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
2018-02-25曹丽芳
曹丽芳
(宁夏银川市西夏区第六小学)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写作的教学现状分析
在当前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无论是小学教材内容还是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都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对于文本教学的内容也出现了明显的增加,这无疑对小学生的阅读量以及阅读能力等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随着阅读能力以及阅读量的大幅增加,理论上而言,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将会出现显著的提升。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实际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结果,大部分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仍然不够理想,并未达到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于日常阅读量的积累以及阅读素材的提炼并不重视。这就导致了他们写的作文存在着假大空、词语匮乏等严重现象。由于写作能力并不达标,也导致了这一部分学生对于语文写作失去了兴趣,缺乏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长此以往,他们对于语文写作也存在着严重的抵触和厌恶情绪。
对于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发现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与写作缺乏融合度,一体化程度远远不够。一方面,在阅读教学课堂上,可以发现部分学生缺乏勤于动笔的意识,没有记笔记、列提纲的习惯,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并不会及时地进行批注或评价,最多也仅仅只是机械性地抄板书。大部分教师可能也并没有意识到此现象的严重性,没有进行正确科学的引导。另一方面,在写作教学的课堂上,大部分学生严重缺乏动口意识,对于动笔存在着一定的畏惧心理。虽然教师已经千方百计地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收到的效果却并不理想。要想提高语文能力,阅读和写作均是非常重要的途径,两者的目标均是为了帮助学生通过理解和积累相关知识,并且语言文字能够得到充分运用。总之,由于阅读与写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两者进行充分的融合,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分析
(一)采取有效的阅读方法,不断积累写作素材
在阅读教学的开始阶段,首先,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刻的理解,并且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文章所描绘的情境,深刻领悟文章的思想。当碰到难点、关键之处或者精彩部分时,教师可以进行详细的讲解。例如,在阅读《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时,在整体感知阶段教师无需提问题,让学生仔细阅读并且用心感悟,在课后发表自己的读后感。其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摸索阅读规律,感受文章所描绘的情境,并且鼓励学生熟读或者背诵文章,这不仅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涵,也能够逐渐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和写作经验。
(二)通过阅读找到读写契合点,从而实现写作迁移
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主要是指在阅读的前提下,通过不断摸索和探究写作的教学规律,协调平衡地处理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加强阅读与写作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从而使得写作植根于阅读,将阅读与写作完全融合在一起。具体的做法是:一方面,应该善于抓住机遇,对于阅读与写作的相关内容进行丰富,同时借助文本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启发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写作素材。除了挖掘阅读与写作内容方面的结合点之外,还必须和语文方面进行有效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教师除了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外,教师还应该教会学生对文章表达形式进行揣摩,深刻领悟表达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鼓励学生逐渐由阅读的乐趣迁移到写作乐趣上。
(三)充分发挥现代化技术的优势挖掘阅读与写作资源,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
当前,随着我国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将其充分利用到语文教学中。为了有效地加强和巩固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充分挖掘资源。例如,在《秦兵马俑》这篇文章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已经发掘三个俑坑,总共面积达19120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其大小没有具体的概念,对于兵马俑宏伟壮观的规模无法有更深刻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动画小视频,通过模拟篮球场的图片去覆盖在兵马俑的图片上,通过这种更加直观和形象的方式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兵马俑的气势磅礴、宏伟壮观。这也可以帮助学生将刻画宏伟壮观的词汇进行迁移,达到融汇贯通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小学高年级教学中推广阅读与写作一体化发展,能够为学生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均衡发展提供重要契机,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提高其语文素养水平。在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中,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将两者紧密结合,从而实现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协调发展,克服当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重阅读轻写作的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华英.关于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读写一体有效对策的探究[J].学周刊,2017(10):137-138.
[2]方芳.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3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