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
2018-02-24卢玉英
卢玉英
(甘肃省卓尼县洮砚九年制学校,甘肃 卓尼)
一、谈谈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及“趣味性”
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是指课堂上语文教师对语言的多义性等内容的教授过程中,小学生从中吸收语文知识,并形成基础的语言认知。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则是通过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来呈现,而且对语文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也有较高的要求。要知道小学生是非常容易从语文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学习祖国优秀的传统的语言文化,会比较容易对语文知识甚至文学领域充满向往。
小学语文教材的“趣味性”囊括了小学生的学习幽默、游戏、想象力等,还拓展为背景文化思考、文字内涵等更深一层的内容。“趣味性”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驱动力,从侧面培养小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发散思维的能力。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趣味性”主要体现在课文内容本身,例如,诗歌或文章中的故事性,在学习文字、词语、句子的同时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内涵,从而找到阅读课文的乐趣及懂得更多的道理,了解更广阔的世界。只要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语文课文产生兴趣,就会激发他们主动阅读更多的文章,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之间的关系
由于小学生的性格活泼,所以对于死板或者局限性较强的事物有反感。目前素质和现代的教育发展观的逐年深入,教学理念也不断的更新和发展,学生开始逐步吸收各类知识,若小学语文教师还固守传统教学模式,不去从其他方面挖掘和拓展,会让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进入死胡同。
趣味性是与教育性相对应的另外一个特征,与小学生的天性有类似之处。若在语文教学中,能将趣味性融入教学性中,必然能弥补传统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会让整个教学过程更加饱满,其实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内容也不失趣味性,但只是较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只将关注点集中在教育性的挖掘上,却忽略了趣味性相关内容的探索。
三、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的最佳途径
1.师生互动中构建多元化的语言表达形式
为让小学生能在学习中获取趣味性和教育性,教师就应通过多元化的语言形式,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了解其他人或者教师的想法,进而通过表达体会语文学习的趣味,听取他人的想法查缺补漏,探究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补充自己的知识遗漏点。
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夜莺的歌声》这类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情境剧的模式提升学生对文章人物的理解,并引导学生沿着事物脉络探析事物发展的方向。进行情境剧表演时,语文教师要有足够的学习热情,不断激发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目前所做的事情是有价值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情境剧表演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若在师生互动语言交流环节内,教师的语言不够生动和有趣,甚至让学生感觉很枯燥,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对教师的厌恶感会逐步加深,这将会影响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故此,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让自己的教学语言保持生动,且在师生互动中投入足够的情感,确保师生互动的有效性。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不同的语言词语调换顺序就会有不同的内涵,教师通过教学不仅让学生学会知识,更要让学生了解语言的沟通技巧,通过运用多元化语言,使学生每节课都感觉很新鲜和生动,学生也能时刻保有对语文的热情。
2.培养小学生灵便的语文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挖掘教材趣味性和教育性的同时,要求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开展有效指导,指导时需要先从理性角度探寻思维模式。先要鼓励学生全面、立体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并辩证地分析事物,做到大胆的质疑,这样,不但能推进学生多角度地探寻事物本质,也能认识到事物有不一样的特质,目的是提升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在教学探索中,要运用上面提及的知识和理论,对学生进行教学,同样的一个问题让学生多角度探寻,进而让学生获得不同的结论,这样就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灵便性,让学生从多角度考虑问题。
例如,我们在学习《题西林壁》中时,有一句“横看层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学生在刚开始接触时对这句话的理解比较单一,仅仅认为这是对山脉的描述,但教师需要通过表面文字含义挖掘内在隐身含义。让学生思考不同的事物若换个角度看待会有何种不同。教师可以拿一个桃子在桌面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描述出桃子的样子,坐在中间的学生感觉桃子是一个圆形的物体,向外鼓着,特别像海底世界里面生气的小鱼,鼓着身体。但是坐在侧面的同学,则感觉桃子特别像一个带有果肉的小尖核桃,呈现椭圆形。教师这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同样的一个桃子为何有不同的视觉呈现,学生通过教师的提问会思考看待问题角度不同结果不同。借助于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思维更为开阔,能锻炼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3.合理组织,布置语文实践性作业
作业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保障。传统的作业模式主要是进行机械式的重复抄写,学生对这类形式较为厌烦,所以作业完成态度也是应付了事,对知识巩固的起不到太大的实质性作用。但实践性作业则大不相同,这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更是体现语文教材趣味性重要途径。由于语言教学活动始终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实践,若教学中教师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就会造成学生在知识理解方面的困境。小学语文实践教的真正目的是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并让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故选择时,教师最好侧重于层次性强,由浅入深的实践作业形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