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心养德:应用型人才德育的时代诉求
2018-02-24马友乐
马友乐
(钦州学院, 广西 钦州 535011)
为了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战略便应运而生。“应用型人才的核心是‘用’,本质是学以致用,‘用’的基础是掌握知识与能力,‘用’的对象是社会实践,‘用’的目的是满足社会需求,推动社会进步”[1]。 相对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来说,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将发生一些根本性变革,教育场域上更加注重开放性和职场性,教育内容上更加注重职业性和实践性,教育方法上更加注重主体性和情境性,教育考核上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多元性。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亦是高校立身之本和发展之魂。因此,“育人要先育德”“育德方能树人”。但是在现实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已发生变化,而应用型人才德育模式依然墨守成规,致使德育的实效性不尽人意,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的成长需要和社会期待。其主要原因在于,“育德不育心”。“育心”在应用型人才德育中弱化或缺场,从而导致在“育德”与“养德”之间出现“断层”,“养德”丧失了精神动力和情感滋养。所以,“育德要育心,育心以养德,养德以成性”。应用型人才德育应是育心与养德的合二为一。
一、应用型人才 “育心养德”模式的诠释
(一)应用型人才 “育心养德”模式的现实依据
应用型人才教育应是“一种既授人以生存的手段与技能,使人把握物质世界的教育,又导人以生存的意义与价值,使人建构自己意义世界的教育”[2]。因而,应用型人才教育应是授人以生存的手段和技能的工具理性与导人以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应是智育与德育的融合共进。然而在实践中,一方面,“重智轻德”,德育被边缘化;另一方面,德育自身也呈现一些不足,存在知识化、应试化与低效化等问题。其实,德育是有关道德的教育,“道”是做人应该懂得的道理,“德”是做人应该具有的德性。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幸福生活必然是有德性的活动,没有德性的人是最邪恶、最野蛮、最淫荡和最贪食的动物”[3]。 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念和道德行为渐进发展和辩证统一的过程。其中,“道德认知”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前提与基础,“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念”是道德品质形成的自主建构与动机生成,“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外化与标志。然而,在德育实践中,应用型人才德育过于强调道德认知,轻视或弱化道德情感、道德意念、道德行为等环节,出现德育知识化倾向,割裂甚至违背道德养成的基本规律,与德育的目的背道而驰。然而,德育知识化只是向学生灌输系统而抽象的道德概念、道德规范、道德原则,这些外在的道德知识与学生内在的真实体验、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难以直接关联起来,致使在应用型人才德育中,触碰不到学生的心灵,亦无法陶冶、滋润身心。这样知识化的德育难以在学生内心产生共鸣,难以在学生内心生成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因而,也难以促使学生付诸道德行为。故此,应用型人才德育不能只是向学生注入道德知识,而需要关注学生内在的道德需要、情感和动机,才能养成外化的道德行为,即“育心才能养德”。
(二)应用型人才 “育心养德”模式的基本内涵
应用型人才德育应是道德内化和道德外化的有机统一的过程,应是育心与养德的融合互进的过程。育心是道德内化的过程,养德是道德外化的过程,育心是养德的必要前提,养德是育心的必然结果,二者相互促进。首先,德育内容要育心。德育内容要源于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相匹配,能够与学生内在的道德需要产生互动,从而使学生心动。其次,德育方法要育心。通过学生的生活体验或情境体验,进行道德认知,陶冶道德情操,激发道德需要,启动道德动机,从而生成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最后,德育考核要育心。通过对学生道德知行的考核,触动学生心灵,引起学生反思,从而修正自身道德行为。而养德的过程是学生基于生活长期渐进的自主建构的过程。第一,养德是一个人生活的需要。德育的目的是为了生活、改善生活,养德的动机来源于生活。因而,养德必须寓于生活、经过生活。生活是人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它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生活,外在表现为人的生活方式,内在表现为人的生活品性。德育的使命就是引导学生关注反思生活、建构改善生活、超越提升生活,从而过上有道德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第二,养德是人自主建构的过程。由于生活具有多种选择性、多样可塑性、未来开放性、可变不定性,所以,生活需要人不断去反思、选择、创造和超越。因而,养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对外在道德规范进行判断、取舍、践行的自主建构的过程,别人不能替代,别人也无法替代。第三,养德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养德顺应了人的道德品质形成的“轨迹”,它注重“顺应自然”与“习惯成自然”。养德是育心顺理成章的结果。第四,养德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二、应用型人才“育心”的三个着力点
