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体育中考改革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调查研究
2018-02-24黄兰清
黄兰清
[摘 要]体育中考改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能够促进人们对教育体制和健康理念的重新认识。南宁市体育学科中考制度的改革与实践证明,它对指导学校体育工作思路和增进学生体质健康具有显著的效应。
[关键词]体育;中考;改革;南宁市;教学;影响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6-0032-02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和身体素质提高的关键时期,教师通过有效手段来促使学生经常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乃至一生的健康生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体育中考制度改革目的在于“以考试促进教学”,“以考试促进锻炼”,培养学生正确的健康观念,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全社会对学生健康的积极关注。广西南宁市于2015年开展的中考体育考试改革,激发了学校创新开展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学校的体育课教学、学生锻炼意识和学习态度等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一、体育中考改革对学生的影响
1.提高考试赋分,发挥体育中考的导向作用
青少年的部分体质能力素质指标近20年来持续下滑,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学校体育工作明确提出了要“强化体育课内外锻炼,增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体魄强健”的要求。2015年南宁市进一步深化体育中考改革,通过提高体育中考赋分、调整考试项目、引入电子计时等改革,率先在全区实现体育中考赋分60分的目标。体育加分政策从某个层面上促进了青少年更多地走向运动场,学校的体育教学更富有针对性。通过对学生体质健康的测试、数据分析及比对,发现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2.调整考试项目、难度,增强学生选择性
南宁市体育中考内容由20世纪90年代末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中的“跑、跳、投”三大类,过渡到自主设置地方特色项目,更加科学合理,促进体育中考与体育锻炼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与2013、2014年相比,2015年南宁市体育中考增设了800米跑(女)、1000米跑(男)的中长跑项目,删减了报名人数较少的100米跑。从表1中可以看到,项目调整后学生选择跑类项目的参考人数百分比由2014年的88.72%增加至2016年的96.6%,而选择考测50米的学生人数百分比由42.46%降至11.01%,中长跑项目则由52.15%递增到85.56%。考试期间没有出现学生跑不动、跑完昏倒、呕吐的情况,全市70%以上的考生报考中长跑项目考试,学生耐力素质提升,体质增强效果初现。
从表2中可见,立定跳远和原地掷实心球原来是主要得分项目,后来逐步被其他项目分化了,2016年选择1分钟仰卧起坐(女)和引体向上(男)的学生人数分别比2014年增长20.14%和10.6%,说明项目的调整从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角度出发,赋予学生自主选择权,使学生由“要我练”转向“我要练”,使锻炼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
考虑到不同项目间缺乏可比性,以及项目普及程度等因素,在体育中考项目调整中,删减了报考人数较少的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和容易出现主观评分的武术、健身操等项目,保留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特别是引入了民族体育项目——抛绣球,深受学生喜爱,选择该项目的学生成倍增长,这与学校体育注重民族运动的开展密不可分。
3.中长跑项目的增设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南宁市体育中考增设了中长跑项目,目的在于扭转中学生耐力素质下降的趋势,效果良好。
如表4所示,虽然1000米跑(男)和800米跑(女)中,学生的耐力素质水平没有明显提高,但标准差在逐年减小,說明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缩小,整体的耐力跑成绩在提高。肺活量能反映人的呼吸系统的功能状况,每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都会对肺活量进行重点监测。从表4中看到,近三年来,南宁市中学生的肺活量均值出现了增长的趋势,说明耐力跑教学颇有成效。
图1为南宁市高一年级学生2013—2015年国家体质健康测试肺活量的不及格率柱状图。从图中可以看到,男、女生不及格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测试成绩不断提高,学生体质不断增强。
二、体育中考改革对学校体育的导向作用
1.提高考试赋分,强化体育学科功能
2015年,南宁市体育中考赋分率先在全区提升至60分,体育课程越来越被学校、教师和家长重视,体育课教学地位凸显,体育教师的工作也得到了高度的认可和重视,大大激发了体育教师对于体育教学的热情,各校体育教学呈现出你追我赶的景象,体育课教学的作用充分体现。
2.调整评分标准,激发学生自我锻炼意识
南宁市体育中考评分标准进行了调整,除中长跑项目评分标准略低外,改革后南宁市所有的体育中考项目评分标准均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各项目的评分标准为基础。考试内容以考查学生身体素质水平为主,以考查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为辅。因此,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意识大大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通过锻炼提升身体素质水平。
3.标准引领改革,推动学校创新发展
体育中考加分政策的实施,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考评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体育教学条件和设施不断改善,学校对体育场地、运动器材和教学管理组织都提出了新标准、新要求;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各校在下午组织学生进行课后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组织有主题、有目的、有计划、有氛围的体育活动,使学校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三、几点建议
1.落实规划,完善机制
体育中考改革,体现了对学生体质健康的高度重视,培养了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与终身体育意识,对学校体育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结合长远目标来看,还要不断完善机制,要有更为长远的规划,建立更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引领学校体育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甚至为未来“体育高考”提供借鉴。
2.增加编制,小班教学
体育课教学有一定的安全要求,目前体育课教师面对的一个班的学生人数过多,不能切实做到针对性辅导,课堂教学关注面太宽,安全防范工作压力较大。建议适当增加体育教师编制,倡导小班化教学,方便体育课教师的教、管、控,确保学生安全。
3.强化意识,明确目标
体育中考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树立健康意识,主动锻炼,而不是“为考而练”,教师应该在教材内容和考试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将一些体育比赛、体育游戏的内容融进日常的体育教学中,让学生每节体育课都能体验到不同的学习内容,促进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