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化建设
2018-02-25刘先进
刘先进
(咸阳师范学院 政治与社会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切实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课程的获得感,是思政课教学亟待破解的难题。习近平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地方院校由于人才培养目标不同、教育对象的差异性以及所处区域文化禀赋的独特性,要想提升地方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必须结合地方院校的特点对课程进行特色化建设。近年来,我们立足地方院校实际,通过打造“一课一品”的思政课,探索了地方院校思政课建设的有效路径。
1 地方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独特性
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切实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增强学生对课程的获得感,各个高校以及学者们进行了不同的探索。有的学者认为,让学生愿意亲近思政课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提升教育内容的亲和力,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一种可践行的价值观;其次是提升教育方法的亲和力,让学生乐于接受、易于理解、便于掌握;再次是提升教师的亲和力,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理解、尊重、接纳学生。[2]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就是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的课程,因此,要增强课程的获得感就要坚持“四个结合”。[3]有的学者认为,为了有效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水平,必须建构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需要针对“学”“导”“行”三个环节,打造相互联系的“在线课堂”“传统课堂”和“实践课堂”,发挥各自的教学优势,形成思政课的教学合力。[4]此外,还有人认为,应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5]关于创新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有学者认为,课程体系建设要做到“三个必须”,即必须传承高校思政课建设和发展的经验,必须清醒把握所处形势,必须把师资队伍建设、教材体系建设、教学体系建设,学科建设等任务落细落小落实。[6]有学者主张,只有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支撑意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7]
应该说,这些研究在切实发挥思政课的作用、增强学生对课程的获得感,以及对如何加强思政课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借鉴,但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一是他们更多的是从共性、普遍性上进行研究,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院校的实际不加区分,因而对于地方院校的思政课建设没有可复制性;二是他们普遍忽略了如何把全国通用的教材体系转化为地方院校教学体系这一关键问题,教材和教学存在一定的脱节;三是没有探讨如何把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距离感。
从地方院校近年来教学实际情况看,这些问题也正是制约教学效果的重要问题。从专业培养方案上看,一般来说,在各校的培养方案中思政课占到240学时左右,占总学时的11%。可以这样说,思政课用了大量教学资源,学校花费了人力物力,其结果是学生对教学效果不满意,一个普遍的看法是思政课“不实用”。
应该看到,地方院校的思政课教学,既有共性的一面,也具有其独特性。因此,只有结合地方院校特点,打造具有地方院校特色的思政课,才能切实提升教学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学生的获得感。地方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独特性表现在:
第一,地方院校思政课教学在如何服务人才培养目标上具有独特性。在思政课教学中普遍的做法是,重视政治理论的规范化教学较多,而缺少的是结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院校,以及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展思政课教学。由于地方院校更多的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规范化教学的同时,应充分融入职业养成教育,如融入职业道德素养、职业忠诚度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工匠精神等教育,否则,就无法发挥思想教育在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提升中的作用,其结果是学生专业能力和思想政治素养、道德素养达成度不高。
第二,地方院校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进而转化为学生认知上具有独特性。思政课现有的教学体系,是基于全国统一的“一纲一本”刚性教材体系形成的。通用的教材体系为教学提供了基本遵循,其基本框架和精神是必须坚持的。但是,通用教材体系具有普遍性、概括性,缺乏针对性、特色化。教材编写遵循的是一种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原则,而教学设计则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强调突出重点和难点。同时从教材体系到学生认知,还存在诸多环节。因而,教学面临着一个如何结合院校特点和学生实际,增强针对性和学生课程获得感的问题。
第三,地方院校思政课在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如何贴近学生生活上具有独特性。在思政课教学中,普遍重理论轻实践,理论教学比重较大,实践环节薄弱,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地方资源,融入地方元素,在讲“中国故事”的同时,讲本土故事,讲学生身边的故事,让思政课“活起来”,让学生不再死记硬背枯燥的理论,增强现实感、获得感,地方院校具有独特的优势。
2 构建地方院校特色化思政课的路径
2.1 建设的方法
“本土性知识”(吉尔茨Clifford Geertz)的理论方法,最早发端于人类学领域,现已成为一种非常独特的研究方法。基于这一方法,在地方院校思政课特色化建设中,就是通过融入“本土性”元素进行课程建设。具体方法有:人才培养目标导向法;教材体系的“三个转化”法;彰显地方文化元素建设法。
