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媒体为导向的历史教学探究
2018-02-24李洁红
李洁红
(广东省鹤山市沙坪实验中学,广东 鹤山)
多媒体为导向的教学工作开展,特指教师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结合多媒体技术的特性,采取有效合理性的融合,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质量的作用,多媒体技术应用在课堂的初始,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及实践的,时至今日,多媒体技术在课堂的应用取得巨大的发展和突破,在教学的的过程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越加广泛的应用背景下,多媒体的合理运用越加受到教师的重视和思考。教学依旧如此,多媒体如何有机有效地与历史课堂结合,如何依据教材通过多媒体的载体得到更大的体现和延伸,笔者根据执教的经验和反思,在历史课堂中进行了探索和分析,多媒体的作用和应用课堂的科学性,期许教育行业的从业者和教育者能够从文中得到启发和借鉴。
一、多媒体技术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影响
其一,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感。历史教学中含有太多的历史,单凭教师的口述讲解,是很难让学生明了、清晰地理解历史概念的,通过多媒体的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的表现形式,能帮助学生加强理解能力、提高直观的视觉影响,充分地把知识的静态形式转变为动态化、形象化、生动化,便于学生快速地理解和学习。
其二,唤起学生在历史学习上的兴趣。在初中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历史,还没有形成很好的历史概念,多媒体的直观性、表象化、感官的刺激和传递,符合学生的认知喜好和认知规律,既能使学生在历史的学习中树立信心,又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紧紧地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知识的呈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学习历史的初始阶段,为学生奠基扎实的学习基础。
其三,帮助教学丰富教学方式。多媒体的合理应用,能够在传统的教学基础上增加丰富多元的教学表现形式,能够为教师的教学思路提供更好的教学手段,使其思想的触角更好地得到延伸和扩散,从而达到便于教学更好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优化教学质量。
其四,具有历史代入感。在历史学界中讲究二重证据法,就是以实物和文字资料的共同求证下还原历史事件。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在课堂上有效地穿越时空、突破空间,使学生真切感知历史的魅力,通过多媒体丰富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高直观的视角,加深感知,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走进历史。
二、建立以多媒体为导向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性探讨
1.从传统教学中吸取优势
在多媒体的技术教学,首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多媒体的特点进行有效的衔接,教学长期的观念需要做到思想的不断重构,学习吸取多元化灵活性的表现方式,做到教材与多媒体工具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符合学生的认知喜好和认知规律,从而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2.多媒体技术运用的合理性
当下多媒体广泛应用的背景下,不能一味地以追求多媒体工具的导入为教学目的,这样的观念和教学很容易导致教学形式的表面化、形式化,不切合实践教学情况,还是要基于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观念下,根据教学本身的内容和教学目的进行推进,根据多媒体的特性合理地与内容进行融合。例如,在历史教学课堂上,在教学文字较多的单元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工具进行搭配教学,更好地把文字的单一性、枯燥感有效地减弱,提高课堂学生的注意力,更加利于学习新知,也可以进行主题教学,有选择地应用,这样不会造成视觉疲劳化,从而达到有效地传递历史新知,启迪学生思想的一个学习状态。
3.探索多媒体在课堂运用的新视角
多媒体技术具有声文图像并茂的特性,从而获取教师的认可和广泛的应用,但实际的功能不止如此,如在多媒体技术下可以观看主题“微课”,对于重点知识、疑难点等,就可以在复习课堂上减少教师工作负担,特定场景的设定,可以将学生代入感加强,提高课堂教学的参与性,这也是教师着重考虑的教学视角,历史教学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程的录制,在教学后进行反思和教学思想重构,从而在不断的求变、求实的态度中,最大化地利用多媒体完成教学。
4.历史教学中注重多媒体技术进行情境搭建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知历史的知识点,加强学生对历史的代入感,在情境的模式教学下能够快速理解一些抽象概念和历史事件的传递的目的,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初中的年龄段依旧是感性的理解大过理性的客观观察和和学习,所以,历史课堂创设情境能够给学生直观和全面的理解,同时,也能唤起学生的兴趣,在兴趣的前提下教学会更有效率,从而达到乐学、易学的学习精神。
多媒体在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在越加重视多媒体工具的同时,教师应当越加谨慎地运用,因为人是群体物种,在群体中容易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我们应当恪守多媒体的应用的必要性和实用性,从而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