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语文课堂培养孩子们阅读兴趣
2018-02-24文健
文 健
(江西省萍乡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江西 萍乡)
新课标明确规定:“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朱熹曾经指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杜甫的诗句更是妇孺皆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笔者就此问题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真正对阅读感兴趣,能在课外阅读中汲取知识、开阔眼界、提高自身素质、享受阅读中的快乐的学生仅占一小部分。那该如何让书香浸润孩子们的心田里呢?笔者认为可从语文课堂入手,采取以下策略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一、课堂激发情感
苏霍母林斯基说:“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及人的精神世界。”而现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情感充盈的课文,但与学生心理距离较大,教师要善于激发、调整学生的情感,使教材内蕴的情感与学生的心灵相沟通,产生强烈的共鸣,学生才能声情并茂地朗读,将文中的激情荡漾来。因此,激发情感就成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策略。
二、教师巧用导入
好的朗读导入语犹如表演的“序幕”,应具有“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教师动之以情,以情动人,通过语言描述,层层设问,激发学生或兴奋、或激动、或悲伤、或哀愁等情绪,使学生在爱与憎、悲与欢、心灵火花的撞击流下了泪水。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在读者讲读课文时,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了一种意境,我是这样口述的:“同学们,1979年11月8日,中国大地上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周恩来因病在北京逝世。总理逝世的噩耗随着无线电波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群山为之肃立,江河为之哭泣。全国人民沉浸在无限的悲痛之中。北京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他们都想看一眼敬爱的周总理。”听了老师的口述,学生自然会以一种庄严、沉重、悲痛的语气读课文,大部分学生能读出真情实感。这种导入语的激发,能使学生整体感知作者的情感基调,为学生朗读句段调弦定调。
三、品味词句,体会感情提高能力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要抓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认真品味,就能拨动学生心灵之弦,促使它发出最动听的心声。如,《周总理的睡衣》一课,第二段是这样写的:“一位年轻的护士,双手捧着这件睡衣,望着补丁上又匀又细的针脚,眼睛湿润了。”为了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前可引导学生推敲这段话中“捧”和“望”这两个词的妙用,可问学生“捧”和“望”可以换什么词,学生回答可换成“拿”和“看”后,再让学生区别用“拿”和“看”与“捧”和“望”有什么不同,在对此中,学生就能体会到“捧”和“望”凝聚着年轻护士对周总理和邓妈妈满腔的敬佩之情,学生就能饱含深情地把“捧”和“望”的音读重、拖长、水到渠成地读出了相应的感情。
四、示范朗读,启发感染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想学而不会,想读而读不好的时候,教师予以示范,给予启发,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老师的范读是非常重要的。如教《狐狸和乌鸦》一课,老师做了适当的铺垫后让学生读狐狸说的话,第一次和第二次说的话学生读得很形象,读第三次的话就有一定的难度,叫了几个学生读得都不够理想,这时我就及时示范朗读,由于师读得有声有色,加上体态及面部表情对学生的传递,学生模仿读极生动形象。有的比老师还读得好,这样老师良好的范读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是很强的,犹如思维的向导,领着学生的思维畅游,使学生模糊的东西通过老师范读豁然开朗,学生领悟了之后再读就能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
五、不动笔墨不读书
不动笔墨不读书。在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的有益读物后,可以引领学生学习读书的方法,将方法打印并贴在读书笔记本上。
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是一种美妙的精神之旅。幸福从何而来?幸福从书中来。对于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实在是要比学会一些具体知识重要得多。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识字量大大增加,慢慢地能够阅读越来越多的书籍。因此,教师要利用各种平台和多种措施,给予学生多种阅读方法的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把阅读变得有质有量、有所得,从而达到让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总之,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让书香浸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教师就要积极动脑筋,从课堂出发,让书香伴随着每一个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