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操作策略

2018-02-24邓颖

读写算 2018年17期
关键词:操作策略群文阅读高中语文

邓颖

摘 要 群文阅读是经过对阅读教学模式的优化而在近年才出现的一种新型阅读教学模式,对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作用要优于以往传统阅读模式。本文结合高中语文阅读学情,就如何有效操作群文阅读教学,使这种模式发挥其效用进行了策略上的研讨。

关键词 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操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7-0069-01

“群文阅读”,出现的时间较晚,是一种新型阅读模式。这种阅读教学模式是在传统的单篇阅读、整体阅读、整本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的,综合了多种阅读模式的优点、弥补了不足,使阅读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群文阅读的关键是“群”字,这个字规定了阅读以对象集合的形态出现,具有较强的系统性、针对性,弥补了单篇阅读、整体阅读相对松散的问题,也对整本阅读数量不足问题进行了充实。对于这种新模式,需要进行准确把握,针对它的属性来操作,才能保证其效用发挥。

一、营造环境激发兴趣

现在的高中生独立思想已经比较成熟,对于阅读的需求和兴趣,有自己的想法。教师向他们推荐阅读对象,他们并不一定感兴趣,他们对网络文学那些所谓的“文化快餐”更有兴趣。这样,他们的语文素养就可能受到一些低质文章的影响,而偏离方向。所以,所有语文教师都会注意到,要让高中生有效阅读,第一个要做的事,就是把他们的阅读兴趣激发出来。让他们对这些经典的、“营养”丰富的读本产生阅读需求。

但是,要注意,传统阅读模式下激发阅读兴趣,没有固定的指向性,泛泛地指向所有阅读对象,而对群文阅读则需要将兴趣点指向每次阅读的核心点,这样来激发兴趣,更有指向性,效果更好。这需要教师每一次都要操作激趣,并且与传统激趣方法进行“合作”。比如在学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后,想让学生以“毛泽东诗词”为群读目标展开阅读。那么,这时候,教师就可以从介绍毛泽东这个人物来入手,讲一些关于毛泽东的轶闻趣事,讲一些毛泽东创作诗词的经历和影响——这样,就能把学生的兴趣点导引到这个特定阅读方向上。

二、创设情境引导思维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否与阅读的文本产生了交叉,是阅读有效性的基本条件之一。没有思维或没有特定思维的阅读,学生是不可能读出收获的。而高中学生虽然年龄上已近成年,但他们毕竟长期生活在学校和家庭两个相对封闭的圈子里,其经验阅历、情感积累等方面明显存在着缺口。对于很多阅读对象,他们并不能很好理解和把握,思维跟不上、进不去,阅读也就只能浮于表面了。

因而,想办法通过一些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启动思维、深化思维,使他们的思维真正进入到文章当中去,就是我们组织群文阅读需要经常应用的教学策略。当然,这也需要根据实际的阅读主题来考虑。比如有的阅读主题是高中学生很容易把握的,那也没必要非得“帮”他们一把,那样反而会耽误时间,甚至会起到拘束学生思维的负作用,是画蛇添足了。一般來说,我们使用情境法来辅助学生阅读思维,主要是学生遇到一些经验知识缺口的时候,才会应用。这才是真正的雪中送炭。

比如,要围绕“鲁迅的小说”这个核心来组织群文阅读,那么,因为学生自小接触鲁迅的小说、散文等已经比较多了,对这个作家的生平、风格是比较了解的。那么,我们也就没必要专门再通过构建情境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直接让他们展开阅读就可以了。而如果是以“戴望舒”或“徐志摩”这些作者为核心组织群文阅读,学生对这两位作者就不是那么熟悉。而且,虽然他们与鲁迅所处的时间段是基本相同的,但却与鲁迅走着完全不同的文学创作道路。这时,学生因为对民国时期这些思想彷徨、心理压抑的作家的思想成因把握不好,就不容易读懂他们诗歌或散文的精神内涵。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情境来引导学生思维了。比如,给学生播放民国时期文人生活的资料照片或介绍这两位作者的生平和情感经历,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脉搏。

三、梳理笔记模仿创作

高中学生在进行群文阅读的时候,在深度上并不容易保证。一方面是前面说到的,他们的思维能力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是他们的阅读“惰性”在作怪——在没有压力和驱动的情况下,他们“乐得”读得浅一些、思得懒一些。所以,为了让学生在阅读时进行深度思维,并更好地积累,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具体的督促措施。

比如,让学生每次群文阅读都坚持写群文日记。让他们把在阅读中遇到的好词佳句,以及自己的阅读感悟,写到阅读日记本上。这样,他们必然需要对阅读的对象进行更深的思考,进行更细致的把握。还有一种操作策略,是在学生进行了群文阅读之后,让学生依照群读的主题(比如作者的风格、戏剧人物、写作手法等等)仿写一篇文章。这样,既能保证他们的阅读思维深度,还能对他们的写作能力进行有效提升。

以上,结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学情,就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操作进行了策略上的探讨。主要讲了三个策略: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对学生阅读兴趣进行指向性激发;创设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深化理解;通过梳理笔记和模仿写作的方法,进一步督促学生深化阅读收获。

参考文献:

[1]王志椒.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之研究[D].2016.

[2]杨艳丽.高中“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索[J].中学语文,2017(24):12-13.

猜你喜欢

操作策略群文阅读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小学中年级语文群文阅读的操作策略
中职语文模块化学习评价体系的操作策略和效果观察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基于科学前概念的教学设计与操作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