(一)德育内容:贴近学生,感动心灵
应用型人才德育内容要达到“育心”功效,关键在教师。教师应树立“围绕学生、观照学生、服务学生”[4]的教育理念,做到“关心、知心、懂心”,才能达到“以心换心、感动心灵”。第一,教师要有“爱心”。“爱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和职业追求的动力源泉,是教师能够“围绕学生、观照学生、服务学生”的精神支撑。所以,应用型人才德育教师应该是一个有“爱心”之人,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自己的付出。第二,教师要有“匠心”。一个好的德育教师必须具有“工匠精神”,在德育过程中,做到“精益求精,用心良苦”,做好将“抽象的无味的繁杂的”教材体系向“形象的有趣的简明的”教学体系转换,使德育内容更加贴近学生,感动学生,从而将德育课堂变成“感动”的课堂,这样德育“育心”的效果便自然生成。第三,教师要“贴心”。应用型人才德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有情感的鲜活的生命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成为他们的“贴心”朋友,知道他们所思、所想、所虑,懂得他们心里所需、所求、所盼,能为他们答疑解惑,排忧解难,抚慰心灵,达到“心灵相通,心心相印”。教师的“贴心”是德育“育心”的春雨与纽带。
(二)德育方式:注重体验,启迪心灵
传统的德育是灌输式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强调道德规范习得,忽略学生自主建构和行为践行,从而出现了“学而不信,知而不行”的怪象。因此,必须变革传统德育方式,推行体验式德育,注重发挥“育心”功能。体验式德育是一种以学生体验为核心的德育方式。在这里,体验是指学生在真实情景或模拟情景中通过感受、领悟、反思,从而生成道德认知、情感和意志的过程。体验是学生亲历、感悟、反思、生成的过程。其一,体验是一种亲历的过程,学生必须在“场”,身临其境;其二,体验是一种感悟的过程,学生由于处在一定情境中,情境促使他有所感受、有所领悟;其三,体验是一种反思的过程,学生由于受到情境启迪,对其感受和领悟进行反思、判断、建构;其四,体验是一种生成的过程,学生通过启迪、反思、建构,从而生成自己的道德认知、情感和意志,为道德行为做好铺垫。因此,应用型人才德育应促使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实践中体验、在情境中体验。首先,德育要促使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其中,应用型人才德育必须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学生生活,服务学生生活。其次,德育要促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这里,实践是指学生的探究活动、职场工作或社会实践等。实践可以开启学生思维、促动学生反思、激发学生探寻。最后,德育要促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这里的情境既可以是各种真实的情境,也可以是模拟真实情境的图片、音像、影视等。情境可以触动学生心灵、启发学生思考、陶冶学生情操。
(三)德育考核:知行合一,触动心灵
应用型人才德育考核是应用型人才德育的目的和效果的检验与评估,是应用型人才德育的“指挥棒”。然而,传统的德育考核侧重道德知识考查,忽视道德行为考查,并且没有合理有效运用德育考核结果,从而出现了“知行分离,高分低德”等不良现象,道德考核没有触动学生的心灵,没有启动学生道德动机,没有促使学生付诸道德行为。故此,必须创新应用型人才德育考核模式,使其与应用型人才教育新模式相适应。一是在考核内容上,注重考核的实践性与职业性。既要考查学生的道德认知,又要考查学生的道德实践,同时,将学生的职业道德纳入考核范围。二是在考核方式上,注重考核的多元性与开放性。应将教师考核与实习单位考核、辅导员考核、同学考核等结合起来,将校内考核与校外考核结合起来,将静态考核与动态考核结合起来。三是在考核结果应用上,注重考核的奖惩性与纠偏性。应用型人才德育考核结果的应用是否得当与有效,直接关系到德育考核的有效性与可信度,直接关系到德育目标的实现与德育效果高低。因此,应用型人才德育考核结果在应用上应当注重奖罚分明,并及时纠正学生不良道德行为,从而触动学生心灵,促使学生去反思、建构、纠偏。
三、应用型人才“养德”的四个切入点
(一)职业道德:在实习工作中养成
职业道德是指调整在职业活动中个人与个人、单位、社会、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是一种职业规范,一般通过守则、公约等约束,依靠员工自律来实现。职业道德能够体现一个人对待自己职业的道德情感与道德品质。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为:对待单位要爱岗敬业、忠诚奉献;对待同事要团结协作、互助友爱;对待社会应当服务群众,办事公道;对待自然要保护自然,绿色行为;对待自己应当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应用型人才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与实践性,因此,必须将职业道德纳入应用型人才德育范围,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要开发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为了规范应用型人才职业道德教育,必须结合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根据不同行业职业特点,开发规范适用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在职业道德认知教育基础之上,着重促使学生在实习工作中逐步养成优良的职业道德素养。为此,必须加强与实习单位的合作,对学生职业道德表现进行有效考核,并合理应用考核结果。
