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内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建构的一点思考
2018-02-25耿玉峰
耿玉峰
(通榆县开通镇羊井小学校)
中国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和教育公平问题由来已久,备受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城乡教育一体化问题事关教育全局,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所侧重的核心内容。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发展、地理条件、历史原因等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城乡教育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乡村教育被边缘化,继而出现了乡村学校的学生择校问题,导致乡村学校生源严重萎缩,而相反城里学校学生人满为患。由此可见,加强城乡教育一体化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区域内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的建构应运而生,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是指为了更好地发展和共同进步,在一定区域内,先进学校和后进学校之间开展教学教研互动,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区域内教育的共同发展。
一、优点
1.名师工作室
在龙头校设立了名师工作室,开设名家讲堂、名师对话等活动,凝聚共同体成员校具有共同理想、研究兴趣和个性特长的教师开展教育教学课堂改革的深度研究,让更多的青年教师形成了自己的教育主张和教学风格,汲取了新鲜的血液和能量,成为学校的生力军。
2.下派支教
龙头校定期选拔、组织学科骨干教师到成员校进行组团式支教或驻点进行一定期限的帮扶支教,为后进校教师传经送宝,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引领助力兄弟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职业成长,从而助推了成员学校的发展与进步。
3.上派研修
薄弱校选派优秀的青年骨干教师到龙头校进行组团式学习或驻点进行一定期限的跟岗学习,以“师徒结对”或“教学伙伴”捆绑互助方式,以课堂为主要抓手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深入人心,让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在校际间形成积极有效的互动共享。
二、不足
1.缺乏共同的发展愿景
由于学校各有各的校情和不同的办学理念、教风、学风、校训等诸多差异,故校际间的发展很难形成一个共同的发展愿景。
2.缺少有效公共管理部门
学校互助共同体的管理单位是各成员校,由于缺少一个有效的公共管理部门,导致区域内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间的帮扶制度、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三、建议
笔者认为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尝试创造性开展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建构工作
1.龙头校设置教师培训基地,以学科为单位,为薄弱校教师提供对口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再由薄弱校接受培训的教师回校开展二次培训,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指向性的拓展和辐射,以此达到先进带动后进、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2.尝试开展校际间学科教师教学轮岗制度。每所学校都存在名师,教师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龙头校和薄弱校所持有的教师资源良莠不齐,各有长短。基于此种情况,有必要在校际间选派特定的学科教师进行教学轮岗,在此期间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及教学领导的传帮带作用,对特定教师进行必要督促和专业引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达成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优化教师资源的目的。
3.还可以发挥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的帮培作用,通过学科“名师帮培工程”的开展,为学校打造更多的教学能手和草根专家。进修学校可以让各学校进行摸底调查,把在学科教学方面有优势和潜质的青年教师推荐上来列为重点帮培对象,进行全面、系统、规范、严格的培训和加工,理论和实践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对帮培教师进行脱胎换骨式的反复锤炼,通过既定周期的培养,使帮培教师脱颖而出,再通过大型的教研活动组织全县的同学科教师进行现场观摩学习,达成“塑造典型,优化一片”的辐射效应。
4.可以通过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有针对性的蹲点教研,深入课堂进行听课、评课、导课,为学校转化后进教师,为学校铸造生力军。大家都知道,教研员是一个区域学科教学的领头雁,无论是在理论知识、教学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等方面都是教师学习的榜样和典范。学校可以定期邀请进修学校的教研员来校对薄弱学科进行听诊把脉,进而对症下药,在学科知识结构、课程标准、教材的研读与使用和课堂教学组织管理及驾驭等方面给予学科教师更多的指导与引领,让该学科教师全身心走进新课程,更新思想,转变观念,穿上新鞋走上新路成为新人。通过教研员的帮扶,所谓曾经的薄弱学科和后进教师就会成为历史,接受帮培的教师会转化成优质的教育资源,日后会成为推动学校内涵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均衡发展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追求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是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合理诉求。区域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的建构有助于城乡校际间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有利于薄弱校的“脱贫”,在一定程度上还有望缓解学生的择校问题,是缩小城乡学校教育差距的一剂良药,但纵观当下,实现教育的公平与均衡是事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大课题,办好乡村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与均衡的关键。如何才能把乡村学生留住,把乡村优秀的教师留住,这是办好乡村教育的两大瓶颈。办好乡村教育,可称蜀道之难,问题种种,困难重重。可谓任重而道远,未来期待国家方针政策的引导和教育人更多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