纸,可称为延绥剪纸。实际是陕北剪纸的主体。

延绥剪纸在一定意义上是自我表现的艺术。每逢过年过节、婚嫁喜庆时,人们自己剪、自己看,每一幅剪纸作品都是自己真情实感的流露,因而艺术个性鲜明,创造性很强。妇女们剪纸不画样儿,像唱信天游那样随心所欲,率真大胆,把情感与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延绥剪纸造型简练、朴实,注重对称美、装饰美。承传型的剪纸繁丽丰富,寓意深刻;原创型的剪纸稚趣可爱,富有张力。

延绥剪纸在内容上多以动物、花草为主,是当地群众生育观念和信仰习俗的艺术反映。其中最有地方民俗特点的剪纸有蛇盘兔、葫芦、祖花、抓髻娃娃、虎、狮、鸡和古时花样等。

2.1 “蛇盘兔”是生命繁衍的吉祥图符

延绥人崇拜蛇,称蛇为神虫,每逢春节或婚娶吉日,总喜欢剪一幅“蛇盘兔”贴在窗子上或放置在嫁妆和儿女馍馍上,企盼富裕,祈求子孙绵延。当地有“蛇盘兔,必定富”“要想富,蛇盘兔”“贴上蛇盘兔,栽上摇钱树”等民谣。陕北人订婚时特别讲究男方属蛇,女方属兔,认为这样组织的家庭会夫妻恩爱,美满幸福。“蛇盘兔”还有生殖繁衍的寓意,人们认为蛇为小龙,喻阳;兔多子,喻阴;盘是相合的意思,“蛇盘兔”是阴阳结合、生命繁衍的吉祥图符。

2.2 葫芦剪纸的吉祥寓意

延绥人崇拜葫芦。不管是过年还是结婚时,延绥一带的人都会剪一幅红葫芦团花贴在天窗正中,过年时用以辟邪、禳灾、收瘟鬼,结婚时用以祈子纳福、保平安。为什么要剪葫芦贴葫芦,当地流传着一则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从前,绥德人住的一个山沟里来了个白胡须道人,道人背着一大葫芦酒来卖,让众人随便倒随便称,称几斤给几斤的钱。有一个小孩倒了五斤酒,只给了二斤半的酒钱。小孩的母亲知道后非常生气,认为不应该欺骗老人,立刻让孩子把少给的酒钱送还给了道人。道人认为这家人诚实,心地善良,便给这个孩子说:“今天晚上要发大水,我给你剪个葫芦,拿回去贴在天窗正中,可救你全家人的命。”小孩拿着道人剪的葫芦,让母亲贴在窗子上。母亲知道晚上要发大水,就照着道人给的葫芦样子剪出好多葫芦,让全村的人都贴在窗子上。果然这天晚上乌云翻滚、电闪雷鸣,下起瓢泼大雨,顿时山洪爆发,河水上涨,眼看着小山村就要被洪水淹没。就在这时,凡是窗子上贴有葫芦剪纸的人家,剪纸葫芦都变成了真的大葫芦,上面还有一个可以进出的口。村子里的人纷纷钻进葫芦里躲过了洪水,葫芦救了全村人的性命。从此,无论是过年还是结婚,村里的人都要剪葫芦纹样,把它恭恭敬敬地贴在天窗中间。很快,这个习俗便在绥德各地流传开来。人们认为新年贴葫芦剪纸可以避灾避难,保佑全家吉祥平安,子孙兴旺。结婚时贴葫芦喜花,会子孙绵延,幸福吉祥。葫芦喜花也称为定帐葫芦。

远古时期,人们就把葫芦作为“混沌多子”的象征,传说中的人类始祖伏羲、女娲兄妹就是在葫芦里逃过了洪水灾难,而后成婚,繁衍了人类。这与延绥一带流传的葫芦救村人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

古代婚礼称为“合卺”。合卺就是把葫芦剖开分为两个瓢,以线穿连,再合二为一。《礼记·昏义》:“合卺而胤。”孔颖达疏:“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以胤,故云合卺而胤。”胤为用酒漱口。后称结婚为“合卺”即源于此。延绥剪纸中的葫芦代表混沌,二瓢代表阴阳或伏羲、女娲。葫芦在民间寓意孕育生命的母体,是生殖繁衍崇拜的神物。老人们说,人从葫芦里出。延绥人把葫芦作为生殖繁衍的喜花由来已久,是古老民俗文化的延续。

