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热”需要“冷思考”
2018-02-24
全民健身热情的高涨,既厚植于深厚的传统土壤,又深受现代体育产业的滋养。古时,在“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中,就蕴含着骑射的体育因素。体育和德育、智育一起,构成了我国传统教育的三个维度。另一方面,伴随健身运动的智能化、时尚化、全民化趋势,与健身相关的教育培训、装备制造、互联网应用显示出广阔前景,体育产业正在成为国民消费新风口。健身产品和服务的升级,又进一步催生了群众的健身消费诉求,让健身逐渐成为美好生活的“刚需”。
当然,也要看到,全民健身的管理问题和认识误区依然存在。一些社区公共健身器材利用率不高,严重老化、疏于维护,甚至存在安全隐患;一些运动“达人”盲目推崇过量运动,将卡路里视为“天敌”,甚至要“瘦”不要“寿”……这些问题,都迫切呼唤我们在“健身热”中多一些“冷思考”。
社区公共健身器材存在安全隐患
不少社区小广场、小公园以及小区内,都有公共健身器材。然而,不少健身器材“缺胳膊断腿儿”,铭牌标志不清,使用年限大约为3~8年的健身器材往往“服役”十多年,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这些健身器材投放到这里有十几年了,没有更换过,大家也都是将就着锻炼。”一名市民如是说。漫步机缺条“胳膊”、臂力训练器没了把手、转腰盘底部滑轮损坏、吊环只剩下铁链、腰背按摩器少了一半,有的器材则整体不见了踪影……在某广场上,不少健身器材都存在破损现象,但仍然有不少市民在这里锻炼。这些健身器材从安装到现在大概有十几年的时间,器材坏了很久都没有修理、更换过。
由于广场上人流量大,健身器材使用率高,极容易损坏。小区、广场引入健身器材本是响应“全民健身的号召”,为小区居民提供锻炼的好去处。但由于人们不规范使用、器材缺少专人看护等原因,健身器材的损耗速度快,后续管理保养掉链子,留下不少安全隐患,让本来的好事陷入了尴尬境地,居民健身热情难免大打折扣。
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需要引导居民科学使用健身器材,来延长器材的使用寿命。在号召居民科学使用、多加爱护的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管,而不是放任自流,让惠民措施能够真正为老百姓带来实惠。
健身卡成了“洗澡卡”或“休眠卡”
受健身热的影响,近年来,大大小小的健身房遍布街头,健身很快发展成前景一片大好的产业。然而,在这股健身热潮的背后,许多市民办卡后却因种种原因不能坚持锻炼,健身卡成了“休眠卡”或者直接变成了“洗澡卡”。
“前两年,看到很多女明星在微博上秀马甲线,我羡慕极了。没过几天,我就满怀激情地跑到健身房办了张卡,我想我必须也练出马甲线来。”爱美的赵琦说。很快,赵琦就下“血本”将游泳卡、健身卡、瑜伽卡统统办了个齐全。除了各种年卡办了一大堆,赵琦购买的健身装备也非常“酷炫”,从服装到跑鞋到球拍,都价值不菲。
虽然在健身上的消费支出这么高,但赵琦后来对于健身的热情却是“三分钟热度”。去了健身房几次后,赵琦的健身计划就以虎头蛇尾告终。与赵琦经历相似的还有市民宋晓薇。她购买了单位附近一家健身房的年卡,价值1 000多元。宋晓薇说,当时买这张卡是想趁夏天去锻炼一下,减减肥。可是办了卡后,正儿八经地去锻炼了几天就感觉身上很累,之后便开始偷懒,到现在卡已经办了好几个月,去健身的次数还不到5次。“不过,有时候去健身房洗个澡还是挺方便的,现在这卡基本上属于洗澡卡了。”宋晓薇说。
专家表示,一般市民在开始健身的前3个月,是养成锻炼习惯的阶段。如果能够在这3个月内坚持去健身锻炼,那么以后还是会去的;如果锻炼一段时间就放弃了,以后也就不会再回到健身房了。
针对办了健身卡又不去锻炼的现象,专家建议,在选择健身之前一定要想好办了健身卡,能否坚持下来以及如果短时间内健身达不到理想效果是否会选择放弃。如果这些都存在疑惑,那么还是要理性消费。
健身切勿盲目,需因人而异
健身不仅可以塑造完美的体型,还可以增强体质,是一件非常有利于健康的运动。但是,健身运动也是一把双刃剑,健身运动做的好,为健康保驾护航;健身运动做的不好,会严重的损害健康,所以在“健身热”的背后需要冷静思考,切勿盲目。
專家指出,初次健身的朋友,一定要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因为健身运动是一种无氧运动,会消耗身体大量的营养,会调动整个身体的很多肌肉组织,如果过多或者过猛的运动,特别容易造成肌肉组织的拉伤,严重的话还会出现肌肉组织的溶解。
健身的过程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贪快。健身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健身需要有恒心有毅力,健身不能图快,要按照健身的计划一点点来实施,经过一段时间的健身,一定有不错的效果。
因为健身是一种剧烈的运动,所以,在健身之前一定要做热身运动,活动关节和肌肉,以免损伤。
大量的运动会流失很多的水分,因此,健身之后要补充水分,可以喝温热的水,但是千万不能喝冷饮和冰饮。
专家提醒,在开展健身活动时要注意因人而异,讲究方式方法,科学合理地安排健身时间。对于一些中老年人,健身必须要进行科学的引导。除了早晚进行正常的散步、跑步外,每天增加一两次打球等运动即可,关键是要长期坚持,特别是一些心脑血管、哮喘等病人一定要注意不能锻炼过量,避免乐极生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