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低年级趣味课堂教学之我见
2018-02-25朵燕青
朵燕青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天堂镇天堂学校)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的舞台是课堂,所以每位教师想尽一切办法在追求课堂的有效性和实效性。笔者所在的学校在甘青交接处的一个乡镇上,这里山大沟深,虽说是个旅游胜地,但信息还是比较闭塞。这里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多数年轻人出外打工,留守儿童和老人比较多,孩子们见识面窄,他们的教育、学习、生活……一切都要靠老师,老师就是他们的一切。于是学校领导特别关注这一现象,特意安排我们教研组以“趣味课堂”为主题开展教研活动,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我们也发现和总结了几点有效的方法:
一、和孩子们交心,相互了解
孩子们离开父母来到学校,不论是心理,还是生活都不习惯,从他们的眼神和表情中可以看到那种怯怯的感觉,所以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就要和他们主动打招呼,要走进他们的生活,和他们谈心,关心他们,安慰他们,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同时把自己的爱好、生活点滴和孩子们谈谈,这样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孩子们才乐意融入班级中。
二、以“趣”导“学”,开展趣味课堂
1.别出心裁的导入让课堂具有趣味性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求知的欲望增添力量,为认真听课奠定基础。在教学美景类的文章时,可采用情景导入法,如:在教学《黄山奇石》时,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黄山奇石的照片并配上音乐,孩子们看着画面,听着音乐,对黄山不再陌生,一个个精神饱满,仿佛置身于黄山之中;这类文章还可以用谜语导入,如:在教学《雪孩子》时,有位老师用了一个谜语“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都不见”,孩子们听了这个谜语后,都齐声说出了谜底,个个脸上充满了成就感;在古诗教学中,可采用以旧引新的导入法,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18课《古诗二首》时,笔者是这样做的:“同学们,你们读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吗?谁能试着背一首吗?”话刚说完,孩子们纷纷举起了小手,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有些课堂还可以用故事导入,在教学四年级数学广角“优化策略”时,首先用《田忌赛马》的故事导入,同学们被精彩的故事情节一下子吸引了,课堂效果不错。
2.多姿多彩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活起来
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能使孩子对新事物、新知识更主动、更快地去接受。学会尊重孩子的人格、个性发展,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个性特长,也会使他们更自觉地融入学习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帮助。
(1)大胆放手,让孩子们做课堂的主宰者,相互教学
低年级的拼音和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几位“小老师”,在课堂中充当教师角色。因为低年级孩子表现欲比较强,看见同伴当了老师,也急切地想当个老师,所以会认真配合,积极表现,课堂气氛和效果都不错。
(2)合作讨论,取长补短
我国的传统教学是教师“一言堂”,将结论告诉孩子们,这样抹杀了孩子的个性,时间长了以后孩子们懒得动脑筋,好奇心和创新能力跑到九霄云外了,大家都不想把孩子变成这样。不如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和自由辩论的舞台。在教学《狐狸分奶酪》一课中,教师抓住文中的疑点和要点问题“奶酪是小熊的,最后却被狐狸吃了,你怎么看待这样的行为?”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只要合乎情理就给予肯定,并进行情感教育。
(3)恰当使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恰当地使用这些手段,既可以拓展孩子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又可以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民族地区的孩子们由于见识面比较窄,信息储存量较少,多媒体教学就如“雪中送炭”。“班班通”项目的实现拉近了乡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的距离,使孩子们开阔了眼界,课堂信息量增大了,课堂的实效性提高了,课堂比以前更有趣味性。
3.课尾,延伸兴趣
一堂课的结束是课堂教学中画龙点睛的关键之笔,切不可虎头蛇尾,草草收场。课堂教学的结尾方式多种多样,有回顾式、问答式、延伸式,但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而定。在数学教学中,多数采用回顾式,课尾让学生回顾一下本节课的内容,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梳理,对学生的影响会更深刻一些。
综上所述,学生最喜欢有趣的课堂,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法和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创新中去。教师营造自由、宽松、和谐的氛围,创设一个民主的充满生机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感受知识,理解知识。
参考文献:
梅佳雯.趣味语文课堂的魅力[J].科普童话,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