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8-02-24汪晓鹏
汪晓鹏
(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江苏 南京)
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探索地理现象,感受地理知识当中所蕴含的乐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继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以高二地理课本内容为例,提出以下几点个人见解,以供参考。
一、借助多媒体设备创设教学情境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地进步,多媒体教学也逐渐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多媒体设备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多媒体还能将图片、声音与文字等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图文与音像一体的教学,这也是多媒体的独特优势。因此,教师应该将教学内容与多媒体设备进行充分融合,从而给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能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如,《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一章学完之后,教师可以根据课后的“问题研究,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这一问题给学生播放有关河流的视频,如给学生播放长江的洪涝视频,以此给学生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以阿斯旺大坝为例来进行探讨。”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本章所学知识,对尼罗河河流的特征进行分析。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也会对此产生质疑,如“为什么埃及人要建设阿斯旺大坝呢?”等类型的问题。这都是教师再次根据学生的问题,运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埃及所在地区的气候环境等视频,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尼罗河的气候环境等知识,并引导学生从中找出自己所需的答案。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及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从而使地理课堂教学效果获得有效提升。
二、在地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中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使得他们的学习能力无法获得相应的提升。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高中地理教师必须要善于为学生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探究疑问。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与分析地理现象的积极性,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章节学完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大家已经学习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相关知。那么,我们来讨论一下,为什么要停止开发‘北大荒’呢?”之后,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并引导学生根据“北大荒”的位置及开发情况进行讨论,探索其停止开发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情境的创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探究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学困生,教师应该根据其学习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一个清晰的形成过程,以此强化学生对地理事件的了解与掌握。同时,教师还要注意问题情境创设的时效性。
三、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高中地理课本中的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这也对高中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必须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给学生创设一种特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到处都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这种生活情境教学方式,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能教给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合理运用地理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学完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容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针对“南水北调怎么调?”这个问题进行探讨。教师先给学生展示相关的资源分布图片,引导学生探讨华北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以及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当前的水力资源,对南水北调的原因、意义以及影响进行探讨。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贴近,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价值观,强化学生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对本章节地理知识学习的有效性。
四、利用时事热点发散学生思维
高中地理学科与生活及自然现象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样非常有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与我们实际生活中出现的自然现象或时事热点相结合,以此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合理的运用情境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