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导入的艺术性
2018-02-24张富忠
张富忠
(甘肃省会宁县平头川镇中心小学,甘肃 会宁)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深蒂固,学生是被动学习的对象,这样机械“灌注式”教学方式不仅枯燥无味,而且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扼杀了学生的“天性”。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它是对语文教学首要环节的重要诠释:良好的开端是富有艺术性的课堂导入,这也是一堂精彩课堂的关键环节。富有艺术性的导入,会奠定一堂课成果的基础:富有艺术性的导入,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的完成,甚至还会影响到整个教学的效率。因此,学生需要目标明确、富有针对性的导入,内容简洁、恰到好处的导入,新颖有趣、能吸引人的导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这样,精心设计富有艺术性的导入,不仅触发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增强学生的探索心理,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一、新颖有趣,引人入胜
兴趣是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探索规律的内在动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树立语文学习的自信心,逐渐形成乐观、积极的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够主动思维,在学习中大胆实践。而心理学研究认为,新异刺激能有效强化学生的感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上课伊始的导入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导入设计尽量新颖,这样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原动力,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活跃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从而降低新授内容的难度。富有艺术性的导入环节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而且富有十足的趣味性。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让学生通过解“数学题”感悟出周瑜“陷害诸葛亮”之计;诸葛亮的“借箭”成功,使周瑜自愧不如。上课伊始,我给学生出了一道数学题,语文课堂做数学题,学生个个充满了疑惑,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老师究竟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1.周瑜让诸葛亮在10天内造出10万支箭,平均每天造多少支箭?
学生计算:100000÷10=10000(支)
生:平均每天要造出10000支箭。
2.诸葛亮能按期造出10万支箭吗?
生:周瑜又不提供造箭的材料,诸葛亮不会按期造出10万支箭的。
生: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
3.诸葛亮是什么态度?
生:诸葛亮不仅答应了,而且还答应在3天内造成。
4.诸葛亮答应在3天内造成,那么平均每天要造多少支箭?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100000÷3≈33333(支)。
生:如果在3天之内,除去吃饭、睡觉的时间,每天工作10小时,每天要造3333.3支箭。
生:如果如实让工匠造箭,肯定造不出10万支箭。既然诸葛亮欣然答应了,诸葛亮肯定心中有妙计,十拿九稳。
5.有什么妙计?请读课文,找出诸葛亮的妙计。
6.诸葛亮“借箭”成功说明了什么?
这样在语文课上“解应用题”,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计算中“算”出了文内之意和文外之韵,通过计算,使学生体会到周瑜因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是在设圈套,有意刁难诸葛亮,而诸葛亮利用计谋成功借箭,充分体现了诸葛亮的军事才干,周瑜自叹不如。这样所有的问题在环环相扣的悬念中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索答案,最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简洁明了,恰到好处
一堂课局限于40分钟之内,课堂的导入不是授课的重难点,因此,导入要做到简洁明了。如果课堂导入的时间拖沓冗长,不仅缺乏美感,而且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这就要求艺术性的导入,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凝练的教学语言或者精彩的活动片段,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如在教学《沙漠之舟》一课时,我精心设计了这样的导入:
师:同学们,什么是“舟”?
生:小船。
师:小船在哪儿行走?
生:江河湖海中。
师:是啊!船在水中航行,沙漠中能划船吗?
生:不能。
师:那课文的题目中为什么是“沙漠之舟”呢?
寥寥数语,不到5分钟,却因其简洁凝练、巧妙、新奇,成功地激发了学生急切的求知欲望,以迫不及待的热情投入到下面的学习中去。
又如在教学《瑞雪图》一课时,设计了谈话式的课堂教学导入:
师:同学们,雪大家熟悉吗?
生:熟悉。
师:下雪大家陌生吗?
生:不陌生。
师:请同学们谈谈下雪时自己的感受。
生:喜悦、激动、烦恼等。
师:是啊!不同的人眼中的雪是不一样的,可能是温柔的,也可能是肃杀的;可能是纯洁的,也可能是严酷的;可能是细腻的,也可能是豪迈的。那么作者俊青笔下的雪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瑞雪图》。
谈话式的课堂导入富有艺术性,首先唤醒学生沉睡的生活经验,把学生设身处地地带入到司空见惯的“下雪”的生活情境中,让他们谈谈自己眼中的“雪”带给自己怎样的感受,然后再去领略作者笔下的“雪”有什么不同?这样悉心营造出的教学情境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让学生在探究悬念“谜底”的同时完成他们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
总之,成功完成一堂课的教学,需要教师在联系生活的基础上,把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教材的知识体系融会贯通,及时捕捉信息,运用教学机智,设计具有技巧性、艺术性的课堂导入以及各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自主探索知识,享受成功的喜悦,获得生活的经验,做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