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漫谈
2018-02-24殷丽萍
殷丽萍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回民第二小学〈观湖校区〉,宁夏 银川)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他们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也正是塑造他们高尚品格的关键阶段,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在教授学生语文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如何在新形势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促进学生优良品质的提升,本文作者经过思考,提出了一些策略。
一、利用教材,加强情感体验
小学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出来的,都蕴含着作者本身丰富的情感,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可以科学合理地使用这样的文章,达到以情激情、以情育情的目的。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课文中的一些优秀的文章进行朗读,以此激发情感共鸣,使学生能够产生一种真实的感觉,进而受到教育。
例如,在教授学生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的时候,我在上课之初,先是为大家介绍了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接着利用多媒体再现了课文中的几个场景,之后我就让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课文进行深情的朗读。由于学生还沉浸在刚才的场景之中,他们朗读得很有感情,甚至眼角都有泪水流下……这节课的效果非常好,学生不仅对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有了深刻的理解,还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树立了长大保家卫国的远大理想。
二、情境创设,产生情感共鸣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社会阅历较少,情感上的体验更少,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进而理解课文,受到教育。
例如,在教授学生《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时候,为了能让学生理解地震中那种真实的感受和那种对父亲诺言坚信的心态,我让学生将整个教室的窗帘拉上,接着闭上眼,慢慢地想象他们的身体正处在黑暗里,他们正在等待着其他人的救援……过了一会儿,学生都慢慢醒了过来,看到大家脸上有着不同的神色,我让大家将刚才自己的感受表述出来。学生有的说:“他感受到了绝望。”有的说:“他在黑暗中感受到了希望。”我对他们的发言进行了肯定,接着就开始了后续的教学。这种“情景再现”的方式,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真实的感觉,还触发了他们真实的情感,让他们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三、深入品析,引导体味情感
在进行情感教育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在启发阶段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有真切的感受,还要学会让这种情感延伸,让学生通过赏析文章中的字词句段,能够深入地体味情感,进而加深对于课文的理解,帮助他们记忆课文。因此,教师教授学生知识的时候,要帮助学生抓住文章中的重点句子,让学生通过思考和想象,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进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例如,在教授学生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的时候,我先带领着学生将课文通读了一遍,接着让学生画出他们自己觉得体现我和祖父关系很好的句子,之后让学生将这些句子仔细读一遍,结合上下文,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学生在听到我的要求之后,很快就结合课文,找出了更多的体现祖父对我爱的句子,并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文章中那种对于祖父的依恋和爱。
四、体验生活,体会以情育情
艺术来源于生活,文学作品也是如此,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和感受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情感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触发最真实的感受。如教师让学生观察一下自己的亲人,看看他们都为自己付出了多少,进而感受亲情的可贵,以后在读到关于亲情文章的时候,自然会深有感触,感同身受。
五、师生对话,促进情感交流
在日常的教学中,如果老师一味地讲,而学生进行简单的学,并不能让学生明白这篇文章真正的含义,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这时候,教师就要采取对话的方式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明确文章主旨和情感,进而产生共鸣,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情感。
例如,在教授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的时候,我问了大家这样一个问题:父亲当时带着枪,为什么不反抗?学生思考了一会儿回答道:因为开枪有可能会伤着我们。“这说明了什么?”我接着追问道。“说明父亲爱我们,不愿意我们受到伤害。”学生抢着回答道。“那你们的父母做过什么事情让你们感动?”学生逐渐安静下来,回忆起自己和父母相处的过程,眼中渐渐有泪水。看到这样的情况,我没有继续说下去,只是安静地看着大家。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还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够切实体会到文章中的那种感受,进而加深对文章的记忆,提高学习的效果,促进他们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