在延绥一带,妇女生育和端午节时也要剪葫芦。每当妇女生了男孩,要剪一幅红葫芦贴在大门外的墙上,一是用来报喜,二是用来辟邪护生。端午节时家家要剪一个红葫芦贴在家里,用以收五毒,避疫病。在延绥人的民俗文化中,葫芦是不可或缺的吉祥物。

2.3 剪纸纹饰体现的生殖崇拜观念

在延绥的婚俗喜花中遗存着一种远古男根女阴人祖崇拜的纹饰。生殖图腾观念和对生命的崇拜,是原始人类的群体意识。据有关专家考证,远古先民举行婚礼不但要拜天地、拜父母,还要拜人祖,祈求人祖送来儿女。

当地旧时风俗,妇女结婚后不能生养时要到庙里拜神求子,庙里的住持会悄悄地给祈讨者“人祖”,并要求祈讨者带回挂在自己房间的背处祷告,祈求人祖早日赐给她儿女。在安塞和黄陵先后出土了汉代铜人祖和宋代瓷人祖,而今陕北剪纸中的祖花应是古老生殖崇拜观念的延续。

《梅花双鸟祖花》,这幅祖花下为一粗壮男根,上为一女阴,较为形象地表现出男女生殖器官。男根周边用梅花和候鸟装饰。梅为报春花,梅又喻五福。鸟喻阳喻男,增强了这幅祖花的文化内涵。

《牡丹菊花祖花》,这幅喜花贴于室内墙上,其中的男根、女阴都稍作变形,两边对称装饰有牡丹、菊花和小鸟。

《老鼠啃瓜祖花》出自时年85岁的张五女老人之手。南瓜由男根、对鸟、对鼠组成,男根两边的鸟喻阳,瓜喻母腹,鼠喻子。老人说,老鼠偷南瓜是偷子呢,表现出男根送子的过程。

《盛碗莲花祖花》,这幅祖花由具象的男根与碗组合,碗上长出对称的莲花。碗喻母体,莲花喻阴喻女,有男女交合之意。其造型可能是表现生殖繁衍的“鹿头花”最原本的造型。此幅祖花收藏于20世纪50年代,是为当年编辑陕北民间剪纸画册所收集的资料。原作现藏于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艺术资料室。

《七嘴油瓶催笙笙(生)》出自神木任粉翠之手,是当地较为流行的喜花样式。油瓶为男根形象的变体。油瓶两边装饰云勾,云勾喻阳喻天,有耕云播雨滋生万物的寓意。油瓶罐口盛开一朵怒放的牡丹,用含蓄借物隐喻的手法表现女阴。牡丹上方为对称的两个笙,笙谐音生,用以点明阴阳相合、生殖繁衍的文化内涵。延绥祖花在发展传承的过程中把男根女阴进行了多种变体,较为隐晦而又文雅地表达了生殖观念,如“盛碗鱼”“盛碗鸡(鸟)”“盛碗娃娃”“盛碗石榴”以及“碗里出莲出牡丹”等喜花,巧妙地用隐喻手法代替了男根、女阴直白的形象符号。

2.4 “抓髻娃娃”是喜神的符号

“抓髻娃娃”是延绥剪纸中的传统题材,广泛应用于年俗、婚俗,也用于巫俗。用于守门防瘟的“抓髻娃娃”是每年正月延绥人家家户户都要在门楣上贴的剪纸。这是一串手拉着手、八叉着腿的娃娃形象,也有身和四肢用纸剪成,头用南瓜子代替,画上五官,称为“瓜子娃娃”。民谣云:“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瓜子娃娃打八叉。”人们认为贴上“抓髻娃娃”可防瘟疫,防邪祟,保家人平安。[1]

用于婚俗送子的“抓髻娃娃”,也称“喜娃娃”或“催生娃娃”,是喜神的符号。旧时,延绥婚俗窗花和坐帐花不贴双喜字,而是剪一个一手抓鸡(鸟)一手抓兔,或一手抓莲花一手抓牡丹,或双手抓笙脚踩莲花的“抓髻娃娃”,贴在窗子中心或炕头,其寓意为阴阳相合、生殖繁衍。“抓髻娃娃”有单人式和双人式,有男性和女性之分,也有男女合一的抓髻娃娃。男性娃娃头上束发或有长辫,女性娃娃头扎双髻,双手外撇或上举;男性娃娃腹下垂男阳或云勾,女性娃娃腹下饰莲花或贯钱。

