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蹊径谈教学
——电子白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8-02-25福建省福鼎市实验小学
福建省福鼎市实验小学 张 燕
我在教学第一线已工作了十几载。纵观近年我们课堂的信息化教学,较之前“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模式,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如电子白板在教学上的运用,它不仅带来了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化,也带来了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它以其鲜明的教学模式、丰富的教学内容、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促进了教育技术的信息化,提高了课堂教学绩效。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上的运用。
一、新颖直观,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缺少生活经验,知识贮备有限,他们在抽象思维的过程中,仍离不开形象思维的支持。而电子白板以它特有的新颖直观的功能及其使用技巧:画面截取、拉幕、图案放大缩小、拍照、擦除、透视、遮屏等这些特殊的功能,可以设计出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北大荒的秋天》第三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对北大荒的小河有更清晰的认识与印象,我运用了白板擦除的功能,先选择白板笔中的白色排笔,将小河的底图全部涂成白色,当需要展示画面时,我使用了橡皮擦除的功能,一块块地将原先藏于白色涂层下的小河展示出来。学生在一声声“哇、哇,太神奇了……”的赞叹声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北大荒秋天小河的美,在学生学习兴趣特别浓厚的时刻,我将之前准备好的句子用白板笔拖曳而出,此时学生就能很好地将内心的这份赞叹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这种新颖直观的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使用灵活,减轻教学负担
白板电磁笔的使用比在主控台前操作鼠标来得灵活自如。教师不必一直站到讲台前操作鼠标,就可控制演示材料的播放,这使得课堂中教师的身体语言得以充分发挥。同时,在功能的使用上也更加灵活,能够随机地将之前预设的内容呈现在白板画面上。课堂上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谁先谁后,都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调出所需要的答案,真正体现出课堂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我在教读《北大荒的秋天》第四自然段,围绕着“原野热闹非凡”这一中心句展开教学时,问学生:“通过朗读,你认为原野上的什么最吸引你?”学生们的选择各异,有的是大豆,有的是高粱,还有的是榛树叶子。那么,此时就需要根据学生回答的先后出示各片段,而白板就很好地帮我们实现这一环节的教学。当需要演绎课文内容时,教师可以从已存在“库”中的图文资料,自由选择“原野”的内容进行课堂展示,在设计安排上具有很大的灵活和自主的空间,这样就可以减轻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负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自信心。
三、拉近距离,促进师生互动
电子白板以其独特的功能,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上讲台用电磁笔在电子课文上进行拉圈画、标注等,将课堂教学直观地展现在白板上,提高了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和深刻性。如在教学《北大荒的秋天》第四自然段时,我在电子白板上呈现电子课文,让学生自主思考交流:“你认为整个片段都在围绕着哪句话写的?为什么这么认为?将它画出来并标注。”当建议让学生上台亲自操作、演示时,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举起小手自发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当请了一位个子较小的学生上台操作时,我发现该学生够不着白板上的内容,这时我使用抓屏的功能,将屏幕的内容拉低,这样既照顾到学生的自尊心,也实现了人文关怀,这种的教学方式能有效促进师生间的互动,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突破难点,实现轻松学习
白板的使用,能轻松地突破识字教学中的难点,将识字写字中许多细微之处放大了,引起学生的关注,让易错难写笔划在白板上拆解。学生透过笔画的拆解,理解多笔画的繁体字结构。如在教学“燃”字时,运用拆开组合功能,将“燃”字拆分成“火”“然”,先讲解“然”的由来,通过古文字的演变,将每个过程逐一展示出来,接着运用白板拖拽功能,将“火”部首拖拽至“然”的左边。“燃”为形声字,“然”为音,“火”为义,“燃烧”的意思能通过拆字分析,让学生明白古人的造字方法,这样学生很容易地就能理解字义。接着进行书写讲解时,可以将“燃”的“四点”部分拉大或是缩小,让学生清楚地发现字形间架结构的重要性。同时还可以拖拽出“田字格”,让学生上台运用白板笔书写“燃”,在评价后,再运用白板橡皮擦功能进行擦除修改,或是运用白板笔拖动部件,让字体更为美观。最后通过回放功能,让学生清晰地看到整个字的书写过程。
总之,电子白板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新颖直观,形象生动,能够有效地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减轻教学负担,促进师生互动。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为有效的途径,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为轻松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