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创新探讨
2018-02-24聂尚斌
聂尚斌
(甘肃省兰渭希望小学,甘肃 定西)
汉语言文学,是一个专业性的名词,其与我国语言体系的建设有着很大的关系,是我国语言体系精髓的体现,是语文科目知识的基础,更有深度,细节更多,所以其代表着我国语言知识的更高层次。汉语教学在各个教学阶段的体现都是至关重要的,在小学阶段也有着这样的意义。为此教师必须要考虑汉语言文学的内涵本质,并深入思考教学创新策略,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一、汉语言文学内涵概述
相对语文这一单纯的概念来说,汉语言文学是一个涵盖范围更广的词汇,其中包含普通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等多个模块,内涵更深,内容更细致。在以往的小学教学体系当中,学生所学的语言科目知识,严格来说只是汉语言文学体系当中的一部分,内容有限,虽然这是因考虑到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基础等进行规划而得出的结果,但是汉语言文学体系当中,许多内容都是与我国语文教学体系相关联的,是语言知识进一步的细化体现。所以教师必须要重新考虑汉语言文学在小学教学体系中的渗透,确保汉语言文学的内涵得以体现,促进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提升,才能让学生的语文及其他各科知识的学习事半功倍。而其渗透必须要以对汉语言文学的内涵了解为基础,才能更加合理,因此后文应当结合以上的讨论去分析教学创新的对策,确保汉语言文学能够更好地渗透进教学体系中,起到正面的影响。
二、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创新策略
1.由繁化简,促进理解
以上谈到汉语言文学体系与传统的语文知识体系有着不同的深度,语文科目的知识,包含在汉语言文学的体系内,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与小学生的认知基础有关。学生在这一阶段必须要从基础开始,逐渐深入,才能理解更多,所以教师在渗透汉语言文学相关理念与知识时,应当考虑到学生当前的水平层次,化繁为简,让学生更快理解,才能算作有效的汉语言文学渗透,即如果学生无法理解,便是不具备实际意义的。例如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更多地渗透汉语言文学中的声韵学、训诂学相关的内容,平上去入四声,平仄韵律,平翘舌音,这些都包含其中。为了促进学生的理解,教师应当利用示范、对比等方式让学生更直接地去理解,尽可能用直白的方式表达,符合学生这一时期的认知水平与认知特点,这是十分重要的教学要点。虽然汉语言文学知识的涵盖范围十分广泛,但其产生与发展也都与我们的生活成长密切相关,所以教师巧妙地利用简化的方式去渗透,汉语言文学相关知识便不会显得过于高深,无法理解[2]。
2.结合趋势,纠正误区
当前我们处于网络化、信息化时代下,语言交流虽然更加便利,但是也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深度与严谨性,许多人的表达开始变得浅薄而娱乐化,失去了汉语原有的风韵,甚至许多热门的文章都经常出现错字错词,而且经常出现语法错误及用词不当的问题。经常以自由表达为理由,不断传播并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对具备语言知识基础的成人来说并不会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对于尚不具备语言知识基础、正处于认知建立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影响却是很大的。在信息时代,我们不可能完全禁止学生去接触网络,所以只有严格防范,积极地发现网络上的语言表达问题,并且以此作为案例,结合汉语言文学实际去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到语言文字的真相,才能够避免学生用错。例如权利和权力两个词的差别,便有很多人不了解,有很多人用错,实际上从汉语言文学的角度去解释,权力是一个政治上的概念,主要指某个主体所具备的强制之力,具备支配的意义,通常与服从相关联。而权利是一个法律上的概念,主要是指人们被国家所赋予的维护自身利益的权限。
3.拓展认知,关联知识
汉语言体系是一个更加广泛的范围,相关内容更多,所以教师完全可以利用相关的内容,拓展学生的认知,促进学生的理解,这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相近的、容易混淆的词汇或是概念时,完全可以利用其在不同场合的拓展运用去进行对比讲解,让学生了解差别所在,这样的引导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这是汉语言文学的精妙所在[3]。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汉语言文学的渗透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途径,也是挑战很大的一个过程,教师要懂得如何将汉语言文学中高深的概念化繁为简、渗透进教学体会中,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这会让学生的语言学习效率更高,成果更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