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怎样实现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
2018-02-24刘丽容
刘丽容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留点时间、空间和机会,既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又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通过长期的教学的培养和锻炼,就能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也能让我们的数学教学充满活力,把数学课堂变成了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教师还要适时的进行教学反思,以此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A,G424.2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7-0245-01
新课程实施改革以来,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进行课堂有效教学,使课堂教学有效化,就必须弄清楚什么是有效教学。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花了很多精力,但不得法,如何进行有效教学,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一点粗浅认识。
一、快乐导入,活跃课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们在讲授每一个新知识的初始阶段,可以通过猜想、谜语、故事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快乐地进入学习数学的状态,成为“乐之者”。例如在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上课伊始,我设计了师生比赛活动。一提到比赛,学生个个跃跃欲试,首先我随便说几个数让学生判断这些数能不能被2或5整除,学生听了我说的数立即飞快地用笔计算起来,一会儿,有的学生算完了,骄傲地向全班汇报着答案,结果全对了,这个学生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于是学生急着要考老师,我说:“好吧,谁来出题?”班上的“小机灵”立刻大声地说“258”,我随口答道:“258能被2整除,但不能被5整除。”学生们验证后,用惊奇的目光看着我,接着又连续有几个“嗄小子”不服地说出一些四位数、五位数,想难住老师,我都对答如流。学生们分别验证后更惊讶了,于是,我趁势问道:“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判断的这么快吗?猜猜老师有什么秘密武器?”一个“猜”字激发起学生对本课知识的需要和渴望,在学生高昂的求知欲望中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激活知识,促进探究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为了学习新知识,必须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具备先前的知识并不意味一定能学到、学好新的知识。例如在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首先让学生回想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计算公式是怎样得到的?思考能否把圆也转化为以前学过的图形而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接着让学生分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最后评价统一,补充完善各组的思维方法。整个活动过程,通过教师激活学生的知识积淀,面对新问题自然而然地利用先前经验进行真实的认识过程,亲自体验到前后经验的对比和变化历程,心灵产生深深地震动,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收获。
三、丰富情感,转变态度
在课堂学习中,如果缺乏情感参与,就感觉不到情感魅力,品尝不到情感体验的学习,是不完整的学习,是缺乏灵魂与活力的学习。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先生说过:“喜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所以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喜欢和好奇心的源泉。数学教学中每一个数学概念的学习,公式、法则、数量关系的分析,只有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学生才能在体验成功的愉悦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形成积极的态度。数学课堂中要使学生学会按自己的意愿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用数学逻辑的精确性、数学概念和结论的确定性以及推理的规则等,使他们自觉地遵循思维规律、规范思想形式,调控自己情绪、情感发生的强度,保护健康适宜的情绪状态投入数学课堂活动中。
四、尊重个体,加强实践
由于先天素质和后天的环境影响的不同,不同的学生个体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课堂作为有着各种差异的学生共同学习的场所,显然在客观上很难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有些学习活动的安排和设计可能对某些学生是适合的但对另一类学生却不一定适合。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智力特点,研究每个学生的背景、兴趣、优势智力所在,努力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对象的不同创设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充分发展的教学手段、方法和策略,使每一学生都能自由选择并进行一种最适合于他自己的学习活动。例如教学长方形面积公式时有这样一个环节:有一张长方形的纸,长4分米,宽3分米,要求用平方分米的面积单位量出这张长方形纸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进而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有什么关系。课前有意识地让每个学生只准备6个边长1分米的小正方形,不够摆满整个长方形。这样在推导公式的过程,就会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学生不用小正方形摆,因为已知长方形的长4分米,宽3分米,发挥想象力就可以知道每排摆几个和需要摆几排;第二种方法,只摆出一排一列,再发挥空间想象力,也可以知道每排摆几个和需要摆几排;第三种方法,与他人合作,或主动向其他同学借来一些小正方形,把小正方形放在一起摆,摆满整个长方形后,就能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动手操作之前,可提出一个建议:你们可以用学具摆,也可以不用。这个建议好像无足轻重,实际上是教师在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寻找“最近发展区”,促使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学生的个性将得到较大发展,潜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挖掘。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精心设计活动化的教学程序,以平等合作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认真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式的学习,使课堂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构建新知,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有利于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刘玉红.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新课程:小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