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胸腔镜检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观察体会
2018-02-24时国红
时国红
摘要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检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收治行胸腔镜检查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0例。常规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观察及护理措施。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常规组满意度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胸腔镜检查术后患者采取全面护理措施,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胸腔镜检查;并发症;护理
内科胸腔镜检查具有创伤小、安全、方便等特点,并且检查费用相对较低,在医疗系统中使用广泛。胸腔镜检查时医生可以直观脏器内的组织结构和病变部位,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治疗,但术后护理不当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本文针对胸腔镜检查术后的护理措施及观察做出以下分析。
资料与方法
2016年6-12月收治行胸腔镜检查患者100例,男67例,女33例;年龄32~69岁,平均(49.32±5.72)岁;病程2~4年,平均(1.56±2.33)年。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在确诊时采用过胸腔镜检查,患者均排除同时患有其他重大疾病及传染性疾病。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常规组术后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予以全面的护理方法,并针对术后极易产生的出血、胸痛、发热、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做出具体护理措施。①出血是术后常见并发症,如血量较多,会造成血管粘连而引发血管撕裂或血管损伤。对于出血量较多的患者,用止血药物进行止血,并密切观测患者的血红蛋白变化,如发现异常,应采取治疗措施。②因患者是在局部麻醉状态下进行胸腔镜检查,因而麻醉过后会发生胸痛。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疼痛指数采取一定措施。疼痛较轻者可采取心理安慰、注意力转移方式,缓解疼痛;严重疼痛者在医生指导下给予曲马朵口服或肌内注射。③部分患者在胸腔镜术后出现发热症状,护理人员应采用物理降温,随时进行体温监测,叮嘱患者勤饮水,及时更换潮湿衣物。④皮下气肿多发于老年患者人群,因皮下组织松懈而造成。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及家属避免大声谈笑、大幅度动作;多食蔬果防止便秘造成用力过大,加重皮下气肿;轻微皮下气肿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严重者在无菌环境下切开排气和皮下穿刺抽气。除此之外,患者住院环境应保持干净整洁,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生命特征,如发现并发症和其他异常,及时报告主治医生。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护理满意度。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患者术后未发生任何并发症;②缓解: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经过治疗后迅速痊愈;③无效: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发热、皮下气肿等并发症。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采用不同护理后,常规组满意度62%,观察组满意度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内科胸腔镜检查技术已成为内科诊断与治疗工作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它在气管镜室完成,对患者進行局部麻醉和静脉麻醉,视野小,常用于明确诊断及粘连松解胸膜固定,且费用较低。由于内科胸腔镜检查采用微创技术,患者创伤面较小,与传统的开胸手术比,疼痛轻、恢复快、术中和术后出血量较少、对内脏功能影响较小,也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但护理人员忽视患者术后的护理及观察,也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发热、皮下气肿、胸痛等,严重者会出现空气栓塞、心律失常、复张性肺水肿,甚至会出现死亡。常规护理主要依靠患者及家属自身观察,导致一些隐性病情和并发症不能被及时察觉,加重了患者病情,延误了治疗时间,影响患者身体康复。
胸腔镜检查术后不仅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和对日常起居的照顾,也应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术后患者极易因护理不当而发生并发症。对患者术后予以全面的护理和严密观察,对所产生的并发症积极预防和及时治疗,促进患者康复,同时也使内科胸腔镜检查技术更为方便、安全地应用在内科检查中。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全面护理措施后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和观察,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更易配合医生治疗,术后恢复效果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对胸腔镜术后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和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可加快患者恢复速度,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