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研究性阅读教学方法探究
2018-02-24郭洋
郭洋
摘 要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它强调教学中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形成技能。
关键词 高中语文;研究性阅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7-0137-01
长期以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作为理论指导的“文章阅读教学法”,用文章结构分析来置换、代替阅读信息处理,从写作的角度来解读文章,使学生产生过分的依赖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筛选、认知和处理语言的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如何开展语文研究性阅读教学,将研究性学习与语文教材学习相结合,是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深入指导,灵活多样
高中语文研究性阅读,可以使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阅读与研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准相关课题,进行较深入的阅读与研究。它既有语文学习过程的研究性学习也有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研究性学习;而基于网络运用的语文课堂学习,更增加了阅读教学的时效性,使学生的阅读量增大了,也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深入了。①学习过程探究化。通过设置综合化的问题,引领学生深入思考,经由探究化之路;②练习问题课题化。这是语文研究新教学最普通、最有效的方法,即讲课后的练习题转换成研究性问题;③文本阅读比较化。比较赏析是进行文学评论的重要手段。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它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还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开阔视野;④知识梳理规律化。对语文知识的梳理过程,既是学生学习记忆的过程,也是学生研究学习的过程。如中国是诗的国度,理解和鉴赏诗歌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此,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类研究,找出中国诗歌发展的基本规律,然后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
二、把握特性,注意策略
语文研究性学习具有三个特性:主体性、研发性、全员性。即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求知,以研究方向为主要学习方式,通过研究发现规律技巧,课文和社会都是研究对象,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但学习的内容会有个性化的差异。教师在把握这些特性的同时,还应注意语文研究性阅读教学中的一些策略。
(一)生活性与活动性。教育部在2002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加强课内外的沟通,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高中语文研究性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培养学生有敏锐而深邃的思想,能够及时感悟社会生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课堂与社会生活接壤,并为学生设一些真实的场景,让他们在“动中学”在“做中学”,在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中亲身体验,去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让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真正等同起来。
(二)主体性与合作性。研究性学习方式要求学校、教师全面构筑学生主动探索求知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真正做到把学生当做主体,把创新和终身发展当做培养目标、拓展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空间;同时,它又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使学生友好相处,资料共享,方法互用,智慧互补,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互相合作、交流,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三)民主性与激励性。在语文研究性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应致力于增强师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交流,真正营造一种平等的、互相促进的、民主的师生关系。要大力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让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任何约束地大胆质疑,提出他们所想的任何问题。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参与研究的态度和在研究活动中获得体验,并及时进行适当地点拨或纠正,多肯定、多激励,以保护和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让学生始终尝到研究性阅读的甜头。
三、加强学习,转换角色
“研究性阅读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发展,教师由主宰课堂变为主导课堂,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变革。因而,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全才教师,而不是只懂语文,要“读书破万卷”;做研究型教师,增强研究能力,自己先要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技巧;乐于汲取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乐于学习和运用新的教学设备。特别是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和质疑问难的随机性,改变教师单方面控制课堂的预设式教学现状,它要求教师既要有一定的智慧驾驭能力,又要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及机敏的反应能力等。
总之,语文研究性阅读教学虽然只是建立在讲授式基礎上的一种补充性教学模式,但它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它注重发挥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为进行得如火如荼的语文教改提供了强有力的跳板,使得新世纪的高中语文教学又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张治中.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语文知识,2017(03).
[2]陈玉水.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J].黑河教育,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