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高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018-02-2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13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赵州桥自然段

(安徽省蚌埠第二实验小学 安徽蚌埠 233000)

目前“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先讲课,然后布置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完成。而美国的一位教师亚伦萨姆斯于2007年创始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则是把“传统课堂”的流程颠倒过来,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在家先自主完成知识的学习,然后来到学校把课堂变成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场所,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度理解的过程。

学生是利用什么来进行自主学习的呢?那就是老师精心设计的一节“微课”。“微课”顾名思义,就是一节“微小的课”。一节“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一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微课有以下四个明显的优势:第一,教学视频短小精悍;第二,教学内容清晰明确;第三,重新建构学习流程;第四,复习检测方便快捷。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赵州桥》是一篇传统课文,文中的语言准确简练,短短几百字,不但写明了赵州桥的位置、设计者、建造年代,而且将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清楚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充分地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另外,这篇课文在写作手法上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多处运用“先总后分”的手法。

三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对课文进行有效地预习,对电脑和平板的基本操作也具备一定的能力。但是在语言表达和细节的感知上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多加引导。写作方面正处于起始年级,更需要老师的指导与帮助。

结合对这篇教材的理解分析与对学生学情的了解,在第二课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了解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建筑特点,增强民族自豪感;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2.理解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3.运用“先总后分”的写法,当堂练写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其中,第一个目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第二、三两个目标是教学难点。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设计了以下五个教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导入

上课伊始,我用了三个步骤进行复习导入:1、复习认读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2、以抢答填空的方式,回顾第一自然段里的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3、登录微课平台,查看学生昨晚观看“微课”后拍照上传的作业情况。以便了解学生在家自学掌握的情况,明确学生还未掌握的知识点,寻找在这节课上还需要补充教学的重难点。

第二环节: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赵州桥雄伟、坚固的建筑特点,理解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之一,需要重点突破、深度理解。

1.在突破“雄伟”这个环节时,运用了“以读代讲法”(教授“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让学生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了赵州桥的雄伟?学生先是找出三个表示数字的词来谈自己的体会。我又通过拿教室的长与赵州桥做比较,让学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它的雄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感受到了“列数字”这种表达方式的好处。进而在指导朗读时,学生自然会通过强调数字来读出赵州桥的雄伟。

2.在突破“坚固”这个环节时,运用“图示教学法”

赵州桥最大的科学贡献就在于它“敞肩拱”的设计,成为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比欧洲第一座采用“敞肩拱”设计的桥早了1100多年。这种设计有力地保证了赵州桥在1400多年的历史中,经受住无数次洪水冲击,8次大地震,以及车辆重压,至今仍巍然挺立在洨河之上。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之一,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呢?

从引导学生理解“桥墩”这个词的意思入手,通过看图让学生感受有桥墩的桥“坚固”,假设没有桥墩的桥会怎样?学生说“不坚固,容易塌”,而赵州桥历经一千四百年不倒,原因何在?直奔要点,就是因为“一个大拱和四个小供”这种“敞肩拱”的设计。通过直观地现场画图,让学生体会这种设计的好处在哪里?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了这种设计的伟大之处,绝妙之处,真不愧为“建桥史上的创举”!

第三环节: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感受赵州桥的美观,会用“先总后分”的写作手法写一段话。这一环节既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之一,也充分展现了“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首先,引导学生找一找文中哪一句话把二、三两个自然段连接在了一起?学生找出“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然后接着引导学生体会这个过渡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接下来就是写赵州桥的美观了。让学生认真回忆微课里关于“先总后分”这种写作手法的介绍,然后请学生说说第三自然段中哪里是总起?哪里是分述?学生回答得也很准确: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是总起,后面的内容都是分述。这才真切地体会到,学生从“微课”里,真的理解了什么是“先总后分的写作手法”。然后引导学生想象这些龙的样子,想象文字所表现出的画面,感受中华龙文化的魅力,指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

第四环节: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元代的刘百熙有诗赞美赵州桥:“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整篇课文,我们能够体会到,作者不仅是在介绍桥,赞美桥,同时也是在赞美造桥的人,我们更能够体会到作者在写作时充满着的骄傲和自豪的感情。所以,再一次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一千四百多年前,古代劳动人民建造赵州桥的情景。学生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教学第四自然段时,运用了“想象联想法”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第五环节:指导学生运用“先总后分”的写法,当堂练笔。

给了两幅图,一个是《开心游乐场》,一个是《丰收的果园》让学生二选一运用“先总后分”的写法,当堂练笔。在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巡视指导,从“先总后分”的运用、用词的准确、书写的工整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最后全班指名分享习作,指导点评。

至此,课前制定的三个教学目标已全部完成,重难点的突破也比较顺利。这节课也让我收获很多。从前期课件的制作到微课的录制再到课堂上电脑的实际操作与运用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我想只有在这样的亲身经历中,才会懂得无论“传统”也好,无论“翻转”也罢,只有“教”和“学”统一,才是最好的“教学”!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赵州桥自然段
以《赵州桥》一课为例谈阅读教学的实施
秋天
3D打印“赵州桥”在天津落成创三项世界纪录
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新思考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美丽的秋天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历史悠久的赵州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