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方法
2018-02-24樊逍
樊 逍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红寺中心小学,甘肃 平凉)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教学的综合效益,更加重视对教学进行反思和创新。小学生年龄小,他们的学习经验不够丰富,而数学又是一门逻辑性强、抽象度高的学科,因此很多小学生在面对数学学习的时候表现得比较吃力。然而小学数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更能够推动学生后续学习的发展。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必须找到适合小学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采用这些方法进一步推动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具体来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下。
一、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很多小学生在面对数学学习的时候,总是还没开始对知识进行探究,就会有一种畏难心理。这种心理情绪的存在,对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因为总是觉得难,害怕自己学不会,而逐渐失去探究欲望。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做的是创设出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在恰当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和探究欲望,让学生逐渐改变对数学的看法和态度,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具体来说,情境教学法是近些年来广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营造出能够改变学生情感态度的情境和氛围,为后续的教学做好基础工作,常用的途径有利用实物创设情境、利用故事谜语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以及利用学生的疑问创设情境等。
二、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推动学生主动探究
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学生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教师和家长都希望学生能够拥有更好的成绩,以便未来有更好的发展。正是由于存在这种望子成龙的想法,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往往会占据学生的很多时间,向学生灌输更多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做更多的数学练习题,试图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但是实际上,这种方式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创造出积极讨论和交流的平台,推动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内化,形成自己的技能。
猜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考方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我在带着学生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考虑到学生在前几节课已经学过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于是为了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唤醒学生的记忆,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三角形能不能通过剪拼的办法转化成长方形呢?随后,我为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来进行实验操作,组织学生拿出提前准备的长方形纸片,测量长和宽,计算面积,并且沿着对角线剪成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三角形,由此来获得三角形是原来长方形的一半这一结论,并进行计算公式的推导。做完这个实验之后,我又组织学生通过拼接平行四边形的纸片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在这个过程当中,小学生主动参与,从动作思维转向了形象思维,最后又转向抽象思维,得到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三、营造和谐友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
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如果能够组织大家进行合作交流,那么每一个人的数学思想都可以对外分享,这样一来,参与合作的人就能够拓展自身的数学思维,得到更多的数学思路,进而促进数学知识和理解能力的提升。当前的时代是素质教育大力发展的时代,我们要重视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所以,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通过营造和谐友好的学习氛围这种方法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在自由探究的基础之上,通过合作的方式相互启发和促进,取长补短。
四、注重组织学生进行知识应用,提高数学实践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当前的教学情况当中,很多教师都会遇到这样的一种现象。在课堂上讲解知识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会觉得自己听懂了,但是在实际的做题过程当中,却无法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合理的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升。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学生缺乏实践和应用的能力。对此,教师可以设计组织一些知识应用活动,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数学知识的学习,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利用知识来解决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际案例的探究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生活,找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掌握知识和技能。此外,还可以对一些基础的问题进行变式,逐步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以上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相关建议,总的来说,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固定的教学方法,只有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推动教学的进程,促进学生的进步。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还有更多更高效的教学方法等待着我们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