坐帐花是延绥婚俗剪纸中最有特点的样式,内容多以“抓髻娃娃踩莲花”为主题,再配以石榴、桃、笙、贯钱、鱼、桂花等寓意早生贵子的吉祥符号,是延绥婚俗中不可或缺的喜花之一。

一手举鸡(鸟)一手举兔的“抓髻娃娃”是一幅用于婚俗喜花的代表作品。这幅剪纸于1979年9月从安塞郝家坪公社(乡)白老庄高如兰家收集而来。1980年5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时,这幅剪纸引起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滕凤谦先生的极大关注。他认为这幅“抓髻娃娃”一手抓鸟一手抓兔喻阴阳交合,是远古生殖崇拜的吉祥纹样。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靳之林先生认为,天神至高无上,因而保护神“抓髻娃娃”一手抓日(鸟)一手抓月(兔)。这幅剪纸用黄表纸剪出,可能出于黄色象征天神黄帝龙体的原因。

安塞民歌唱道:“抓髻不来来,婆家不娶来?”意为抓髻绾起这么长时间了,婆家怎么还不来娶我呢?当地风俗,女孩子扎起抓髻就到了成婚年龄。这幅喜花巧妙地把髻变成了“鸡”或“鸟”。《仪礼·士婚礼》:“女子许婚,笄而礼之。”商代遗物有古笄,笄首以水鸟形为饰。又有凤簪,簪首以凤鸟、祥云为饰,簪与笄同属。“抓髻娃娃”的髻剪成了鸟或鸡,显然与我国古时传统婚俗有着密切联系。据专家考证,这幅“抓髻娃娃”与在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商代青玉女佩非常相似,可能是商代文化在陕北剪纸中的遗存。

用于端午节的“抓髻娃娃”是延绥一带在端午节时贴于室内的一种剪纸。与喜花中的“抓髻娃娃”不同的是,端午节“抓髻娃娃”的双手不但抓鸡,而且头、肩、身、脚都趴满了鸡,因而有人也称之为抓“鸡”娃娃。民谣云:“鸡鹐呢,猫逮呢!”当地人认为端午节贴上“抓髻娃娃”,可保护家人和娃娃不受五毒侵害,有镇五毒的作用。

按延绥俗规,忌讳剪人、贴人。但在门窗上、室内墙上却不忌讳贴“抓髻娃娃”。人们认为“抓髻娃娃”是神不是人,有辟邪、送子、防瘟疫、护生等多种功能,是延绥人的保护神。

2.5 虎、狮是吉祥瑞兽

虎、狮是陕北年俗和巫俗剪纸中的主题纹样之一,在延绥剪纸中非常普遍。虎、狮在陕北剪纸中有辟邪、护生、镇宅、增寿、纳福、送子、贺子孙升迁等多种民俗文化寓意,被老百姓视为吉祥瑞兽。

在传统文化中,虎是中华民族的吉祥物和保护神。虎文化的发生可上溯到距今6 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远古先民以虎图腾作为标志,而后逐渐融入民间信仰。在陕北,人们至今对虎仍很崇拜,虎是陕北民俗剪纸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延绥人认为虎头上的“王”字,是通天的符号,有王字的虎就是辟邪镇宅的神灵,是老百姓的保护神。春节时剪虎贴于窗上可以辟邪纳福,贴在室内可以镇宅保平安。民谣云:“虎是山中王,镇宅保安康。”还有一种虎,头上没有“王”字,延绥人称为艾虎,认为艾虎与有王字的虎同属,但更为凶猛。艾虎主要用于护生,家有小孩,剪艾虎贴于室内墙上,认为可以看护娃娃。新媳妇房中贴的虎称为送子虎,虎身上用圆孔、盘肠、贯钱等寓意生殖繁衍的纹饰符号装饰,增强送子的文化内涵。生小孩后,剪一虎于门后,用以压邪护生。端午节剪虎以镇五毒。

在延绥,狮子被认为可镇八方妖孽,成为无处不有的瑞兽。狮子在汉代传入中国,随着佛教的传播逐渐融入民俗文化之中。陕北人认为狮子比老虎更凶猛,每当庄户人家有凶事,男人寿不长,子续不旺,剪一红色狮子贴于窗上或室内,认为能扫旧日的晦气,带来好运。当有小孩整夜啼哭,犯口拙,吐白沫时,认为娃娃是被一个叫“瘫甲子”的鬼孽侵害,剪一红狮子贴在窗上可驱走“瘫甲子”,保护好娃娃。

