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术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应用建议

2018-02-2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34期
关键词:赞美建构班主任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城关中学 陕西渭南 714000)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深受后现代建构主义的影响。后现代建构主义强调个人对主观世界信念的影响力,认为人们通过语言的过程构建了个人的真实,而个人的知识会驱使人们对自己的经历进行建构、创造、支配及赋予意义。

在学生的求学时代,班主任对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他人,班主任和学生关系的建立是通过一定的言语活动建立的,而在这些言语活动中,若班主任因为用词准确、严谨或使用技术得当,那么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SFBT已经被证实在学校教育中是有效的。例如,台湾学者许维素以30名中学老师为对象,对接受SFBT的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受训的老师很肯定SFBT适用于学校辅导,也觉得学习SFBT增加了其辅导的效能。[1]

SFBT重视正向思考及未来导向,强调个体之所以产生问题,往往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当,因此重视的是问题的解决而非问题的成因。因此,SFBT认为所谓解决之道即是来访者生命中有功能、有满足的部分,因此要寻找解决之道,不应该从匮乏解决素材的问题成因下手,而应特别着重于问题以外的例外经验以及来访者已经拥有的力量、资源和希望的开发。那么学校的班主任如何去做?班主任和学生要远离问题的成因,不去探究坏的、不良的所在,而是以合作的姿态邀请学生共同寻找好的,有资源的、有用的例外,以形成问题的解决之道,使得问题不再是问题。具体的技术如下[2]

一、班主任要相信学生,和学生建立合作、协作关系

我们传统的做法是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评价,通过各种形式说教、建议和唠叨,打着这是为你好的的旗帜,忽略了学生自身的资源和能力。问题解决取向的学者们提出过,提供建议容易让人们产生防御心理,防御性的人通常较难与人建立协作关系。建立平等协作的师生关系的过程,对于深受主流文化影响,认为“家长和老师都是为了你,你怎么还犯错”的老师来说可能是不容易的,但是我们要清楚,让学生自己参与进来,不仅能降低其防御性,而且能增加其对解决问题的希望和热情。我们要相信,学生拥有解决自身问题的资源,学生的现在或者过去的某些经验能过成为达到预期未来的资源时,学生也会认为自己的这些经验是有价值的,愿意去解决问题。与学生建立联系的原则意味着我们通过接纳学生自身的需要、目标和资源来帮助学生改变,而不是要求学生接纳我们的世界观。[3]

二、“设定良好”的正向目标

在解决学生的问题过程中,发展出“设定良好”的正向目标,而“设定良好”的目标是正向描述的、小的、具体的、可以开始有点不同之处的,这一目标可能意味着对当前问题的解决。通过确定最终状态或者目标,而不是沉溺于对学生自身或者学生问题的分析,这样帮助学生降低了防御,并未预期的改变奠定了基础,同时关注积极因素与肯能性,为学生的改变也会提供动力。[4]

三、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的会谈的一些技巧

1.应对问题的提问

与灰心丧气的学生工作,有效的策略是老师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惊讶和好奇:面对如此迥然的境遇,你是如何应对并坚持下来的?可以用问一些应对问题,“至今你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你是如何阻止问题继续恶化的?”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以帮助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他的优势和资源上,也可以温和的挑战学生的无助感,并强调学生给当前情景带来的资源。

2.鼓励、赞美的语言

除运用应对问题之外,还要注重运用特别有力量的语言。这些语言支持对学生的建构、鼓励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为改变策略付出努力。这些语言建构了一幅美好的图画,改变出现了,问题消失了。

积极肯定学生的能力与成功经验是必须的,但是赞美不应为可怜学生而做,而应基于现实中所发生的事实,赞美并非期待学生一定能马上接受,而是让学生开始注意到自己的有点与正向的改变。例如“你是如何熬过来的?”“你是如何让自己注意冷静的?”这些间接的赞美提问,可以暗示学生身上一些既存优势。

鼓励性、赞美提问的经典语句,

“这个想法不错嘛,你是怎么想到有这么好的一个办法?”

“你真是太不容易了,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你这样的”

“原来你还有成功解决的时候!太棒了!”

“在你的情况下,大多数人早被打败了,你有什么应付的秘诀吗?”

安装自动导览系统,大多为手机APP,根据景点位置判断游客所到景点位置,一旦检测到游客到了某个景点的触发范围,就可以自动触发语音讲解功能和手机图像GPS功能定位。

“在你讲述你的成长经历的时候,你坚韧不拔的品质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你好像对这样事情还是蛮有办法的嘛,总能找到解决困境的好办法来。”

3.例外的发现

当学生在描述事实的过程时,会提出一些与他的“问题”相对立的证据,老师要及时发现这些“例外”,并予以肯定。学生通常在接受这种对“例外”的肯定时,学生会把这一例外作为侥幸成功或者偶然事件而摒弃,从而退回问题的建构中去。这时,老师要鼓励学生重新回到产生这一例外的决策上,肯定这种能力和优势,这种肯定使注意力回到学生自身而不是其经历上,进而强调这些个人资源的稳定性。一旦学生将例外确定为自己运用自身资源的结果,那么学生就不认为他是侥幸成功,或者是一生只有一次的偶然事件了。提问例外的一些经典问句。[5]

“你能想起在过去的某个时间(某段时间),你没有......样的问题?”

“你似乎忧郁了很久了,真是不可思议,你竟然撑过来了,在这么艰难的环境里,你是怎么做到的?”

“你是如何让它发生的?”

“那时与现在有什么不同?”

“你做了哪些不同的事情?”

“如何让更多那样的事情发生?”

4.重视小步子和小变化

小变化是进步的证据,这些证据则进一步建立成功的期望,即使只是朝预期方向上迈出的很小一步“成功”,老师都应该注意到,并加以强调,对这些小进步的肯定不仅会强化现有成功,还会建立对更大成功的期望,而且还会为扩展成功经验提供可利用信息。注重小进步的典型问句,

“如果你开始改变了,那么我最先看到你有什么改变?”

“如果你问题解决了,有什么事情会不一样?”

“当情形可以有好转的时候,你最先可以看到的征兆是什么?”

“当事情有所改善时,你想你第一个可以做出的改变是什么?你说要告诉她这是不好的,似乎你有了些主意是什么?你是否已经做了些事情呢?你看到什么让你觉得发生了变化?”

“你从上周到现在感觉到有什么进步吗?哪怕一点点都行。”

“能具体说说你做了些什么和原来不一样的事情让自己……?”

猜你喜欢

赞美建构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远离否定式赞美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夸夸我的班主任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写一句赞美别人的话
建构游戏玩不够
班主任
赞美胡子(共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