人才培养目标导向法。主要是以服务地方院校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确立“讲政治、养品质、重实效”的培养理念,通过转变思政课教学观念、强化教学过程、改革教学方法、优化师资队伍建设,聚焦学生政治思想品质、人格品质、职业道德品质三大品质养成,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对学生开展素质养成和职业道德教育,服务学生专业化发展。总目标是:通过开展特色化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有思想、厚品质、职业素养高”的应用型人才。
教材体系的“三个转化”法。主要是结合地方院校学生实际,凸显地方院校特色,通过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教学体系向学生认知、学生认知向行为养成的“三个转化”,解决思政课教材体系的转化问题。可以通过采用系统讲授+专题讲座相结合的办法,系统讲授完成思政课程的规范性“动作”,专题讲座进行特色化拓展。因此,在遵循思政课统编教材体系的基础上,要对教材进行“再设计”“再编排”,重新编写适合本校特点的讲义。在讲义中要突出“理”“实”结合,改变实践考核与理论考核的比重,加大实践环节的考核比例。要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互动,充分利用学生社团,发挥社团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作用。
彰显地方文化元素建设法。主要是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得天独厚的优势,把它们充分融入到思政课教学内容中,让思政课不再枯燥虚无,使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可亲、可近、可感。要结合四门不同课程的任务、目标、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线上线下、微课、社会调查、案例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小组讨论等。依照“系统化、分层次、渐进式”实践教学思想,突出实践环节。通过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授课语言、载体、方式等新的教学“工艺”,让学生在感悟现实、愉悦中有获得感。
总之,采用这三种方法,要始终贯穿特色化建设这条主线,聚焦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三大品质”养成。
2.2 打造“一课一品”的思政课
通过“一课一品”的思政课建设,使每门课程形成一个品牌、一个特色,最终使四门课程产生品牌化、特色化集成效应。主要通过“四大行动”实现:
2.2.1 树立品牌化、特色化课程建设理念,形成协同效应
思政课是老大难,但是只要重视就不难。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应身体力行给本科生上思政课,要明确树立把四门思政课打造成为品牌课、特色课的理念。
地方院校一定要紧紧围绕学生政治思想品质、人格品质、职业道德品质三大品质养成,以培养“有思想、厚品质、职业素养高”的人才为思想教育目标,树立“讲政治、养品质、重实效”的三大教学理念。要构筑“大思政”工作格局,学校宣传部、教务处、学科办、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人事处、学生处、团委等职能部门要“合力”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学校要在学科建设中给予大力支持,从而为课程建设提供学科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应被确定为重点扶持学科,加大力度进行建设。四门思政课也应积极争取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立项,加大特色化教学改革步伐。
2.2.2 融合不同资源,补齐师资短板,进行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特色化建设的关键。应大力拓展思政课教师资源,融合专、兼职和其他师资资源。
要形成“3+”思政课教学队伍。“3+”是指“专职+兼职+管理干部+其他”。可以选聘优秀辅导员、宣传部等部门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聘请知名教授来校讲授思政课;在校内外、省内外遴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专家及社科名家,建立思政课“特聘教授师资库”,定期聘请专家来校作形势政策报告。
要通过“一课一品”特色化建设,积极培养教学名师、名家,发挥“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作用,通过实施“青蓝人才”“青年骨干教师”支持计划等,形成一支优秀教学团队。
2.2.3 围绕品牌化、特色化建设进行教学改革
要转变教学观念,强化教学过程,改革教学方法,围绕品牌化、特色化建设进行教学改革。
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遵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本精神,要对教学进行“再设计”“再编排”。按照特色化建设要求重新修订四门课程教学大纲,采用集体编写讲义,采集并建立习题库和试题库、教学案例库等方法体现特色。依照“系统化、分层次、渐进式”实践教学思想,加强实践环节,充分融入地方元素,凸显地域特色。
要补充新的教学内容。鼓励教师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展教学,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红色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的运用,社会优质道德资源在思政课中的发掘及运用研究等。
2.2.4 形成“一课一品”的思政课课程
首先,打造以“读经典、察国情、明事理”为特色的“原理”课。在“原理”课教学中,突出打造“读经典、察国情、明事理”这一品牌。即通过研读经典以明学理;联系实际以通政理;知行合一以明事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把“政理—学理—事理相融通”贯穿该门课程始终。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课题组先后确定了《共产党宣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著作供学生通读,利用“红色阵地”“心烛社”“法律学社”等学生社团定期开展读经典知识竞赛和辩论赛。在读经典的同时,读国情、读时事。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方法分析现实问题,打造了特色鲜明的原理课。
