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初探
2018-02-24潘宝秀
潘宝秀
(浙江省苍南县桥墩镇五凤学校,浙江 苍南)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自主创新与合作探究是学习数学学科的重要方针。但在当下的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上仍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听的索然无味。于是在这种不合理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数学失去学习兴趣。为此,要改变当下的数学教学的尴尬局面,那么对数学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数学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的创设
情境教学法指的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性地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并且生动又具体的学习场景,以引起学生们深刻的情感体验,从而给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情境教学的核心是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并应用到解题过程中。另外,在数学堂课中情境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数学课本知识内容为前提,进而创设生动形象的数学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教师设置的情境中观察、理解、思考、得出结论等活动中学习其蕴含的数学知识,而后牢记于心并能灵活运用。对于初中数学教师来说,借用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印象更加深刻。例如,学生在学习浙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的“圆与正方形”这个课题时,教师可以用日常的圆形玻璃杯盖和正方形铁圈为道具,在课堂上将杯盖与铁圈以“内接”和“外切”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思考圆与正方形的面积关系。这种生活化的举例使数学知识不再抽象,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具体的理解,还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进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教学情境,引入数学问题悬念
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数学问题的解答就是数学知识的积累。常见的数学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根据学习过的数学知识来代入问题进行解答。当然,提问的方法和技巧也是需要教师深入探究,并不断地进行总结和完善。在此基础上教师以提问为教学出发点,创设问题悬念的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方说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的“同底数幂的乘法”这一课时,可以用地球和月球作为参考来设置问题悬念,如果说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0×108千米/秒,月球的折射光到地球的具体大约需要4×103秒,那么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有多远呢?再比如用近年来国家研制的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为例,其运算速度为105次每秒,那么他在106秒内可以达到多少次运算呢?通过提出问题悬念的情境教学,让学生了解到通过数学延伸出来的知识,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有利于初中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利用故事来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青少年学生的共同特点是对世界有探索欲和好奇心,初中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性来设置情境来进行故事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也能自然而然地带动学生的学习节奏。用数学课题《探寻神奇的幻方》来举例,教师可以利用我国古代关于幻方的神话故事代入课堂设置教学情境:幻方出现在远古时代,最早被称为“河图”“洛书”等。传说,伏羲帝取得了天下并将其治理得井然有序,因此感动了天神,于是次天神赐予了伏羲一匹龙马,此马出现在黄河中,背上驮了一张图,这就是“河图”的由来,伏羲帝经观察发现“河图”的整个图案中各行各列的对角线相加的数字和相同,后推理出了五行八卦;到后来在大禹治水时期,在洛水河中出现一只神龟,龟背上有图有字,因此被称为“洛书”。教师给学生讲完幻方的起源之后,紧接着介绍幻方的性质和定义以及早期的应用。故事情境教学方法的好处是在学生意犹未尽地听故事的同时,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使学生能够更快地吸收教师讲解的数学知识,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在数学练习中创建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初中数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用单一的教学方法灌输给学生数学知识,并强化作业,而忽略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学生顶着巨大的成绩压力去学习,从而使学生不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学习效率低下,并逐渐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取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比如分组比赛练习、数学游戏等具有启发性的数字练习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在数学教学课堂中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设置融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数学游戏中练习,使学生的身心能够在舒适自在的环境中得到健康成长,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业的进步。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情境教学法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在于产生问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解题当中,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