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协同创新育人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2018-02-25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6期
关键词:工科校企工程

蒋 苹 王 奕

(1.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 湖南长沙 410128;2.湖南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128)

一、新工科产生背景

新工科是指正在形成或将要形成的新兴工程学科、领域或方向,与快速发展的产业和新经济联系紧密[1]。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生最高达800 万人,其中工科生近300 万,工程企业数以万计,仅制造业的法人单位就有300 万个,其中绝大部分是传统产业,它们都面临着升级转型问题[2]。而近年来,科技迅猛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及应用快速涌现,形成了产业的发展新方向,大量新的社会需求不但要求企业能保证连续不断的创新活力,还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以支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部高教司于2017年正式推出“新工科”计划,并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等指导性文件。2017年2月,教高司提出高校的新工科教育改革要围绕 “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五个方面展开。

二、工科专业育人模式现状分析

2017年,我院收集了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工作后的专业素质反馈信息表,回收的有效数据表明学生在专业学习能力、综合知识水平、外语水平及文字表达这些专业素质方面表现较好,但是动手能力表现一般。

造成这样的现象主要因为以下三个因素。

第一,工科专业面向产业需求培养工程人才的教育模式还有不足。部分专业计划还停留在理论技术的培养,用培养解决“复杂技术问题”能力的方法来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不注重社会需求及企业内部需求,产学研合作、校企共建未起到明显作用,在培养学生提高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方面缺少实际支撑导致实践环节效果达不到工程教育的质量要求,企业必须消耗时间和精力对毕业生进行再培训。

第二,工科专业人才培养中,由于实践硬件资源更新慢,实践背景缺乏实战型。在现有的专业综合性实践中的实习、实训是由理论课程的任课教师依据所教课程的内容进行,这种形式很难将多门专业课程涉及的内容融合、贯通,专业知识的获取呈现“碎片化”状态,学生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主要通过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来验证及理解课程中的知识点。教学实践环节虽包含了课程设计、实习、实训等,但很难体验企业完成工程项目的整体性和复杂性,难以营造工程实践项目的氛围,从而制约学生工程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三,传统工科专业的结构设置与新经济需求不适配。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涌现,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战略举措,并形成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新方向、新领域。

三、协同创新模式下工科专业育人模式的构建

合理有效地将教育融入社会是教育界探索的方向,校企协同实行人才培养教育有利于提升教育与社会的融合度,在依托高校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资源合作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工程创新人才。

1.校企合作紧跟专业新技术发展方向,拓展专业内涵。通过校企联合培养,结合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及时融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的发展方向,适应社会在互联网+时代的需求,规划引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合作搭建共享企业与学校的软硬件资源的实践技能与综合素质平台,定期完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与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同时采取校内课堂教学与校内外实践实训结合的方式,建设集“学、研、训、产”四位一体的工程创新专业人才。

2.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挖掘领域专业知识,建立动态专业课程资源库及项目案例库。在理论教学上,企业全程参与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专业教材的选择、课程教学内容的筛选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等环节。高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可以合作编写专业课程教材,把国内外行业中的新方法、新技术,新思想、新模式融入到课堂中,并建立开放式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教学平台,打破企业人员不参与理论教学的模式,把理论和实践案例高效融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接轨。

3.校企合作,围绕专业实践设计实践技能教学体系。人才培养首先要抓好基础,高校教师在带领学生完成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后,再通过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来巩固专业基本实践技能,适时补充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热点项目资源,根据社会需求定期更新项目实战资源库。同时,企业派遣工程师来校讲座交流,还可通过开设讨论课,解决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从而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4.校企合作搭建专业工程技术实践基地,营造真实的技能实践背景。通过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教育中心为主,校内专业工程项目实践室为辅的方式,构建校企联合创建的工程平台。

5.校企联合围绕专业实习及学科竞赛开展创新创业能力训练。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将企业技术和硬件资源引入创新实践教学中,带领学生研究社会热点应用,通过参加实践项目团队强化专业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专业综合素质,让人才培养全过程接轨行业、融入社会。

结语

大学与和行业企业协同进行多维合作,将有效推进高校工科专业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的改革创新速度,通过共享资源,协同创新建立基本知识与技能教学平台、实践能力训练平台和综合素质训练平台,全面拓展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及综合实践动手能力,也为高校工科类人才培养的模式探索了一种新的模式。

猜你喜欢

工科校企工程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职“产学研创”一体化工科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子午工程
工程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