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分析

2018-02-2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34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文本小学生

(南马路学校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0)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文本细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不仅要求学生通过对文本反复的阅读来理解课文的含义,还要求学生掌握文本中语言文字的运用方法。但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教师对于阅读教学还存在一些误区。事实上,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中,教师面临的最主要的是怎样提升小学生文本细读能力的问题。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怎样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从而更好的理解文章是阅读教学中的关键。本文将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现状入手,分析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方法策略。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对文本的过度解读

很多教师对于文字的解读能力很强,为了能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印象和理解,往往容易忽略小学生的理解水平和阅读能力,从课文的多个方向深入分析。而小学生由于刚刚开始接触语文学习,自身的理解能力有限,面对被老师过度解读的文本,他们反而更难理解文章内容。这一问题会导致学生语文学习的负担增加,并且由于教师的过度解读占用掉了给学生自由思考和理解的时间,会使得学生文本细读的能力无法得到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也不能得到更好的锻炼。

2.教师不断追求课堂上知识拓展,而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不浓

在新课标不断改革的大环境下,拓展延伸语文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加受到老师们的重视。而语文课本综合性强,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对学习内容进一步延伸拓展,通过拓宽学生知识面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如果一味追求学生知识面的拓展而忽视了学生实际吸收掌握的知识量,不顾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只会增加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压力,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降低。而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都很丰富,但是由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限制,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不到阅读的快乐和放松,这样会使学生不愿意跟随教师引导,主动性无法被激发,教学效果也就不会理想。目前学生参与文本细读是一个比较被动的过程,很多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不浓,缺乏阅读思考的主动性。

二、针对当前问题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分析

1.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

文本细读要求学生放慢阅读的速度,更细致的品读理解课文的字句以及含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关注到文章中一些关键的关键,体会文章词句的美感,对文章中的空白部分进行适当解读,从而提出作者的总体思想情感。语文阅读课就是让学生自己去细读,在仔细阅读课文后,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的去思考课文的整体思想和文中词句的含义,从而达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目的。教师在进行语文文本细读的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小学生思维的发散并能尊重学生对于文本的思考和理解,不用固定的答案去束缚学生的思维甚至否定学生的解读。教师要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中阅读并且引导学生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1]。

2.理解文本主要内容,把握文本结构

教师首先要从文本的题目进行入手,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细读文本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且能找出中心句。这样按照文本整体结构来进行分析,把握中心句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更深的了解,再抓住关键字,去揣摩作者当时的思想情感,能更好的发挥文本细读的优势。在文本细读的教学中,对与课文主要思想有关联的地方,需要重点的细读,教师要抓住文本的整体结构下,理解文本主要内容,让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思想进行理解,这样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理解,从而提高写作水平[2]。

3.多开展课外阅读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阅读

在学生能很好地对课内的文本细读并理解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一些文章的阅读理解。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主动地阅读一些好的文章、书籍。给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国内外经典名著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书籍推荐,有针对性的对不同阅读理解能力、不同性格兴趣的学生进行文章的推荐阅读。例外,多开展课外阅读的活动,比如阅读角、班级课外阅读日,还可以办一些阅读书籍数目的小竞赛。这样不仅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量、知识面还能让学生更加充分的利用课外时间,有利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必须针对小学生思维发散、想象力丰富、更容易被有趣事物吸引的特点,改变刻板无趣的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法,才能更好的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带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从而提升学生文本细读能力和阅读水平[3]。

4.还原文章情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情感

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朗读课文之后,要引导学生去体会课文中作者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才能更好的提升学生自身的感知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讲述清楚文章中描写的情景,还原文中的情景环境,特别是在一些特殊情境下的文章学习过程中,老师还要引导学生发挥一定的想象力。只有充分理解文章描写的环境和情景,理解文中人物的所作所为,才能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感情,从而把握文章整体的思想情感。

结语

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授课内容和方法必须要革新。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读,理解文中的情景和思想,才能更好深化教学内容,使得阅读教学有更好的实际效果。在细读文本的时候,学生能够在对反复品读文本中获得更多知识,从而提高语文素养。细读文本是对文章深入思考揣摩,需要下功夫的过程,这些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慢慢培养。在对关键字词、文章的写作背景、文中描写的环境进行认真品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对文中的内容有自己的理解,也能在不断地阅读和训练中得到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文本小学生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三部曲”
浅谈如何运用阅读技巧与策略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阅读理解差,美国损失大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