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焕发魅力
2018-02-24陆前进
陆前进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旧城镇戴园小学,安徽 亳州)
将信息技术融于教育教学中,是目前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最佳助力。它可以使教师的课堂教学多样化,帮助教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在课堂的积极性与活力。通过信息技术的多种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全面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一、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配乐朗读,提升学生情感体验
小学阶段是学生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最好时期,教师应该利用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来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打好学生学习的基础,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和敢于提出问题的勇气,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来理解课文。
例如在小学二年级语文《妈妈睡了》的文章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音乐,比如学生最熟悉的歌曲《鲁冰花》,带领学生找到朗读情绪,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到“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再到“睡梦中的妈妈好累”,可以观察到每一个段落的句首都是对段落的总结,从而让学生学会简单的初步写话。学生认真并带有感情地朗读,是从枯燥的文字呈现到真实情感流露的转化。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作者对睡着的妈妈是如何评价的?”来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对文章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教会学生如何在阅读中筛选内容,寻找出问题的正确答案。
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情境再现,渲染课堂学习气氛
信息技术作为课堂教学多样化传播的重要载体,给枯燥乏味的教学生活增添了趣味性和实效性。例如《曹冲称象》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曹冲称象》的动画片吸引学生,使他们对动画内容产生兴趣,让学生对课文的印象从抽象转为具体,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加深记忆,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运用信息技术将情境再现,让学生融入学习课堂,将学习变得有趣,从而避免学生因枯燥的学习内容而产生厌学心理,也让教师的教学变得更为轻松,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好帮手。教师可以在学生观看完动画影片,对学生提出“曹冲到底用的什么办法将大象体重称出来的?”“如果是你,你还有哪些办法?”等问题,让学生真正融于课堂,提高课堂的学习气氛。同时教师也能够通过课堂教学问题,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述,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敢于发言的勇气,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从而让他们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通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教会他们明白遇到问题要学会思考,明白特殊问题要特殊对待的道理。
三、运用信息技术完善课文相关资料,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
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是教师教学的根本目标。语文学习不只是简单的课文背诵,更是要求学生学会理解,让学生真正地融会贯通。信息技术的应用,完善了教师的教学资料,使教师轻松备课,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教师完善教学资料,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更好地扩充他们的知识储备。
例如古诗二首中的《夜宿山寺》,诗中的夸张手法容易让学生对诗篇产生质疑:星星挂在天上怎么可能用手摘下来呢?这就需要教师对诗篇的写作手法进行解释说明,“危楼高百尺”并不是寺院的楼真的有那么高,“手可摘星辰”并不是真的能摘得到星星,而是一种夸张手法,重点突出楼的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搜索李白,让学生了解诗人的诗篇并非只有《静夜思》一首。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所处的环境以及诗人李白的性格、形象,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诗人所表达的中心思想,让学生更快地背诵诗歌。
四、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图片展示,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效率,更是教会学生认识社会,了解自然。在语文教学中,文章经常会出现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所见所感,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图片展示,将学生带入情境中,身临其境,体会作者面对美景时所产生的情感,满足学生对自然景色的向往与好奇。例如《日月潭》一课中,作者描写了日月潭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象,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用图片来展示日月潭不同时间有什么样的不同景象,让学生观赏到日潭与月潭的美,体会到下起雨的日月潭就像作者所说的那样“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与作者产生共鸣。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使信息技术发挥了它的优势,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强大的助力,使得语文教学由单一的教学模式变得多样化,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现语文教学的魅力,让他们感受到语文知识的博大精深。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完成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