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职院校育人载体的建立
2018-02-25彭钊
彭 钊
(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 云南昆明 650300)
一、打造育人载体,落实立德树人,既是历史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技能传承与技术创新、优秀文化传承与先进文化引领等多项职能。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血脉,血脉相承,绵绵不息。大学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育人,并不断发展壮大文化,自觉担当起文化守望者、传承者的角色。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梦”必将实现。但是“中国梦”的实现,必然离不开教育,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的教育过程之中,积极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育人载体,发挥育人载体的功能,引导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打造育人载体,落实立德树人,既是学校发展提升的必经之路,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走之道
习近平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因此,高校应该立好德、树好人,以育人为本,以能力培养为重。其实,高校的实力、竞争力不仅在于科研,更在于人的培养,只有培养出了一流的人才,才能谓之一流大学。当前,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比任何时候都要紧迫,对高素质人才的渴求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高校肩负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大量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必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内涵发展,不断提升办学特色与水平。
十八大报告提出:“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因此,就需要关注每个学生,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需要和期望;培养每个学生,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显然离不开学校的培育,学生不但要学会知识、掌握技能,还要能受到文化的熏陶与感染,更要在各种育人载体的作用下,形成较高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不断增强自身的本领,才能在社会上实现自己的价值和远大抱负。
三、高职院校育人载体建立的途径与方法
1.打造高职院校“传统+现代”思想政治育人载体
思想政治育人载体本身是一种物质载体或活动形式,能够承载思想政治育人的内容或信息,也能够被思想政治育人主体所运用并能在主客体之间形成一定程度的交互作用。
大学传统的思想政治育人载体是课程教学,主要通过教师的宣讲的形式进行育人,具有单向性和单维性的特点,育人效果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手机等移动互联网实现普及,催生了各类移动应用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四微”生活,即微时代、微媒体、微介质、微内容。在“微”社会生态下,借助微信、微博、QQ等“微媒体”作为思想政治育人载体,采用这种新颖、吸引性强、操作方便的现代育人载体,并与传统的课程教学载体相结合,实施一种“传统+现代”思想政治育人载体。
2.打造高职院校“1234”职业文化育人载体
“1”指一个发展,即职业发展;
“2”指两个能力,即人际交往能力和实践探索能力;
“3”指三个品质,即敬业爱岗品质、诚实守信品质和至爱学习品质;
“4”指四个意识,即安全意识、纪律意识、质量意识和效率意识。
高职院校主要开展职业教育,更多是为国家产业、行业、企业培养专门化职业人才,因此,职业文化建设是由高职院校的性质所决定的。高职院校的“专业”即“职业”。应选择专业作为职业文化的育人载体,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教案、课堂一直到专业实践,除体现知识的“学”与技能的“练”之外,还应在每个环节中充分体现两个能力的“炼”、三个品质的“育”以及四个意识的“提”。将“1234”职业文化深入渗透到每次课、每个活动、每个环节、每个想法与行动中,形成知识、技能、能力、品质和意识的综合,促成学生的职业发展力与竞争力。
3.打造高职院校“多元”双创育人载体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科技、经济、社会需求的结合非常紧密,高职院校应建立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机制,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打造多元化的创新创业育人载体,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1)将创新创业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根据专业特点,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发创新创业教材,建设创新创业育人资源库。
(2)建立创新创业学生社团,举办创新创业讲堂
由学生组建创新创业社团,相关教师担任创新创业指导,在校内外组织开展宣传活动、调研活动、创新创业活动等;举办创新创业大讲堂,邀请创新创业导师、行业精英、创业成功者进行宣讲、讲座、互动交流等,不断吸引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师生进入社团,利用多方资源,不断发展壮大社团,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3)成立教师创新创业工作室,建立创新创业信息平台
创新创业育人对指导教师的能力要求较高,也需要指导教师投入大量的热情,创办创新创业工作室,培养创新创业教师团队,不断提高教师创新创业素质。以创新创业工作室为载体,整合学院、行业、企业优质资源和创业政策、创业项目、创业理念等信息,对接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通过组织指导学生进行一系列专业实践活动,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能力的提升,探索并践行创新创业项目,努力将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效结合,实现创新创业育人。
(4)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利用学校的专业、培训及科研优势,通过政、校、企合作,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吸引各专业有创业想法、需求的学生进入孵化基地。关注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生涯规划,要不分专业、不分年级、不分在校或毕业,有想法的学生都可以进入基地进行实践,发挥好基地的育人作用,融教学、实训、信息咨询、创业指导、创业团队建设、创业项目支持、创业运作、技术服务等为一体,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
(5)建立校企合作创新研究基地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式。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利用企业资源建立校企合作创新研究基地,或在已有的校企合作基地的基础上,开拓创新研究功能,建立一种企业化的创新研究平台,或者说将企业的创新研究中心、部门移植到学校,利用学校的智力资源,双方合力完成产品、技术、工艺等方面的创新或开发,再实现创新成果的转化,不但可以推进企业的创新发展,还可以实现高职院校的创新育人。
(6)搭建创新创业作品展示平台,成立创新创业交流平台
习近平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就是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高校首当其冲的承担着创新的重要任务,要实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必然少不了校园创新创业氛围的营造和创新创业文化的建设。因此,高校应重视并积极推动师生创新创业作品、成果的推出和展示,搭建创新创业成果和作品的展示、交流平台,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一种崇尚技能、创造伟大的文化氛围,形成人人参与创新建设的格局。
以上仅对高职院校育人载体的重要性和价值进行了浅性的分析,也只针对思想政治育人载体、职业文化育人载体和双创育人载体三个方面进行了粗浅的构想和说明。高职院校育人载体包含很多,如何整合发展、创新发展各种育人载体,充分发挥育人载体的育人作用,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形势紧迫而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