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校语文教学质量之我见
2018-02-24黄梅芬
黄梅芬
(福建省南安市洪新中学)
语文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责任,语文成为一切学科的源头。但一直以来,农村教育相对落后,尤其是农村语文教育。今天,笔者就如何提高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浅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及原因
1.学生学习态度被动,语文素养较差
部分学生由于自己基础差,对学习失去兴趣;有些学生学习不自觉,马虎应付;有些沉迷电脑、网络,无心学习。这些学生表现出共同特点:学习态度被动。还有些学生,由于年龄和社会阅历的局限性,看不到学习语文的价值所在;或由于学校追求升学率、家长追求“优质”孩子等原因导致他们对学习的兴致不高。这些原因加上农村孩子的学习资源相对匮乏,导致他们的语文素养普遍比较差。
2.家长不够重视家庭教育
初中阶段的孩子兼具成熟性与幼稚性、向上性与盲目性、独立性与依赖性,因此非常需要父母的监督与帮助。可农村大部分家长要么没时间,要么自认为能力欠缺,往往监督不力。
3.教师定位不够明确,特别表现在对教材的处理上
对于统编教材,教师缺乏灵活的教育方式,采取“一刀切”的方法,不知变通,搞得自己身心俱疲,学生学习效果也不好。
二、针对以上教学现状,可以采用的策略
1.帮学生树立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帮学生树立“大语文”的学习观,生活处处皆语文,常言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引导学生表现自己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语文学习就是这么简单!由此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语文的恐惧感和畏难情绪,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同时,这也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形成良好个性、激活创造力的需要。
有了信心,还得有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比如规范的书写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利用多媒体网络查找资料的习惯,口头表达的习惯,积累语言的习惯,善于思维的习惯,课外阅读、练笔的习惯等。告诉学生:只要重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就能全面提高语文素质。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能课内外结合,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师要抓好课堂这一阵地,极力向课堂要质量。通过课堂上的背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会、课本剧表演等,在一系列活动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陶冶情操,他们就会有快乐的情感体验,就会对语文产生兴趣。
2.家长要成为孩子前进路上的沃土
现在有些家长由于各种原因,难以定期同学校老师会面,因此给学校和家长及时沟通带来不便,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快捷、高效的沟通方式,借助高速的信息沟通平台,第一时间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和孩子都明确,家庭教育仍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阵地,家长是孩子前进路上的沃土。农村初中孩子在学习语文时,家长不能当“甩手掌柜”,以为送到学校就是学校的事,要时时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因为孩子只有学会做人,才能学会做文,才能学好“大语文”。在家里,家长要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包含各种语文学习习惯(如书写、阅读、复习等习惯)。初中孩子自觉性较差,尚需要父母的保驾护航。有父母的陪伴,孩子的学习会更扎实,更有保证。
3.教师要有灵活处理教材的能力
由于地域原因和学习资源的差异,农村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上会比较弱。近几年,中考语文分三部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而阅读题、写作题是农村学生的短板。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在“课标”的要求下,根据学生实际,做出相应课堂节奏、作业设计等的调整。比如,多做阅读指导,多花些时间教会学生赏析课文,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分析运用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作文训练应该分层次进行,不要拔苗助长,期望一步到位,教师要有耐心地对学生进行分步、分类训练,学生才有可能文质兼备。
总之,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当下迫切而又艰巨的工作,需要每个语文老师、每位家长、每个学生共同努力。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有创新、有责任心、有信心、有恒心。只要我们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探索,勇于实践,相信农村语文教育质量定会提高!
[1]刘海龙.让关爱从“心”开始[J].魅力中国,2016.
[2]周红.积累与实践并重,引导学生学好语文[J].成才,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