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逻辑与路径分析
2018-02-24张叶
张 叶
(江苏省淮安曙光双语学校,江苏 淮安)
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核心素养成为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和品格。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化学教师的教学任务不仅仅只是单纯地给学生教授课本上的化学知识,也要提升初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科素养。本文就当下初中化学教学现状分析探讨了怎样利用初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树立教学理念,明确目标
顾名思义,核心素养就是要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自身未来的发展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品格,而当下我国的义务教育主要的目标和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就是指化学学科本身带给学生适应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品格,是在学习复杂的化学知识以及解决复杂的化学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自己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的能力和品质,这对于学生完善人格,实现人生价值有重要的作用。
初中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中考至关重要的一门学科,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化学知识点的传授,很容易陷入知识本位和学科本位的教学理念中。虽然化学是中考的重要课程,但是对于教师来说,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取得高分,而是帮助、引导学生学好化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去,服从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个教育理念。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也高,社会和国家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能力的人才,因此,身为初中化学教师,应该更深层地了解核心素养,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主动地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给学生正确的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目标的确立上,教师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尊重化学规律的科学态度。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制定长远的目标,并以此作为之后初中化学教学的向导。
二、结合教学实际,因材施教
在当前的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比较单一的。教师占据了课堂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在这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下学生的思维是处于一个封闭状态的,只是在简单地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这些教本知识局限性比较大,大部分是根据学生升学考试的考点所展开的,教师在教学当中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高频考点知识的掌握,造成了学生知识的封闭性和片面性,不仅不利于学生构建整体的化学知识系统,还为初中的化学教学造成了很多的负面影响。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要认识到,每个学生的生长环境以及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同,学习习惯、性格等各方面都是不同的,因此在教学中应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情、因材施教。一般来说初中生第一次学习化学课程是从初三年级开始的,虽说大家起点相同,但是因为个体差异以及兴趣、学习习惯、性格等各方面的影响,化学教师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起点、侧重点和目标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每个学生核心素养的特点及薄弱的地方,有的放矢,进而帮助学生补足自己的短板,力争实现每个学生核心素养的均衡发展。
三、结合生活实际,夯实基础
化学教学中需要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动手能力。大多数学校认为教学任务繁重、学生升学压力大,化学课做实验会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做实验、不联系生活实际,只是将考点结合课本上的知识着重讲解,造成课堂枯燥、乏味,长此以往,学生只是片面地了解化学知识,并不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从而导致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收到影响,培养的学生也只是“高分低能”,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化学在我们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的化学现象且运用广泛,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生活实例的引入,以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第一章“欢迎来到化学世界”中,从历史知识引入,“钻木取火”,火的发明是一种化学现象,还有我国古代人为了长生不老而发明的炼丹术,这都是化学现象。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提出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家里的铁锅为什么会生锈?”“有的食品袋里面为什么会有干燥剂?是什么构成的?有什么作用?”等,让学生可以感知生活中有趣的化学现象,带着问题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查询、学习和寻找答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当结合实际生活进行耐心讲解,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到课堂上,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摆脱以往枯燥无趣的课堂,一方面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从化学的角度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从而更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课堂中,不但要以学科知识教学为重点教学,更要关注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形成基本的化学概念,将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日常的教学生活中,使学生能更全面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