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体校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2018-02-24
(沧州体育运动学校)
随着互联网、移动通讯手段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学校教育在教学模式、学习资源、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的互动方式等方面发生了非常大的变革。学习兴趣不高、词汇水平偏低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学生英语学习的瓶颈。翻转课堂的出现为体校英语词汇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契机。
一、体校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体校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形式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词汇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按照单词表孤立地教单词,领读—讲解—记忆—听写。检测方式也只是听写,方法单一,枯燥无趣。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低,缺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情境。
(2)缺乏对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的指导。教师没有给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的指导,学生缺乏基本的拼写规则和构词法知识,从而导致学生遇到生词不能拼读,记忆困难,效率低下。
2.体校学生英语词汇学习中的问题
(1)学习方法欠缺,效率低下。学生没有掌握高效的英语词汇学习方法,只能死记硬背单词,且脱离语境,孤立机械地记忆单词,导致费时低效。
(2)缺乏复习,遗忘现象严重。
体校学生由于训练强度大、时间长,学生的正常学习时间只是普通中学的二分之一甚至是三分之一。所以词汇教学只能靠课堂45分钟去完成,根本无法保证学生的预习和复习,所以学生对学过的单词不能及时进行复习和巩固,遗忘现象严重,很多学生背了忘、忘了背,没有了解记忆规律。
二、翻转课堂与英语教学实践研究
翻转课堂是指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用视频录像替代原有的直接教学和板书教学,学生在课前自主完成对教学视频录像等学习资源的观看与学习,然后,在课堂上师生共同进行作业释疑、合作探究和互动交流,传统的教师被视频在线课程取代。使学生能够通过自由、自主的方式进行课前学习,而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交流而实现知识内化和深化。这种教学模式,彻底打破了传统课堂“先教后练”的教学模式,以趣激学,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知识认知、情感体验与技能内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通过教学实践研究,体校英语词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流程设计共分为四个阶段:教师准备阶段(设计教学视频、教学课件或导学案)、课前自主学习阶段、课堂合作探究阶段、练习与巩固阶段。
1.教师的准备阶段
(1)创建学习交流平台,教师建立课程交流QQ群和微信群,公布学校的网站网址,布置学习任务,发布学习资源,为开展师生互动交流做好准备。
(2)课程资源开发。以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运动学校《英语》教材Book 3的第一单元的英语词汇教学作为范例,编写导学案,明确核心词汇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确定翻转知识点,制作出授课的课件,然后利用录屏软件进行讲解录屏,最后用corel videostudio X5会声会影软件制作片头和片尾,并进行合成制作7~8分钟的微课视频。以此为范本,英语组教师每人制作2个单元英语词汇教学的教学资源,形成教学资源库。
2.课前自主学习阶段
授课前一周教师按照导学案,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通过学校网站和QQ群发布词汇学习资源,每天晚自习前半个小时(7∶30~8∶00)学校微机室对学生开放,安排课题组成员轮流值班;早自习花15分钟利用教室的电子白板设备播放词汇学习资源;学生还可以在家或者宿舍利用手机学习,总之,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多时间和空间进行课前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反复观看和学习。
3.课堂探究阶段
课中包括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角色任务——课堂教学共分为合作探究、释疑解难、自主纠错三个环节。
(1)合作探究——首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检查每组学生的课前的学习情况(包括朗读和词义),并记录学生的疑难词汇。
(2)释疑解难——每组的组长提出疑难问题,由教师进行解答;同时教师就本课的重难点词汇进行讲解。
(3)自主纠错——教师通过课堂练习检查每组学生的朗读和拼写能力,由其他组的学生进行纠错,提高学生的兴趣的同时,可以加深学生对错误词汇的印象。
4.课后练习巩固阶段
课后包括学生的词汇练习作业和教师的批改和反思。教师通过学生的作业反馈学生词汇掌握的程度,并找出还存在问题的词汇,在下节课进行纠正和讲解。同时教师对本次进行反思,找出成功和不足之处。
采用对学生的作业、词汇听写、小测、词汇竞赛、考试等方式对词汇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估。检测评估显示,学生的词汇拼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词汇测试通过率有了明显上升。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热情高涨,不再存在为难情绪,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虽然它极大地挑战了传统体校英语词汇教学模式,或引起教学者与学习者的不适应,但却为词汇教学开创了新的视角,解决了词汇教学中的难点,有效实现了词汇教学的目标。
[1]陈杰.翻转课堂与微课(初中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01.
[2]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