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
2018-02-24缪彦才
缪彦才
(通化县四棚乡中学,吉林 通化)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把学生当做一个“完整的人”来培养,学生并不成熟的思想内堆积的是并不完整的知识碎片,致使部分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充盈和快乐,对学习产生消极甚至厌恶情绪,久而久之课堂教学也成了“训练”的代名词。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师也能够更加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兴趣,笔者大胆尝试在初中数学教学运用分层教学模式,以期改善学生层次不同学习效果不同的现状。
一、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初中生年龄普遍比较小,理解思辨能力不尽完善,所以对数学很难产生学习兴趣,这也导致部分学生数学成绩较低,就算参加各种任课老师的补习班,也是屡考屡败,再加上初中数学在高考中所占分值较大,数学就成了大部分初中学生致命的“短板学科”。南京师范大学鲁洁教授就曾指出“这几年来对于学生教学方法和活动,只停留在片面之间,而缺失了对其内在教育。”为了能够建设出一个高效课堂,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要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的教育方法,即分层教学法。
二、分层教学的意义
(一)能照顾到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
分层教学可以使不同的学生发挥出他们最佳的学习水平,对于数学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以多补充些对学习有利的知识点,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个性,最大限度地发展并挖掘出他们的内在学习潜能,使其变得更加优秀[1]。而对于学习基础不是很好,学习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就需要教师为他们“量身定做”出一套合适合理的学习方案,能让这些学生接受和理解所学知识,激发起学习数学的信心和斗志,从而逐步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二)更加合理地对成绩做出评价
传统课堂,老师往往按成绩高低来对相应学生做出评价,这对部分成绩较低的初中生来说有着很大的心理压力,最后就会逐步丧失信心,变得更加消极甚至产生厌恶学习的情绪,成绩也就大打折扣。若老师进行分层评价,对成绩较差学生采用个体评价,不与整体比较做出统一评价。比如,可以询问某个学生在近一段时间内自我感觉如何,是否有进步。这样一来,学生心中就会大体知道自己的学习情况,能激发学习斗志,产生良好的学习体验。
(三)老师教学更加轻松多样化
为了避免课堂授课效率低下,出现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而其他学生“咽不下”的现象,需要教师采用分层备案的教学方法。教师无需考虑各个层次的学生,也不需要在授课时重复一个知识点,只需给同一个层次的学生准备相应的内容,集中注意力进行授课,这样一来,教学内容和活动更加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课堂的效率也就能大大提升。
三、分层教学如何运用实施
(一)科学规范分层,尊重个体差异
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这时就需要老师根据这些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分层过程一定不能显得很随意,要依据课程标准按比例的进行分层,使不同的学生能够柔韧衔接和相互学习[2]。有时候,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弥补知识漏洞和缺陷,进一步巩固学习知识,最后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分层学习测试,给予不同评价
既然是分层规划测试,那测试内容就不可以整齐划一。例如,学习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只要在基础题上获取相应的分数,可以给予表扬或过程性的评价,使学生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点滴进步。而学习中等的同学,除了要巩固基础之外,可以适当地做些难度较大的拓展题。对于那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保证基础题绝不失分的前提下,可尝试那些竞赛附加题。最后,争取让成绩不及格的学生能够迈向及格线甚至更高的分数,中等生努力向优等生靠拢,优等生则多营造些积极向上、良性竞争的学习氛围。
(三)分层布置习题作业
在初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情况下,不同的学生最后所收获的知识和理解也是不同的,需要老师分层布置习题作业,改变传统作业“一刀切”的形式,在作业的布置形式、内容、难易程度上有所区别,对于个体存在差异的学生还可以制定出适合他们的学习目标,努力争取一把,或许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一来,能够激励成绩较低的学生重拾信心,促使自己向中等生转化,进而养成良好习惯,稳扎稳打提升自己。
以上研究,根据自己多年教授初中数学的经验,简单分析了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如何进行与实施,能够让处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找到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当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并不简单,它需要老师在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坚持不懈地去探索研究。要坚信,在学校的积极配合和良好学习竞争的环境下,一步一脚印,学生自身的潜就能够被全部激发,最终取得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