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榜样力量提升学生人格修养
——以先秦诸子为例

2018-02-24陈景龙

新课程(下) 2018年2期
关键词:诸子墨子孟子

陈景龙

(江西省南昌市二十一中)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未成年人的思想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当代中国是一个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社会,科学技术革命使生产力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人类的精神世界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尤其是我们的青少年一代,道德状况令人担忧。本文旨在针对青少年人格存在的问题,利用历史教学中的先秦诸子为例,以榜样的力量为效应,感化青少年,从而影响并指导他们的实践。

一、利用先秦诸子的人格魅力,内化学生的人格

生活在春秋末期的孔子,奴隶制趋于崩溃,封建制度正在形成。而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毅然投身于社会政治生活中来。为周王室奔走呐喊,虽四处碰壁,但仍身体力行,坚守理想,被后人尊称“至圣”。

孟子不畏权贵,敢于藐视君王卿相,不卑不亢,在四十年的游学生涯中,不失做人原则。此外孟子对自己的学说、才能极为自信,他曾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种敢于表现自我的独立、自信之个性人格,与孟子一生善养浩然之气密不可分。

老子修道德,又说:“老子隐君子也。”他认为人的心灵本来是虚明宁静、无私无欲的,只是被欲望蒙蔽。所以必须尽力减少私欲,才能使人心恢复到如水一样的虚静状态,只有达到“虚极”“静笃”的境界,人才能做到“旷兮其若谷”,包容人世间的一切,达到圣人理想的人格境界。

庄子树立“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以游无穷”的逍遥观,他放弃一切功名、权势、生死、荣辱、贵贱,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他是超凡出尘的,更是高深玄妙的。

墨子博爱于众、行侠仗义、劳形天下的人格形象尤为独特,一直被后人所称颂。墨子出身卑微,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创立墨家学派,成为大家。在今天很多青少年学生抱怨自己的出身,抱怨自己的先天条件,如果能学习墨子的个人奋斗,就会知道,命运的主宰者就是自己。

综上所述,先秦诸子都有自己的人格特质,教师要引导学生体悟他们的人格魅力,揣摩先贤们的心理活动,从而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认同感,再内化为学生的人格修养。

二、深入思想精髓,古为今用

1.和谐人际关系,修身养性

儒家主张“仁”,仁者爱人,就是指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敬,和谐相处,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就是对他人的尊重、理解,真诚待人。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积极方面说,就是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从消极方面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会他人感受,尊重他人意志,不要强人所难。对于现在普遍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的青少年学生来讲,仁爱之心,宽恕之心是必须学习的为人之道。

2.善养浩然之气,奋发向上

孟子提出养浩然“正气”,说的是身心并养、人天合一的修养方式。只有一个人心存正气,他才会明辨是非,抗拒诱惑,立场坚定。而这正是我们学生所缺失的,只有正气上来,才会朝气蓬勃,充满正能量、奋发向上。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有了一批长存浩然之气的青少年,我们国家才有希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乐观豁达,宠辱不惊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切向钱看齐,物欲横流、奢靡之风正在悄然腐蚀我们的青少年,影响他们的价值取向。自私自利,自尊心极度膨胀,导致欲望不得满足的情况下,焦躁不安,心理承受能力异常低下。首先从源头上,我们得让学生认识一切在于内在的“心”。

道家主张“道法自然”,指个人要效法自然,依自然法则行事。老子还提出“清静无为”,他说静能制欲,静能克躁。“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实则不妄为,不应追求感官欲望享乐而损害自己的生命甚至损害他人,实则以退为进。有了这种心态,才会收放自如,乐观豁达。这种人生态度对将来走向社会的青少年学生而言,都会是终生受益的。

4.继承优良传统,知行合一

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对我们的青少年很有启迪意义。青少年学生要学会互帮互助,爱无差等,不能轻视别人,更不能拉帮结派。墨子还提出“节用”“躬行”。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随着拜金主义、享乐之风盛行,我们的青少年道德观念受到巨大冲击,出现了盲目攀比、虚荣心逐渐膨胀,不切实际的高消费等不良现象。现在我们倡导构建“节约型”社会,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继承优良传统,势在必行。躬行就是知行合一,学生要将书本知识与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言行一致,并身体力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获得认知上的升华。

当今中国正处于转型阶段,人们的价值观念都在发生急剧变化,教师要春风化雨般地引导学生把握自我而不迷失自我,不断地使学生加强自我修养,塑造健全积极向上的人格。

参考文献:

[1]高玉祥.健全人格及其塑造[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杨树增.先秦诸子散文:诗化的哲理[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M].东方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诸子墨子孟子
周文疲弊与诸子起源——论牟宗三的诸子起源说
磨刀不误砍柴工
先秦诸子谈大小
“墨子号”与墨子
先秦诸子之评述与《墨子》的解读
墨子兵法(一)墨子其人
先秦诸子的人性论与德教的阐证
冯远古代人物画选
New Wine in Old Bottles?
——Revisiting the Problem of Continuity and Discontinuity between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and the Confucian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