(二)社会公德:在行为扬惩中养成
社会公德是指调整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社会公德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对于应用型人才来说,不仅要成为技能的“强者”和职业的“能手”,还要成为遵守公德的“模范”。所以,必须创新应用型人才社会公德养成机制,建立学生社会公德记录档案,记录学生社会公德的真实表现,既要记录学生在社会公德方面的突出表现,也要记录学生在社会公德方面的不良表现。同时,及时表彰奖励学生的突出表现,强化榜样作用和示范效应;及时惩戒学生的不良表现,纠正不良行为,促使他们改邪归正。这样,一方面弘扬了正能量,“感动”了学生;另一方面抑制了负能量,“触动”了学生,促使他们审视自己的社会行为,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长此以往,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公德素养,成为“有公德心、有责任感、有能力、有善心”的优秀人才。
(三)感恩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家庭美德是指调整在家庭生活中夫妻、长幼、邻里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家庭是一个人道德养成的最原始场域和最持久环体。家庭美德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的最基本最深层的因素,也是一个人养成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生态道德的根本前提。对于应用型人才来说,懂得感恩是家庭美德的核心。正如卢梭所说,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因此,必须培育应用型人才的感恩意识,促使他们心怀感恩,铭记父母给予生命、养育成人之恩情,懂得父母供养读书、无私奉献之艰辛,从而知恩图报,学会付出,懂得尊重,学会珍惜,懂得宽容。为此,培养感恩意识需要多种途径。第一,营造校园感恩文化。学校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感恩故事,以此来感动触动学生心灵,强化学生感恩意识;第二,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社会公益活动等,促使学生真实体验、领悟感恩的价值和意义;第三,构建家校合作机制,实施感恩活动计划,从小事做起,从实事做起,促使学生与家长亲密接触,增进理解,让感恩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四)生态道德:在行为习惯中养成
随着生态系统渐失平衡与宁静,生态危机不期而遇。“人类发展面临的生态危机实质上并非技术和经济问题,而是人的价值取向、目标与意义选择问题,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人类的道德危机、德性危机”[5]。 因此,人类必须将生态系统纳入人类道德关怀的视野,倡导并践行生态道德。所谓生态道德是指调整人与自然、人类代际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从本质上讲,生态道德属于社会公德的范畴,但必须响应时代要求,凸显生态道德的重要地位和时代意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还自然以和谐、美丽与宁静。生态道德的基本要求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绿色行为、适度消费、代际公平等。应用型人才德育必须将生态道德纳入教育范围,构建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机制,促使学生遵循生态道德的基本要求。其一,引导学生养成绿色生活方式。制定学生绿色生活公约,促使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细节做起,绿色消费、绿色出行。其二,引导学生养成适度消费习惯。为了实现节约资源、代际公平、绿色消费,必须让学生树立并践行适度消费观,在消费数量上,倡导勤俭节约,不浪费,不过度消费;在消费质量上,注重消费结构合理,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有机统一;在消费价值取向上,倡导生态环保与代际公平。其三,实施环保志愿服务计划,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学生志愿环保活动,进行环保宣传、环保调查、环境清洁、动植物保护等。
参考文献:
[1]吴中将,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66-70.
[2]鲁洁.教育的返本归真——德育之根基所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4):1-6+65.
[3]本书编写组.西方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88.
[4]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习近平谈高等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把思政工作贯穿全程[EB/OL].http://cpc.people.com.cn/xuexi/n1/2016/1209/c385474-28938271. html.
[5]郗春梅.生态伦理:可持续发展理论架构的基础[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