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手工课教学

2018-02-24黄月娜

新课程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人教版手工美术

黄月娜

(福建省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第二中心小学,福建 漳州)

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美术课程强调通过发挥美术教学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

小学美术教学中,手工制作尤为重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手工制作的兴趣和能力。

一、兴趣培养

美术课堂应该是学生所喜欢的课堂,而手工制作活动,首先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动手探究的欲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尝试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孩子参与其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

首先,材料中找兴趣。手工制作中很多材料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纸类选材中有些较为少用的皱纹纸、磨砂纸、油光纸等可以让学生体验,除了纸类工具,也可以加入一些新型材料的应用,例如彩泥、超轻泥、珠片、毛球、棉花、木板等等各类材料都能激发学生手工制作的兴趣。

其次,尝试中找兴趣。要让学生尝试完成作品,从中感到新奇、喜欢,并从这些作品的制作中得到启发,汲取知识。

最后,生活中找兴趣。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在手工课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作品内容尽量贴尽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制作手工作品,感受到生活处处有美术。例如在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花点心》的教学上,学生通过观看各类点心的图片,或者提前准备各类点心带到学校,通过观察,讨论,利用各种手法用超轻泥制作点心。这种教学活动是学生所喜爱的形式,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创新能力

新课改后的美术教学大纲要求我们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呢?除了一些新型材料的认知和应用,让学生欣赏优秀作品,拓宽知识面,并从这些作品的制作中得到启发,激发创作欲望。例如,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有创意的书》中,学生通过多媒体欣赏各种创意设计的书籍,也可以通过去书店拍照收集,教师还可以将书带到课堂上,从造型、色彩、装饰点缀上进行书本创意设计的讲解。

三、注重实践,体验乐趣

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讲解、演示等手段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如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上册中《狮子大王》的教学,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狮子与艺术作品中的狮子进行比较,让学生了解艺术中狮子的设计特色;在了解制作步骤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鬃毛、五官上进行创作,融入自己的想法;欣赏其他学生的作品,提高想象力。然后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孩子去制作,在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并且通过思考来解决问题,当作品呈现时,学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有所收获,也能从完成的作品中得到满足感。

四、合作实践

手工制作通过团结合作的方式能够很好地解决一些难题,而合作不仅仅限于课堂上和同学合作或者和老师合作,在家里也可以跟父母合作,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参与制作的过程,并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总结经验、学习技能。

五、及时评比,多元评价

教师容易在重视教学的过程中,忽视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当教师点评时,能够很好地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而评价作品时应该有一个适当的“双重标准”,每个人的感知、表达方式不同,才成就了各种丰富多彩的画面。评价多元化不仅要有老师的评价,还应该培养学生自评和互评的能力,学生通过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可以提高认知能力。而互评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学会欣赏别人的作品,提高鉴赏能力。

六、课后拓展

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学生动手制作往往无法尽兴,我们可以利用延伸课堂的方法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去美化自己的房间。例如,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吊饰》一课中,让学生制作吊饰,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制作的一些有趣的吊饰挂在教室中,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时节,制作新年吊饰挂在家中,学生的作品上墙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动手兴致,也能将课堂知识融入生活中,体会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美术手工课是孩子们感情交流的重要场所,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快乐地学习是培养孩子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的关键。而课外拓展是让艺术融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艺术的重要手段。

猜你喜欢

人教版手工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手工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手工DIY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