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精神浸润政治教学
2018-02-24王辉
王 辉
(浙江省宁波市正始中学,浙江 宁波)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理智、自主、反思等思维品质和行为特征。它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本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逐渐成形阶段,政治教师必须要在政治课上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塑造学生科学健康的灵魂,让科学精神渗透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一、播种“多维度”目标,引领科学追求
政治课不仅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更要有每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就要设计好如何更好地达成核心素养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更高的科学追求。
例如“文化生活”中第三课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的教材结构为“文化传播的含义、途径、手段—文化传播交流的意义—做中华文化的使者”,许多老师往往按照常态化教学结构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维度展开教学,把关注度集中在如何完成该课的知识目标上,忽视了更深层次的核心素养目标。所以我们不妨调整该框的教学结构为“怎么做好中华文化使者—熟练掌握文化传播的含义、途径和手段—内心理解并认同文化传播交流的意义”。
结构调整之后,该课由原来分别要问答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直接融合进一个问题(怎么办)里去自主探究。为了解决怎么做好中华文化的使者这一实际可操作的问题,学生从客观上寻求做中华文化使者的具体做法,从主观上认识到做中华文化使者的意义。在这样的对真理的追索中孕育出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性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中华先进文化的自信心、自觉性,多维度的教学目标得以圆满完成,同时它们也是核心素养之科学精神在学生身上的具体体现。教师对教材和教学目标宏大而独特的构建,从而引领学生树立更高的学习目标,也就促成了他们更高的科学追求。
二、耕种“活动型”课堂,培养科学能力
科学精神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师要积极组织具有科学思维含量的课堂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以科学精神为主导的活动型政治课堂中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凸显政治课的育人导向和理性价值。
以“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中“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为例。可以将学生分为两组,第一组为生产投资组,该组学生需要选取一样具有当地特色的景点、产业等,为其扩大市场份额出谋划策,或者开发符合当地实际的新型产业项目(名片、功能、营销策略等);第二组同学作为市民消费者代表:(1)结合教材找出生产对于消费的意义;(2)选出你最想去消费的项目并给生产者一些意见。第一组学生结合第二组学生的选择和点评调整策划方案并得出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这一教材知识。
整个教学环节教师只作为活动策划者出现一次,其余的材料设计、设问、点评、总结、知识获取和逻辑推理全部都由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活动自主完成。
学生通过参与贴近生活的课堂探究活动,感受生活现象背后处处闪耀的理性火花。有利于他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面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时,做出科学的解释、判断和选择。
三、培育“交换式”思维,塑造科学思维
一个具备科学精神的学生,要会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因此,让学生在政治课上做“辩证思维体操”是聚焦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
比如,在讲授“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这一内容时,整体与关键部分的关系向来是学生的易混易错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漫画中木桶与木板的争论,采用辩论赛的形式:正方:木桶比短板更重要;反方:短板比木桶更重要。教师只需引导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并指导他们从社会生活多个方面来佐证本方论点即可。在实际教学时,学生不仅在材料搜集环节对整体与关键部分的功能有了初步了解;更在与对方的观点的“针锋相对”中发觉整体与关键部分的功能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辨析和反思中,学生有效地生成了对两者的科学认识,最终实现“理越辩越明”的效果。
类似涉及事物性质变化、功能反转的课题在我们政治课中还有很多,例如财政收入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如何取舍等这些内容都是学生辩证思维均衡发展的桥梁,学生通过对同一事物多做科学性的交换思考,锻炼了思辨能力,养成了反思习惯,培养了科学精神。
在思想政治课上,面对各式各样的教学内容、层出不穷的疑难问题、丰富严谨的思维训练,教师多利用课内外资源,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这有助于他们坚守正确价值取向,拓宽国际视野,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在实践创新中增长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