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优势
2018-02-24黄志新
黄志新
(福建省漳浦县盘陀中心学校蒲野小学,福建 漳浦)
一、契合小学生天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已经深入到了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之中,天性好奇、敏感、好动、好玩的小学生很快就受到了它的深刻影响,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也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为此,教师当首先确立一个先入为主的理念,率先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价值导向,同时将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小学生的天性完美地契合起来,从而保证小学生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中能循着正确的航路前行,又能不失时机地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激情。
比如小学生喜欢“声情并茂”的东西,喜欢看图片、看动漫,但传统的语文教学重听讲,多静态教学,教学面较窄,视觉体验和听觉体验都比较单调乏味。将信息技术整合进语文教学后,能很便利地将静态教学升级为动态教学、将单向教学升级为多元教学,从而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面,使语文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活跃,同时还能将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感觉高度联动起来,充分契合小学生的天性发展,进一步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整合课文内容,使教学情境多样化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行,小学语文教材中,贴近儿童生活、反映社会发展、科普科学技术、展现童话寓言的课文越来越多,且设计更加精致合理。信息技术作为社会发展的一条主脉和科技发展的重要象征,不但要被整合进教材内容之中,还应当被整合进语文教学之中,以再现课文中展示的多样化的情境,深化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及科学体验。
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第18课《盘古开天地》一文,是一则神话传说,对于小学生来说,气势磅礴、想象丰富,并且还可以引申为“开天辟地”的成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联合互联网和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盘古开天辟地”的动漫或影视,可以完美地再现“神话情境”,强化小学生的视觉与听觉体验,促进小学生对课文中“抡”“劈”“蹬”等动作用词及“隆隆的雷声”“茂密的花草树木”等情景描写的理解和把握。同理,可创设第27课《陶罐和铁罐》中的童话情境,等等。
三、整合教学方式,开阔学生视野
现行的语文教学中,时兴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重要的、成体系的运用,它具有信息量大、易于操控、速度快、灵活多变、兼容几乎一切知识等诸多优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尤其能够充分地展现丰富的语文知识和浩瀚的科学文化,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比如,在三年级下册的第21课《太阳》一文,先是讲了一个传说,接着讲了太阳的距离与大小、太阳的热度、太阳对动植物的作用、太阳和天气的关系,等等。通过联想,小学生能在课堂的阅读中获取对太阳的抽象性的印象和理解。而运用多媒体技术便可以在此基础上将课文所展示的各部分都生动形象地在荧屏上再现出来,比如播放《后羿射日》的短片、播放科学探索中获得的近距离观察太阳时的那种磅礴的火海情景,播放趣味化、浓缩化的展示太阳大小、热度、对地球各种影响的流水式科普短片,等等。这样必然强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掌握,并使学生对太阳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科学认识。
信息技术在教授科学类的课文时,还可以直接被运用到查阅相关知识等环节上来。如在《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教学中,师生可直接运用互联网查阅自然科学类的知识;在《蝙蝠和雷达》的教学中,可直接查阅现代科学技术知识。
除此之外,信息技术还是翻转课堂式教学这种新型教学方式的基础,对信息技术的运用程度较高,教师可适当地安排此类教学的开展。
四、整合思维情感,启发创新思维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可以整合学生思维情感,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比如在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中,由于地球及太空是三维立体的,情境非常辽阔,学生如果只是传统的读课文、看图片、听教师讲,好像读天书一样。利用信息技术,教师便可以将地球与太空立体呈现出来,再现地球的孤寂与太空的辽阔,从而在思维情感上带动小学生,使小学生的思维开始接触三维立体的太空,进而促使小学生对地球的孤寂产生共鸣。结合信息技术教学中呈现的部分现有的太空科技,还可进一步促进小学生产生更多的联想,如人类该怎样保护地球?人类能找到宜居的外星球吗?人类能改造离地球很近的星球吗?等等,从而启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但也不应过度运用,以免教师和学生过度依赖信息技术教与学,而弱化了诸如阅读、写作、互动、实践等诸多方面的语文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