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小学数学教育精准扶贫的现状及对策

2018-02-2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34期
关键词:教学点学困生习惯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羊磴镇湾塘小学 贵州遵义 563208)

本着“治贫先治懒,扶贫先扶智”的精神,教育扶贫是从根本上扶贫。在扶贫攻坚这场非赢不可的战役中,教育扶贫举足轻重。近年来,国家“保留”和“恢复”农村教学点取得重要进展,但“建设”和“发展”贫困山区教学点相对比较滞后,教学点已成为贫困地区教育现代化的“最短板”。当下,精准扶贫更是要教育先行,早日建成小康社会。

一、加强学生思想教育,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山区贫困生和留守儿童在与同学的相处之中,往往有自卑心理,自信心不足,所以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针对这种种问题,笔者在班级内,经常举办学生之间的交流和集体互动活动,比如做游戏,运动会等,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填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的缺憾和孤僻感,重新恢复和塑造原本该有的健康心理;我还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从而可以了解他们的内心,在经常与他们交流的时候可以有针对性;鼓励学生之间互帮互助,让他们了解感恩,了解父母亲外出务工的艰辛和责任,让他们理解父母亲,同时,让他们知道知识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责任。教育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这是学困生的个性多样性和环境的特殊性造成的。实践证明,以诚相待,真诚沟通与交流不仅可以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更重要的是学生情商素质得到很大提高,使他们真正成为一名高智商高情商的少年,真正成为一个拥有健康心理,拥有正确人生观的少年儿童。

二、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养成预习新课的习惯。预习是获取知识的一个前提,也是为更好的学习奠定基础的一个环节。通过预习,让学困生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的大概情况,以便与老师课堂上的教学顺利,使学生提前意识到所学知识的内容,便于对新知识的接受和把握。

2.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任何知识的接受,课堂效果占主要因素。在课上认真听讲一分钟,比课后努力的补习一小时要强的多。课堂这个知识的直接传授渠道,是学生知识取得的最主要因素。所以,要培养学生养成课上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

3.养成有错必纠的习惯。作业本发下去以后,要求学生首先看看作业中有无做错的题,对错题要寻找分析错误原因,及时纠正,避免错误对新学知识的影响。

4.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学困生往往不能很好地利用时间,课堂作业布置后不马上动笔,东摸西看,浪费时间,别人已经做了几题,他还在找纸找笔,一点紧迫感也没有。为了使他们克服这个坏习惯,严格训练他们作好课前准备工作。作业一布置,立即动笔做。养成习惯后,他们在检测中也能按时完成,成绩明显提高了。

5.培养练后反思的习惯。学习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进行不同方式的练习,往往精做精思的人才是所谓的会学习的人。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1)自己是怎样做这道题目的?(2)我为什么这样做?(3)我怎么想到用这种方法的?(4)是否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去解题?想哪种方法更好一点?(5)我是否能变通一下原题改成另一习题?当然,如果发生错解,则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我为什么会做错,是不会,还是粗心?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制常犯错误?逐步完善自己,通过精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大大提高了留守儿童和学困生的成绩。

三、要更多关心、爱护贫困生和后进生,真正做到以情动人

每个学生都有优缺点,对于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后进生则易发现缺点,而看不到其优点,这种现象是不利于学困生进步的。作为老师,应尊重他们,尽可能地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爱他们,爱是具体的,渗透在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中,慢慢地去感动、感化学生。教师要注意自身的修养,对学生多听、多想、多问、多鼓励、多关爱,尊重每个学生,做到在沟通中“以情动人”,在管理中“以理服人”,学生才会信服。

四、改进教法,加强学困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山区学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造成这一特殊群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教育脱贫的今天,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教师的情感教育、积极的鼓励、真心的沟通、教法的改进以及家庭与学校的有效沟通,对学困生的转化具有积极的作用。

1.对学困生提出合理适当的目标。对学困生的学习要求不要过高,应结合实际情况,学困生能接受和发展的原则,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之从快乐中获取知识。

2.教学方法要不拘一格。根据学困生思维能力的不同,根据教材的不同,教法上要灵活多变。尽量降低学习坡度,分散难点,给予模仿性练习的机会。还要加强变式训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情况及时得到反馈。

3.教学语言要通俗易懂。学困生由于基础较差,难以听懂教师过分深奥的教学语言,因此教师的讲课语言应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便于学生接受。

4.加强直观教学。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要求,直观形象的教学往往利于学生接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教学中要贴近生活,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一)》时,我运用事先准备好的漂亮的好奇的光头强实物玩具创设情境,设问引入:“同学们,你们有好朋友吗?今天,老师将给你们带来一位好朋友,让我们来认识它吧,然后老师把事先装好的光头强玩具拿出来,让学生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光头强”。这样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主动去探究对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物体,得到的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特征。

5.减轻作业负担。对于数学作业,结合学生能力,题量要适中,拉开等次,不一刀切。另外应该重视作业和试卷的反馈作用,作业可以分成必做题和选做题,学困生完成必做题,题量应适中,让学困生容易上手。数学试卷的命题最好将难度系数控制在70%左右,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困生能感觉到学有所成。

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教育扶好贫,为早日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不断培养学困生的主体意识,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喜欢数学,爱学数学,会学数学,学好数学,进而使他们能够全面发展,达到教育精准扶贫的目的。只有通过教师的不懈努力,学困生和留守儿童的成绩才会提高,将来才能成为新世纪的合格人才。

猜你喜欢

教学点学困生习惯
上课好习惯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