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后进生转化的德育策略

2018-02-24

新课程 2018年10期
关键词:后进生习惯班级

孟 娟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九州小学,甘肃 兰州)

一、实践锻炼,任务驱动

对小学阶段的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教育就是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养成教育缺失的孩子,其学习能力等发展明显落后于其他学生。因而,转化这部分后进生,就要从习惯培养入手,在各种任务驱动的实践锻炼中引导其形成良好的品质。

(一)培养良好习惯,形成长效机制

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形成良好的学习、作息、生活等习惯是他们在学校教育中接受的第一课。教师可利用这一规律,引导后进生进行实践锻炼。针对后进生的具体情况,教师每月进行一次养成教育主题活动,如“早睡早起身体好”“端正书写我能行”等月主题,让孩子和家长明确这一阶段训练的重点,并与家长配合督促、帮助孩子坚持这一习惯,建立“培养—巩固—检验”的长效机制,经一月的习惯养成期和下月的巩固期及后续的随机检验期,最终培养孩子形成伴随终生的好习惯。

(二)实施任务目标,激发内驱潜力

激发后进生的内驱力,就要通过“我是班级小主人”“我做老师小助手”等任务,充分发掘后进生的优点,利用其某一方面的特长,让孩子承担具体的班级事务,在参与班级管理的实践过程中锻炼其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逐步培养孩子的进取意识、担当意识、主人翁意识,为其注入能量,促进其获得成功感、自信心和胜任感,从而迈出全面进步的第一步。

二、情感陶冶,活动渗透

转化后进生,除了在实践中锻炼成长,还需在具体的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习惯,提高学习能力,树立进取意识。教师要充分利用班级各类教育资源,创设育人环境,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学科渗透德育、主题活动开展等形式转化后进生。

(一)创建班级文化,组织主题活动

良好的情境是情感陶冶的必要条件,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情境,营造积极健康的班级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来熏陶感染学生。首先要营造“班级是我家”的良好氛围,使学习、习惯、品行有点滴进步的后进生登上“明星榜”“进步星”等宣传栏,让其获得自我感、存在感、归属感和成功感,从而激发其主动学习、严格律己、积极进取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强大的潜能。同时,教师因地制宜,巧妙地针对某个后进生存在的问题组织专题班队会,或讲“互助”,或讲“诚信”,既解决了个别问题,又防微杜渐,开展了群体教育。

(二)注重学科渗透,开展情境教育

素质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明确提出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除了文化基础之外,还包括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两大方面。因而对于后进生而言,多学科综合素养潜能的发掘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显得更加重要。学科任课老师和班主任在多方沟通前提下,充分了解后进生的特点,制订特殊教育和个别辅导计划,在备课上课过程中多一些关注,有效实施补困措施,在各自学科有意识地发掘其潜能,培养后进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特定情境下对后进生进行特殊指导、小组帮扶、鼓励激发等活动,使其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三、心理干预,多维沟通

(一)探究行为规律,加强心理疏导

儿童发展心理学等理论等告诉我们,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往往可以从其心理上找到根源。研究和探索儿童行为与心理的规律,才能科学有效地给予后进生分析、指导和帮助。在学校层面,设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教师,对后进生进行专业的问题分析和指导,建档并跟踪辅导。以“阳光社团”“心灵驿站”的社团、广播站等形式的心理辅导也在引导着孩子们的健康心态。每学期针对不同年级、不同问题的学生开设的趣味心理讲座也成为解决后进生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打开心灵窗口,实现多维沟通

与后进生开展有效沟通的前提便是敞开心扉、真诚以待。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可以选择形式多样的沟通方式,走进后进孩子的心灵。“阅读是人类共同的语言”,阅读循环笔记、阳光循环日记等为后进生提供了与同学沟通交流的平台,让其和小组同学敞开心扉交流心声。“给爸爸的悄悄话”“孩子,我想对你说”等亲子交流手册也让家长参与孩子的心灵成长过程,帮助其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干预、积极纠正。师生、生生、亲子之间的多维互动,为后进生迈向进步之门搭建了桥梁。

通过以上德育策略的实施,加上科学合理的评价手段、完善的跟踪督促机制,后进的孩子在自信心、自控力、学习习惯、兴趣和能力等方面将会取得长足发展,与其他孩子一路齐头并进。

猜你喜欢

后进生习惯班级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上课好习惯
后进生转化工作策略谈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