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诵读

2018-02-24赵岚昕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诵读高中语文教学

赵岚昕

[摘   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对诵读实效性的最有力诠释。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众多诵读机会,让学生激发内心情感,与作品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顺利完成学习认知的构建。诵读的方式众多,教师需要做好筛选,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能力基础进行匹配性操作,以提升诵读与教学的切合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诵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6-0013-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诵读有明确规定,要求每一个学段都要重视诵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适宜诵读的环境,对学生的诵读展开技术指导,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顺利完成语文学习认知的内化。

一、激发诵读情感

不管什么样体裁的文本,都有自己的情感基调,这是诵读时最需要厘清的问题。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的个性认知,教师需要给出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启迪,让学生顺利进入文本的情感世界,这样才能在诵读中产生情感共鸣。诵读需要情感的真实投入,不要为了诵读而诵读,因为在诵读中只有让学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多重共鸣,才能体现诵读的价值。

教师需要给学生做出一定的示范以激发他们的诵读情感。如教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沁园春·长沙》,教师先为学生做示范诵读,并在诵读前给出倾听要求:这首词是我们的开国领袖毛主席所作,具有强大的气场,诵读时需要调整好情绪。大家要注意体会我诵读时声音的变化和情感的起伏。教師开始诵读,配乐声响起,课堂气氛顿时严肃起来,而学生的情感也在教师的诵读中逐渐被激发了出来。教师让学生自由仿读,并给学生配上背景音乐。又让学生在小组内诵读,并让其他学生给出评价。课堂诵读气氛热烈起来,诵读声此起彼伏。

教师先为学生进行示范诵读,并对学生提出倾听要求,这其实是一种教学引导,为学生情感的激发创造了条件。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诵读时,其情绪也在不断发酵,从而达到情感释放的目的。教师为学生的诵读配上背景音乐,将学生的诵读情感调动起来。而要实现学生的情感与文本情感的高度匹配,则需要教师做出更多引导,高中学生有一定理解力,对探索文本情感不存在什么障碍,只要教师进行合理的引导,自然能够顺利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融入诵读之中。

二、追求诵读节奏感

诵读要求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在掌握情感基调的基础上运用“抑扬顿挫”的诵读技巧,可以实现“有感情诵读”的教学目标。“抑扬”是指声音的压抑和张扬,体现声音的低高;“顿挫”是指诵读时的停顿和节奏,不仅要读出不同标点的停顿,还要注意句子中的停顿。教师不妨利用示范诵读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对文本内容和情感展开深入探究,以活跃学生的共鸣思维。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的作品,诵读这样的文本,需要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了解,对文本人物和文本情节进行细致分析之后,才能准确把握诵读时的语气语调。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诵读时如是说:这是一篇纪念性文本,出自鲁迅之手,我们对鲁迅先生的作品都有印象。在诵读时,不仅要体现出鲁迅先生的爱憎分明,还要注意诵读节奏的把握。在读到质问和抨击部分时,需要提高声调,加快节奏;在读到对烈士进行缅怀的部分时,则需要降低声调,放慢语速。学生诵读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诵读进行现场评价,重点关注学生在诵读中存在的节奏问题。学生对鲁迅的作品有特殊的情结,因为他们从小学就开始接触,而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鲁迅作品的风格了解得更深刻,有利于他们进一步把握鲁迅作品的丰富内涵。

教师为学生诵读做深入指导,给学生提供了学习诵读的良机。而对学生的诵读展开评价,能够促使学生不断进行对比学习,这有效利于提升学生的诵读水平。

三、开展诵读展示活动

高中学生大多存在一些认知偏差,认为只要能够理解文本,并解决阅读问题,就基本完成了阅读学习。其实不然,如果没有多种形式的诵读,学生对文段的理解必然是浅显的,是难以形成深刻而全面的阅读认知的。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诵读机会,在班级内渲染诵读气氛,开展诵读展示活动,以调动学生的诵读主动性。

在教学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时,教师先为学生播放配乐诵读材料,学生听得很专注。在仿读阶段,教师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金岳霖先生虽然是一个大教授,但他却有一颗童心,我们要在诵读中表现出金先生这样的性格特质,表现出他的好玩、天真,还要注意把握语气,不能出现可笑和轻佻的语调。诵读结束后,我们要进行课堂展示活动,我会随意指定一个段落,通过点名的方式来让你们诵读,之后还要进行现场评价。学生听说要进行课堂演绎活动,都积极行动起来,反复揣摩语气语调。课堂展示开始,教师利用抽签形式决定出场名单,并找部分学生充当评委,进行现场评价,课堂学习气氛逐渐活跃起来。

教师让学生进行现场表演式诵读,并组织学生进行评价,这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因为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在诵读时有良好的表现。教师抓住学生心理开展的诵读展示活动,成功调动学生诵读热情,并让学生在诵读中完善阅读学习认知,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为深刻。

四、创新诵读形式

诵读的形式众多,在教学时教师需要做出选择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创新。配乐诵读、分角色诵读、分段诵读、分部分诵读等,都属于诵读形式,教师要根据文本特点,创造性地为学生布置不同的诵读任务,这样才能获得丰富的教学成效。诵读不仅对声音有要求,对诵读者的形态、肢体语言等都有具体的要求。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相关要求展开诵读指导,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兰亭集序》属于文言文,在引导学生展开诵读时,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引导:利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然后听诵读音频材料,对文本内容进行梳理学习,在充分理解文本内涵的基础上,自行选择配乐,利用手机录音功能,自制配乐诵读音频材料,并提交到班级。我将进行多重筛选,最后选出最优秀的诵读音频材料在班级内公开播放,并将其作为典型学习材料收藏。学生一听要自制诵读音频材料,自然有了操作兴趣,并开始依据教师的安排展开学习操作活动,经过一番努力,大多学生顺利完成了音频录制任务。教师陆续收到学生的诵读音频材料,并组织学生进行评选,最终确定了最佳诵读音频材料。在课堂播放优秀诵读音频材料时,学生都听得非常专注,并对音频内容进行了客观的点评,课堂学习氛围浓厚,教师也参与到课堂评价活动之中,为学生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建议。

教师让学生自制诵读音频材料,这无疑是一种形式的创新。学生对这样的诵读形式感觉新鲜,自然有参与的兴趣。经过实践操作,学生形成了多元化的认知,教学成效显著。高中学生有一定的动手能力,自制诵读音频材料时不会遇到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从学生的具体表现可以看出,教师创新诵读形式的做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诵读热情。

高中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诵读基础,但他们对诵读的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忽视诵读。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诵读的重要性,利用合适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诵读主动性,帮助学生从诵读中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从而达成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诵读高中语文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