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分析
2018-02-24高帅
高 帅
(安徽颍上县第五中学,安徽 阜阳)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并通过实践应用的形式,将新的数学知识纳入到已有的思维结构过程中。因此,在当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与实际问题之间的衔接,并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让数学的问题更加贴近于生活化的情境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实现教学方式的生活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过程与生活之间的相关性得到了非常高的重视,尤其是如何在教学方式上与生活之间进行联系,更是成为课堂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为了更好地进行数学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应当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一种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还能够让学生发现自己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积极作用,从而真正爱上数学学习。
例如,教师在“轴对称”这一内容的讲解时,就可以联系生活化的场景,引导学生来想一想,自己在生活中遇见了哪些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甚至可以将此设定为家庭作业,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找一找,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通过这样的形式进行轴对称图形的讲解,不仅能够让学生深刻地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要素,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发现身边存在的数学问题,为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能够使得教学过程开展更加顺利。
二、寻找生活素材,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对于一堂课来说,教学内容永远是核心要素。也就是说,只有完善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在学习知识时,也能够找到核心重点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实际的学生认知发展情况,真正意义上让教学内容、教学素材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已有经验进行融合。开创生活化教学的形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数学问题的分析。记得有这样的一道习题:为构建节约型社会,现行的电费缴纳制度采用阶梯的形式。也就是说,对于每户居民家中的用电量,都分三个层级进行收费,第一个层级用电量小于等于180千瓦时,这一层级执行基本价格;第二个层级为大于180千瓦时小于等于450千瓦时,这一层级适当提升电价;当用户用电量大于450千瓦时的时候,将执行市场电价。结合以上信息,请学生回家自己查找一下,近三个月以来家庭的用电情况,计算自己家庭中,每个月的用电量,并根据实际情况来简单说一说,如何进行能源节约。通过这样的形式将数学知识联系生活,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生活化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开放教学形式,让数学学习不局限于课堂
我们都知道,数学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于教学效果的达成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生活化教学,可以有效解决数学抽象性的阻碍。因此,在开展生活化数学教学过程的时候,一定不能让教学方式和教学场所只局限于课堂,而是要发展到生活之中。充分发挥学生从做中学的学习方式,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来掌握夯实知识,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将数学问题拓展到生活之中,让生活也成为数学的教学课堂。这一点具体可以采用以下的几种方式:首先是变封闭性的数学问题为开放性的数学问题。也就是说,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寻求多种解决方案,而不是单纯的只有一解。通过生活和数学问题相结合的形式,能够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养成,从而产生主动去探寻数学问题的自主思维,最终提升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其次,可以引导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后时间充分运用生活知识,集合大家的力量进行数学问题的分析,强化知识的摄入和运用,把课余时间也高效利用起来。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存在着生活的原型。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采用生活化教学形式,通过展现生活的现象来向学生展示数学的基本原理,能够促进学生生活实践意识的提升和知识运用能力的发展。尽管如此,生活也不是教学的全部,因此,在实际的课堂上,身为数学教师要把握好这个“度”,力求在课堂上,充分发挥生活化数学教学的教学效果,而不是为了生活化教学牵强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