其次,打造以讲“本土故事”为特色的“概论”课。在“概论”课教学中,突出打造讲地方“本土故事”这一品牌。重点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发生的巨大历史变革,利用地方发展实例讲好“本土故事”,并把它贯穿课程始终。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文化自信等为主题组织学生讨论。广泛开展社会调研,组织广大学生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情,开展主题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和认同。
再次,打造以地域文化为特色的“纲要”课。为了增强历史的贴近感和真实感,在“纲要”课中要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如我校先后建立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旬邑马家堡关中特区旧址、旬邑马栏革命纪念馆、照金革命纪念馆、泾阳安吴青训班等8处实践教学基地。把陕西红色文化“素材”和“片段”编织成动人的故事,把“关中特委革命史”“八月围城和西安革命公园”等这些充满地域色彩的史料引进教学,从而让历史“活起来”。凸显乡土色彩,让历史不再是虚无的文字描述,如“从咸阳古渡的兴衰看咸阳发展”“安吴和国学大师吴宓”“泾惠渠和李仪祉的故事”“关中大儒刘古愚与戊戌变法”。
最后,打造以职业道德养成为特色的“基础”课。结合我校的师范性特点,我们着力打造了以师范职业道德养成为特色的“基础”课。先后组织学生在孔子、陶行知、吴宓、于右任等教育家雕像前开展现场教学,追忆大师的故事,学习大师的风范,激发学生热爱教育事业之情,养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素养。组织学生进社区、进机构,开展体验式教学,开展了《“寻家训,明礼仪,传家风”社区文化宣传》、“走进爱加倍儿童福利中心”、“榜样在我身边”等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
3 地方院校特色化思政课的建设效果
通过思政课的特色化建设,尤其是“一课一品”的品牌化、特色化课程建设,切实提升了教学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学生的获得感,创新了思政课教学,产生了较好效果。
一是探索了课程特色化建设的实现路径。我们遵循四本教材的基本精神,在完成教学基本目标和任务等“规范性动作”的同时,运用“本土性知识”理论方法,通过确立“三大目标”和“三大理念”,实施“四大行动”,从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融入地方元素,凸显地方特色,打造了四门特色鲜明的思政课,为地方院校探索了实现课程品牌化、特色化建设的路径。
二是探索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路径,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我们充分利用地域资源,从学生实际出发,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一课一品”建设,跳出了“一纲一本”的刚性教材体系局限,探索了教材体系向有院校特色的教学体系转化的路径,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三是探索了思政课服务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路径。我们聚焦学生政治思想品质、人格品质、职业道德品质三大品质养成,对学生开展了素质养成和职业道德教育,服务了学生的专业化发展。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开展进社区、进机构等进行现场教育,探索了如何结合师范院校特点,发挥思政课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引领作用。
四是通过特色化建设,增强了学生思政课的获得感。问卷调查显示,通过打造“一课一品”,学生“到课率”保持在95%以上,“抬头率”90%以上,实践活动“参与率”达到93.2%。90%的学生对改革后的思政课表示欢迎,认为有助于自己专业发展;92%学生认为开阔了视野。这些比例均比以前有较大提高。毕业生(现为某地区驻村第一书记)谈到,“在校期间,思政课是我最喜爱、最难忘、受益最多的课”。有学生在体会中这样写道:原理课“使我们掌握了驱散历史迷雾的思想方法,找到了走出人生困惑的精神罗盘”。“概论课课前三分钟演讲至今记忆深刻,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锻炼了我们的能力。”
五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起到推动作用。“一课一品”的思政课,以及思政课特色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地方院校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创新了思政课教学,起到了示范效应。
六是思政课特色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我们让思政课进社区、进街道、进基层,始终坚持从地方院校实际做起,服务学生成长,对学生扎根基层、在平凡的岗位贡献自己的青春发挥了重要作用。多家媒体对特色化“大思政”建设进行了关注。
总之,在思政课教学中,只有紧密结合地方院校特点,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融入地方元素,凸显地方特色,打造具有地方院校特色的思政课,才能切实提升教学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学生的获得感,让学生真正热爱这些课程。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宋友文,王易.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8(1):46-47.
[3]刘富胜,赵久烟.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要坚持“四个结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6):94-97.
[4]杨志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构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6(6):69-73.
[5]华正学.试论思政课实践教学与浙江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度融合[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6):33-36.
[6]熊晓琳,王丹.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要做到“三个必须”[J].思想教育研究,2016(4):61-65.
[7]艾四林.构建有效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学科体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