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荒地变为中国最美私家庄园
2018-02-24张太沛
1950年出生的张太沛,小时候在爷爷的花園里长大,从小心中埋下了一颗花园的种子。2002年,他终于在安徽马鞍山的东郊,找到一块5 000平方米的地,租期50年,因为园子里本来就有三棵100多岁的大树,他便给花园取名“三棵树庄园”。
花园虽然大,但张太沛都是用废旧材料来改建园子:青砖、矿石、枕木……所有原材料加起来也就一万多元。16年来,张太沛大半的心思都在这花园里了。2011年,这里曾被美国杂志《美好家园》评为“中国最美私家花园”。而这一切早在十几年前,老张就想到了,“要么不造,要造,就造中国最美私家庄园,没有之一。”
张太沛多年来对摄影的爱好近乎痴狂,15次深入西藏腹地,40余次遍访川西高原,无数次辗转于全国山水之间,拍下近10万张中国西部高原风光照片。爱好摄影,是因为受父辈的影响,从小喜欢各种植物,也酷爱自然,“我是个在城里待不住的人,我想要的生活就是远离喧嚣。”
从小就有的庄园情怀
我出生在一个大家族,祖父是张恒春药店的创办人,药店有200多年的历史,我爷爷是最后一任张恒春的掌门人。小时候家在安徽芜湖,家里有一个很大的花园,都是爷爷一个人在打理。从小在花园中长大,一直就有一个花园的种子在心里,向往着有一个能静下心来自己种点花花草草的地方。寻找了七八年,终于在2002年,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找到了现在花园的这片地,便一次性租了50年。
三棵树庄园坐落在马鞍山市的东郊,濮塘森林公园的核心区,面积大概5 000平方米。
之前是一个花房,第一次来考察时,打开大门的一刹那,满眼全是荒草,破败潦倒,里面还养了很多羊和鸡。但最让我中意的一点是他的自然:这里没有一点儿现代推土机推出来的人工痕迹。
进门顺着坡走到坡顶看到三棵大树,呈品字型排列,树龄有100多年。当时天气非常炎热,但当你走到大树下时却热意全无。
“这三棵树太好了!”家里人就很随意地“三棵树,三棵树”这样叫起来,后来起名的时候想过七八十个名字,但都没有“三棵树”顺嘴,于是“三棵树”的名字就被叫了下来。
在查看了周围的自然环境后,我隐约觉得我的庄园要跟现实的生活拉开些距离,思索了近10个月后才敲定了设计蓝图,决定选择欧式的建筑风格。设计初期有比较详细的图纸,但做到一半的时候就摸索到了规律,开始了比较自由的状态,随心而做,这个过程特别珍贵。
花园坐落在一个山坡上,从西到东的高度有15米的落差,一共分成5层。我就利用这个地形来做花园设计。
进门第一层左右两边各是两块草坪,右边有一个攀藤的架子,中间是一条5米宽的甬道,没有用水泥,都是用原石铺起来的。拾阶而上,第二层是一个主草坪,是我最精心打理的区域,精致的草坪能让人赏心悦目。割草后的早晨草全部会竖起来,一根一根像毛刷一样。第一天的水汽如果很大,早晨每一个草尖上都会顶着一个露珠。太阳一出来,每个露珠里面都亮晶晶的。
草坪里面当然是不能有杂草的。拔草没有好的工具,只能依靠人工。拔草很有意思,左手拎着草的尖部,右手顺着草尖摸到草根然后拔起,时间长了拔草都能上瘾。主草坪的旁边开发了一个300平方米左右的鱼池,鱼池上面养了两只黑天鹅。
左边是家人居住的地方,有一大片竹林环绕,家就隐居在竹林后面。再往上一层是个锦鲤池,平时养一些观赏性的鱼类。锦鲤池的上部有一个瀑布,还有一些喷泉。它的结构半阴半阳,比较紧凑,也是花园面积最小的部分,再往上一层就是三棵树所在的平台。
充满花香的一年四季
现在,花园里的植物总共有1 000多种。花开最好的时间是春季和入冬前十月份左右。春天,肉眼可见花蕾一点点长大,从枝条上窜出来,生命力一天比一天旺盛。初春万物凋零,广玉兰第一批开花,接着第二批是像油菜花一样的二月兰,很淡雅,花期特别长。四月份的时候园子进入一片紫色的世界,再之后蔷薇、月季这些早春的花就陆陆续续一茬一茬地开放了。
在炎热的夏天,大部分花禁不住高温,基本上以绿植为主。但也有一些越“夏”越美丽的花,比如绣球是当之无愧的夏日明星。“无尽夏”是绣球的一个变种,开蓝色的花球,能从晚春开到初秋。园子里现在各种各样的绣球有三四百棵,散落在各个角落里。紫薇、鼠尾草、薰衣草这些花也会在夏天里开放。
秋天,天气渐凉,园子里的金黄色调浓烈起来,泛黄的叶子满天飞舞。
冬天里最漂亮的地方是暖房,尤其是晚上下雪的时候,积雪融化,雪水一条一条落下来,里面泛着暖融融的黄光。屋外冰天雪地,屋里满园春色。太阳一出,暖房里的温度达到25 ℃以上,我们全家人都在这里活动。
除了三棵树,花园的标志性植物还有两棵三角梅。10多年前我经常去云南采风,很喜欢县城职工宿舍楼上面五颜六色的三角梅,倒挂着,像瀑布一样,于是就买了4小盆带回到安徽。