在婚俗中,狮子又作为爱情的符号。在民间狮子称为青狮,青与情谐音,常作为喜花用于婚俗之中。民谣云:“对对狮狮对对莲,二十二三儿女全。”以狮子比喻爱情。狮子的狮又与事谐音,剪一对狮子贴于家中,认为不但辟邪镇宅,还表示事事如意。狮子在延绥分为文狮子和武狮子。文狮子多用花草或吉祥符号打扮,主要用于婚俗。武狮子多用锯齿纹打扮,以表现狮子阳刚凶猛的特点,以镇八方妖孽。

2.6 剪纸体现的传统造型观念

在延绥剪纸中有大量的“鸡衔鱼”“鹭鸶衔鱼”“鹰踏兔”等剪纸图式。这些剪纸风格古朴简洁,多带有汉画像石的艺术特点。在其内容上则传承着远古人类的造型观念和文化信息。

在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的半坡文化细颈彩陶壶上、河南临汝阎村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缸上以及西周青铜器、汉瓦当、汉画像石上都有“鸟衔鱼”纹饰。专家们认为仰韶文化中的“鸟衔鱼”体现了原始先民生存、生殖两大功利目的。延绥剪纸中的“鸡衔鱼”“鹭鸶衔鱼”与原始先民绘制的“鸟衔鱼”一脉相承。民间观念中的鸡(鸟)喻阳喻天,鱼喻阴喻地。“鸡衔鱼”象征天地交合,男女交合,子孙繁衍绵延,与原始文化中“鸟衔鱼”的寓意相一致。

20世纪80年代初,延绥进行剪纸普查时发现的剪纸“倒照鹿”与阴山原始岩画中的“倒照鹿”造型极为相似;另外两幅剪纸“牛耕图”“鹰踏兔”与绥德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中的“牛耕图”“鹰踏兔”造型颇为相似。这些图式已成为研究陕北古老民俗文化的实物佐证,被专家们称为“活文物”。

2.7 剪纸中的刺绣花样

延绥刺绣花样称为花草。剪纸中的刺绣花样是当地妇女收藏量最大的一个剪纸类型。因刺绣花样传承久远,妇女们又称为“古时花”。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陕北各地文化馆都进行了较深入的剪纸普查。从普查资料上看,当时40岁以上的妇女几乎人人能剪花草,每个妇女都有自己的“花样”收藏册。当地人评价姑娘、媳妇是否聪敏,是否是“巧手手”,主要看剪花草的本事。

在我国,妇女们剪花绣花的历史非常悠久,五千多年的农耕文明,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使妇女们必须能纺、能织、能剪、能绣。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妇女们创造了精美的刺绣花样剪纸,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发展,刺绣花样的内容寓意和造型剪制已形成一套完整而成熟的文化,技艺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在民间,花草纹饰是观念形态的表现,表面上看剪的是花草,实质上反映了人们的文化观念。如石榴表示多子,牡丹象征富贵,莲花喻阴喻女喻纯洁,桃子喻长寿等等。同一花草剪纸用于不同民俗事项,或将不同花草、不同动物进行组合剪制的剪纸,便产生了不同的寓意。花草在民间剪纸中有约定俗成的文化内涵。

延绥一带有丰富的仰韶、秦汉、唐宋文化遗存,受其影响,刺绣花样的造型、构图较好地继承了我国传统的概括省略、添加复合的艺术法则,花草简洁抽象,并突出花开结子,借以反映人们的生育观念。如“石榴坐牡丹”把层层叠叠的牡丹花瓣经过夸张变形、概括省略、添加复合,变成了一朵简洁的有剖视特点的石榴与牡丹的复合花卉。有的集牡丹、莲花、菊花、石榴等花卉于一体;有的将花与鱼、花与鸟、花与娃等形象复合,使刺绣花样的内容和形式更具丰富性和浪漫色彩,并赋予新的文化内涵。

刺绣花样又是延绥妇女学习剪纸艺术的范本。陕北民歌唱道:“生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剪的。”通过一代代母传女、婆传媳的传承,使延绥传统刺绣花样得以广泛流传。其造型观念和剪纸技艺直接影响到窗花、墙花、喜花及其他民俗剪纸的创作、发展与提高。

