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2018-02-24蔡鸿展
蔡鸿展
(大坝镇新兴初级中学,广东 普宁)
比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系统开放性、多元探究性、发散性和整合性的特点,可以解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浅显问题的分析,提高阅读讨论的实效性,有利于帮助学生纠正阅读赏析中存在的弊端,为学生不断拓展课外阅读的视域,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逻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渗透其他教学方式方法,将比较教学法最大限度地凸显出来。
一、丰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内容的选择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首先要对内容进行比较,建议比较同一种类型的文体课本,人教版初中语文阅读教材中有实用文、文言文和文学作品三种类别,尤其是文学类作品里还有散文、诗歌和小说的节选片段。以散文进行比较,在七年级上册中有《散步》一文,八年级上册有《阿长与<山海经>》,八年级下册有《藤野先生》一文,甚至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整个单元的课文都属于散文。建议教师带领学生将这些散文进行比较,学生通过阅读中的内容发现即使是散文也会有很多类别,有的是抒发情怀,有的是表达志向,也有的是记叙一件事物。通过仔细阅读,学生找出了一篇典型的回忆性散文,正是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寻找掌握了其中的文学特点和作者对儿时的回忆情绪,将自己带入到其中,给人身临其境之感[1]。
二、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方法的选用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教学法有很多实际的具体方法,在进行比较方法的选用时,以下几点可以选用:(1)对照比较发掘知识点,通过选择两篇或者两篇以上课文阅读,找出其中不同的特点,对课文的人物情感与思想变化特点进行比较,从中得到更好的分析。(2)层层递进比较理清文章脉络,层层递进指的是对文中的段落进行比较,探析文章的结构和层次,学生逐个层次进行比较分析,理清文章的脉络,找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例如,在八年级上册中有两篇短篇文言文,一篇是《爱莲说》,另一篇是《陋室铭》,教师在进行比较教学的时候,教师先让学生找到这两篇文章的中心语句,学生经过分析后找出《陋室铭》的中心语句是“惟吾德馨”,《爱莲说》的中心语句是“予独爱莲”,通过这种方法,学生抓住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在接下来的文章解析时事半功倍。(3)近似比较细查相似之处,是对作品进行比较,找出相似或者相近的内容。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比较方法的选用中,可以用比较教学法的纵向比较类型中时间前后分析。以七年级上册中的文言文为例,一首是《次北固山下》,另一首是《天净沙 秋思》,两首诗都在表达思念之情,《次北固山下》中,作者根据自己在山下的所见,抒发所感,表达自己的思想之情。而《天净沙 秋思》中使用了白描的手法,描写了深秋晚景图,作者寓情于景,表达自己的乡愁[2]。
三、加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能力的训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想要加强比较能力的训练,就要了解比较阅读中关于目的的确定、方法的运用以及内容的选择等方面内容,首先要训练观察寻找比较内容的能力,教师在利用这种方法进行专题训练的时候,可以指导学生课前先预习,找出与文章有关的资料和背景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熟读文章,找出文章中与自己寻找的资料之间的相似之处,出现矛盾的时候找出矛盾存在的原因,由于初中语文阅读较为浅显易懂,学生在进行能力训练的时候比较容易,教师可以适当地增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童话专题为例,例如,对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以及《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进行比较,教师为学生设计课堂任务,让学生根据童话故事的特点,分析这两篇文章的手法。还有,教师会让学生分析人物的个性,将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找出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于是学生在上课之前先读这两篇童话故事,通过里面的人物形象和说话的方式分析人物的性格。
从中,学生体会到了安徒生在《皇帝的新装》中想要痛斥社会的不良分析,并讽刺封建统治者的贪婪昏庸,利用幽默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讽刺之情。还有《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一文当中,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盲孩子的同情之情与关爱怜惜之感,借助童话的方式呼吁社会上更多的人去关爱这些社会弱者,希望人们在互相关爱当中提升自己的社会价值。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提高了分析的能力,读到一篇文章的时候会探究时代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心境,从而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学习为学生将来的文学阅读和写作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无论是比较内容的选择、比较方法的选用,还是比较能力的训练,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怀,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