因为是热带花,带回来之后就把它们放在园子里的小暖房里养了起来。花的长势很好,40平方米的暖房很快就被撑满,后来还为了它们特意三次扩建暖房。现在的暖房有200多平方米。为了美观,每年春天我都要拆掉一半,冬天再装上,尽管拆装一次费时又费力。
现在三角梅已经在院子里种了16年。目前中国纬度31°种在地上的三角梅只有我这两颗,后来陆陆续续又引进了好多其他三角梅的品种,加在一起差不多有30多种。
除了植物,花园里还有很多小动物。我养了两匹马、七八只猫,现在还有两条狗、几只孔雀。远处,还有一个小动物专用的墓地。它们去世时,就地安葬。孔雀们每天晚上就高高地住在三棵树上。早晨是它们最开心的时候,翅膀一震,像一条弧线直接飞到草坪上。有时在草坪上跳舞,有时两只孔雀之间还互相炫耀长尾巴。
有件冬天里关于孔雀的趣事:孔雀一般都生活在南方,没见过雪,有一年冬天下大雪,一夜之间整个花园都变白了。孔雀们被吓傻了,全都待在树上不敢下地。我们就找了个竹竿,把食物送到树上给它们吃。
花最少的钱装扮花园
在给花园做硬质铺装和装饰的时候费了不少心思,而且园子原来的老建筑都派上了用场。硬质铺装最好看的还是石头,能和自然融为一体。锦鲤池和三棵树所在平台的断面高度差不多有两米。为了装饰这两米的断面,我想了很多办法,最后用了矿山挖后的废矿,垒成了挡土墙,又种了一些攀藤植物,现在长得非常茂盛,植物和布满沧桑感的矿石相得益彰。
三棵树所在平台的铺装用的都是附近村子挖出的废砖。当时我们从藤蔓底下翻出20多车的老青砖,只花了400元就拉回来20多车的砖、大树、石条作材料。除了石料,大量用到的是木结构。之前在矿山找到好几百根废料,全部拿回来做了进门的拱月、右边的腾跃、锦鲤池旁边欧式的长廊。因为年代久远,这些枕木赋有沧桑感,上面还沾满了黄泥,和周围的环境非常融洽。价格也很便宜,是正常防腐木价格的1/5。花园里的雕塑也是欧式装饰店倒闭打折买的。
改造花园的过程中,我不喜欢用现代的装饰材料,我喜欢从自然中寻找。园子里最后选用的都是一些废旧材料,很多甚至是捡来的。所有原材料加在一起,成本一共也就一万元左右。
与家人共享“三棵树”之乐
在花园里住的四五年,生活作息随着大自然走。早上5点多自然醒来,起来之后就去园子里巡视一番,打理残花、除杂草。像人一样,花园如果不梳妆也会蓬头垢面,需要不断精心护理。这么多年下来,打理的过程已经是我的一种生活常态,虽然烦琐,但充满乐趣。
傍晚太阳落山后,迎来一天中最美妙的时刻。家人偶尔会坐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天气凉快之后,再干点体力活。割草也是一种享受,一圈走下来,原本高低不平的草变成了一块平整的毛刷。割草机的刀片钝了,我会拿下来反复磨,然后调整高低,慢慢地也积累了一套经验。草坪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平时禁止他人在里面活动,除了需要剪草拔草,要想上去玩耍的只能是我的小孙女和孔雀。
小孙女刚满5岁,她最开心的就是每周末能来花园玩一天。她對院子的一切都充满好奇,也爱和小动物互动,抓鱼、抓虾、喂天鹅,也不怕虫。很多时候我们会在草地上打滚做游戏,很是惬意。
我在三棵树下安了一张大桌子,是家里亲朋好友聚会的地方。长辈中有两位长者,我的小姑妈和二姨妈都90岁了,每一年春暖花开的5月份,她们必定要来一次,然后一家人一起在三棵树底下烛光晚宴。想着等她们100岁的时候,再来这里做寿。
我的两个妹妹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又充满童趣。我们兄妹几个在一起会玩得很尽兴,想各种各样的点子,比如玩蜡烛、采野花,砍下竹子做插花,用一些麻绳在树上吊一些灯,很有趣。
当时我女儿在庄园里办婚礼的时候,我做了很多创意。对我来说,生活的一半是花园,另一半是风光摄影。从事摄影三四十年,从最初在机关里给人拍照到做影楼,现在做风光摄影。每年有一半时间在路上,2018年是第15次去西藏。
年轻的时候办过摄影展览,但现在年纪大了看淡了,花园反而成为了我生活的调剂品。一边是四五千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一眼望不到头的贫瘠荒山;一边是温柔如水的花园,让人留恋,反差太大了。花园和摄影于我,一个是石头,一个是水。
我今年68岁了,最开始的时候追求花园的完美,想做到尽善尽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可以接受花园的一年四季:花繁叶茂挺好,花谢了,叶落了,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