延绥一带虽忌讳剪人贴人,但仍有人物剪纸在民间流传。这些人物剪纸多是自己劳动、生活与思想感情的写照,最常见的人物剪纸为《王三姐挖苦菜》。当地妇女都能绘声绘色地讲述王三姐苦守寒窑十八载的感人故事。陕北自古是边关重镇,尤其延绥一带是以军垦屯田为经济基础的卫戌体制,妇女们的丈夫多为戍边军人,后唐王宝钏的爱情故事与她们的命运息息相关,王宝钏的故事自然受到她们的喜爱,并用剪纸的形式抒发自己对王宝钏的赞美之情。在人物剪纸中还有《耕地》《打猎》《迎亲》《娃骑鸡》《娃抱鱼》等生活趣味较浓的作品。20世纪40年代后,在延安“鲁艺”美术工作者的倡导和启示下,民间剪纸中出现了《织布》《纺线》《喂鸡》《养猪》《开荒》等表现新生活的作品。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人物剪纸成为延绥剪纸的主要内容,出现了一批构思新颖、构图精巧,反映农村现实生活的新的人物剪纸,受到美术界的高度关注。[2]

3 风格独特的榆林西北部剪纸

榆林地区的靖边、定边以及长城一线的横山、榆阳、神木、府谷,以及延安市的吴起等县北部区域,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部边缘。特别是靖边、定边、安边,人们习称三边,是著名的沙窝地区。其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西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相接。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汉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共同创造了这里的文明,铸造了这里的辉煌。公元407年,雄心勃勃的匈奴贵族赫连勃勃称天王大单于,以统万城为都城,国号夏,称雄一方,虎视中原。宋代为抗击西夏入侵,陕西经略副使范仲淹曾在靖边新城、龙州等地驻守。明代河套地区的鞑靼人多次犯境,明王朝派人修筑长城,建立城堡,屯田戍边。明洪武九年(1376),朝廷把江南一带“上江之军调河西驻守”,而且家眷同来,立屯田法戍之。南方籍将领携带家眷迁居此地,带来了具有南方地域文化特征的民间艺术。工巧的江南剪纸与粗犷古朴的延绥剪纸交流融合,逐渐形成了古拙中见秀美的三边剪纸风格。三边剪纸在轮廓结构上与延绥剪纸风格相同,但在细节刻画上纤细入微,抖出的“毛毛”细如针尖,剪出的线条细如发丝,掏的圆孔小如针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边剪纸风格。与三边相邻的吴起和横山北部,亦可见到精巧细腻的三边剪纸,这是因有三边姑娘出嫁到这里的缘故。

三边剪纸的内容与应用习俗多有包容性特点。如延绥人最忌讳剪骆驼,认为春节时贴上骆驼会腾财,会使家道败落。但在三边,骆驼是最为吉祥的送财瑞畜,人们认为春节时将“骆驼送宝”“猴骑骆驼”“猴拉骆驼”等剪纸贴在窗上,既会带来财富,又会子嗣昌盛。三边人崇拜骆驼是受蒙古文化影响。因骆驼耐寒耐渴耐饥耐劳,是“沙漠之舟”,能够穿越无边无际的大沙漠,给人们带来无尽的财富,因而受到蒙古民族的崇拜。在蒙古人的婚礼和部族之间的往来中,崇尚“九白之礼”,即由一峰白骆驼与八匹白马组成的礼物。

在剪纸的色彩上,延绥人最忌黑色,认为黑色窗花贴到窗上意味着黑门,有绝后的意思。而三边人不忌黑色,可贴黑色窗花。这种习俗亦来自蒙古民族,因蒙古族人崇尚黑色。

人物剪纸在三边一带较多,其中八仙、寿星、西游记人物、戏曲人物、二十四孝、刘海戏蟾等带有明清时期中原主流文化内容的剪纸普遍存在。

在三边的窗花中还有“蛇卧谷穗”的纹饰,这是当地特有的文化现象。在我国古代,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常以蛇为丰收的象征物,在当地的青铜文化中,常见以蛇为母体的图像。三边在历史上有南方上江之地的守军被迁居此地戍边,其习俗融入陕北的文化之中便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参考文献:

[1]靳之林.抓髻娃娃[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陕西省群众艺术馆.陕西民间美术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葫芦娃娃剪纸
“葫芦镇”上喜事多
写意葫芦
剪纸
宝葫芦
三个娃娃一台戏
简易娃娃床
剪纸
剪纸
剪纸鉴赏
巨大的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