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探索

2018-02-24

新课程 2018年12期
关键词:表达能力语言表达教师应

陈 彧

(遂宁市船山区新桥镇小学校,四川 遂宁)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所提出的“学习关键期”理论引人深思。他认为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其所对应的学习内容,一旦错过这个时期便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个人吸收知识的时间段显得尤为重要。如他所言,作为语言发展最为迅速的小学时期,一个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深远。小学语言教学应是阅读与写作并重,更不可忽略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一、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重要性

语言表达是思维作用于语言的结果。它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是各种学习能力和智力的反映。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质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逻辑思考能力。语言是沟通的基础,表达是反映思维过程的桥梁。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不仅是为了准确无误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更是为了更好地拓宽人际交往,为未来的道路埋下伏笔。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与分析

当前小学教学中的现状可分为如下两个方面,为此根据这两个方面,我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1.学生自身现状

小学教师所反映出的许多现象不容忽视,譬如学生回答是语言表达内容单一,没有完整的语句。面对一篇优美的文章只会用“好”字来形容,更甚者只会用感叹词来表达情感,因而更难用无条理性与无逻辑性来形容这样的缺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不协调的学习环境导致小学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应试而丧失了真正口语交际的表达能力。再加上网络的快速普及,网络用语的滥用进一步误导学生用语规范程度并加深学生自我封闭的倾向。

2.教学层面现状

许多教师在上课时缺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譬如因节省时间而省去学生为课文划分段落、归纳短意等环节,同时有剥夺的自主学习的嫌疑。另外,绝大部分的教师更多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致使学生语言缺乏条理、语意不连贯等诸多问题。

三、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策略探寻

1.灵活课堂内容,拓宽语文教学天地

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解决学生心理层面的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教师应打造优良的语言表达氛围,让学生的想法和表达自如发挥,从而培养学生胆量,让他们从敢说到会说的蜕变。语言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我们应解放孩子的嘴巴,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观点,通过多样性的交流丰富学生思想。用鼓励性的方式鼓励学生发言,循序渐进的教导,使他们不断进步。其次,教师应筑造展示平台,给予学生自信,譬如让学生课前自我演讲三分钟、念课文、评价其他同学文章等,既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文学素养。教师还可以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挖掘教材内涵,创设多种交际环境,及时引导学生如何发言,如何倾听,如何提出自己意见等。最后,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尽量空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这样既能让他们更快地捕捉知识点,又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积极配合教学,有效利用多个环境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缺乏不应只归咎于语文课堂教学的不当,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有相应的责任。因此,唯有各方一同努力,方可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密切与家长保持联系,利用周末、假期等家庭来访、聚会,有意识引导学生去接触人并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情况。教师还可每星期向家长推荐好书等,将其作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谈话内容。家长也可向教师反馈意见,陪孩子讲故事、看书,一起去图书馆增强见闻等。学校可以通过教师听课互评、学生评教、教师定期培训等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组织相关活动,比如征文比赛,诗朗诵等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定期开展讲座以便提高孩子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的表达对学生发展十分重要。在小学语文中,教师应创新教学,灵活课堂内容,努力营造优良的表达氛围,拓宽语文教学天地。学校应积极配合教学,组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家庭也应努力配合教学,监督孩子作业、有意识地规范孩子用语,为他们成功进入高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表达能力语言表达教师应
有效训练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