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外杏枝别样红
——细说语文堂中的拓展延伸
2018-02-24
(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第一中学 湖南张家界 427100)
阳春三月,竹篱笆上,杏枝探头斜伸,或含苞挺立,或绽放如火,分外动人。延伸出去的东西,常能给人以美。语文课堂亦是如此,拓展延伸,能开出别样红的花朵。
语文教师有个特殊的使命——使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而拓展延伸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
回顾我们以往的基础教育,部分语文教师常常把课本当作唯一教材,把课堂当作教学的唯一教学天地,坐进观天,浅尝辄止,固步自封。这样的教学,学生更多是聆听者、积累者和模仿者。
先进的教育,语文教师需在教学中将触须伸到远处,引导学生走出片面,走出单一,走出狭窄,让孩子的思维跳出了课本,让他们的脚步跳出了课堂,不断跋涉,领会到学习的幸福,感受到知识的神奇,学会到生活的本领。这样的教学,学生还会成为参与者、体验者和创造者。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是当今语文教育工作者形成的教育共识。课本中固有的知识,毕竟只是一个范例,它永远不可能是知识的全部;课堂,也只是教育的主阵地,而非教育的唯一天地。
那么,语文教学如何才能有效拓展呢?
一、未雨绸缪(课前)
语文知识包罗万象,浩如烟海,而课本涉及的内容是有限的,部分内容可能与学生活实际较远,于是课前拓展就显得尤其必要了。一般以提供背景,铺垫知识,简介作者,激发情感,建立感性认识为主。譬如,学习鲍照的《拟行路难》,如果不让学生事先查阅资料,了解晋朝门筏制度的森严,明晓鲍照跌得头破血流的仕进经历,学生就会坠入云里雾里,产生疑问:这有如滔滔洪水、奔涌而出的忧患悲愁到底从何而来?作者是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呢?再如,学习屈原的《湘夫人》,如果不了解屈原所处的时代,不知道屈原爱国深情却一再被贬的悲愁,学生就会把课文肤浅地唯一理解为一篇湘水男神向女神表达思念的爱情诗, 至于屈原那些追求理想而不得的迷茫和伤痛,就会无暇顾及,甚至抛出屈原是个耽于幻想的情圣,是个典型的单相思的言论。所以,上课之前,通过引导学生拓展阅读,了解作家经历及风格、作品及背景,既可以丰富学生基本的文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又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这个过程,千万不要越俎代庖,有些老师习惯于上课通过屏幕去展示,一屏一屏地晃过,学生眼花缭乱,印象不深;有些老师习惯于口述,滔滔不绝,唾沫横飞,固然精彩,但毕竟费了时间,常常喧宾夺主,何况不是所有教师都有把学生“灌”得如痴如醉的能耐。故而,还是让学生自己查阅的好。
二、纵横驰骋(课中)
在我们的新教材中,存在着许多留白,或许可让学生进行想象、说话或表演。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具有拓展延伸的意识,确定拓展延伸的内容,掌握拓展延伸的技巧。这种拓展延伸要始终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学生视作知识的探索者、问题的发现者、矛盾的解决者。教师要甘当配角,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想的空间还给学生。
1.跳出教材,不受拘泥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因此,我认为:固然要对“例子”进行详细而深入地学习,但实施有针对性的、简洁而有效的教学拓展,也是必不可少的。
有时候我们可以大胆地抛下教材,甚至另起炉灶。改革的先锋魏书生不就是这样做的吗?他在课堂上给学生介绍天文学家托夫勒、奈斯比特,他给学生读《加拿大教育一瞥》《美国教育掠影》,他在辽宁电视台对其进行采访的时候和学生一起学习《国外科技动态》上的文章——《五千万年后的地球》。看起来好像有点随心所欲,与教材八杆子打不着。但实际上,魏书生是一个真正的大家,他把握住了语文的本质,其实,课内文与课外文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绝不能说课内文那就是好文章,课外的那就是次品。只要有益于本章教学知识结构,只要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不管“白猫”“黑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2.充分想象,进行表达
想象与表达是学生的心理需求,犹如玫瑰需要雨露。因为学生这个年龄段正处于想象力最富的阶段,他们充满着各种幻想,想象就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一种思维活动。如学习外国小说《项链》,我让学生进行了想象:玛蒂尔德夫人还债之后的生活如何?结果,有学生说她的诚实精神感动了朋友及左邻右舍,大家都赞美她,虽然她依然不富足,但每天都生活在灿烂的笑容中;有学生说,凭借多年的历练,她一如既往的吃苦耐劳,开办小工厂,变成了富婆,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穿金戴玉,自由出入上流社会舞厅会所;也有学生说,玛蒂尔德知道真相后,悲痛欲绝,心里失衡,在一个黑夜杀死了朋友,结果错上加错,琅珰入狱。又如,学习了《项羽之死》,我让学生进行了设想创作,假定项羽过了江东,后面会有怎样的故事?结果学生有了许多奇思妙想,颇有小作家的风范,而且观点不一。有人说项羽隐姓埋名,大势已去,难有作为,抑郁而终;有人说霸王吸取了血的教训,重用贤能,励精图治,终于学勾践一样,来了个咸鱼大翻身;有人说,项羽邂逅美女,生一王子,天生神力,且精通经史,广结侠义之士,响应楚人的呼声,再次学父一样,杀过江东,刘邦望风而溃,天下变成了项家的了……
现在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有许多富有意境和有趣的地方,充满了想象空间。据此进行拓展,或边读边想课文中的人物描写、人物对话、人物心理和事件场景,或用生动的语言勾勒出色彩鲜明的动人画面,或让学生对故事进行改写续写。总之,激励孩子们大胆、合理、充分地展开想象并创作,会让学生迸发出许多创新的火花。
3.质疑问难,激活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疑惑,然后带着疑惑,进行拓展训练,既可帮助学生寻求问题的答案,又可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具有深度和广度。譬如,上古诗《夜归鹿门歌》,教师完全可以放开手脚,把课外诗歌《归嵩山作》拿来,让学生进行分析对比,二位诗人孟浩然与王维,同为山水田园诗的大师,诗歌在描绘的意境及情感上到底有何异同?这一问,会有如惊雷,震醒少数不听课的学生的麻木,激发了探求欲望较强的学生的兴趣,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并变得理性。这种情况下,忌讳的是教师就此诗论此诗,就事论事,在原地打转转。
4.鼓励表演,实践体会
我们要在教学中,使学生通过学习,感悟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事态发展和结果,预想推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并让学生大胆扮演角色,演绎文本故事,进行即兴表演,让他们在表演中进一步领悟作品内涵,展现其才华,发展其个性。如学习剧本《雷雨》,在课内让学生表演,周朴园的自私无情,鲁侍萍善良温顺,鲁大海刚直不阿等生动的形象,都会换来学生的阵阵掌声,加深学生对人物对生活的理解,也许是终生难忘。学习《荆轲刺秦》,让声嗓条件较好的学生演唱“风萧萧兮易水寒”段,慷慨悲壮之声响起,无不为之动容,千年之前的事似在眼前。课后,所有学生都在竞相模仿,掀起了一阵表演热。学校是个小社会,目的是走向外面的大社会,培养的学生不仅要会做题会认字,还要会说话会表演,这于孩子们不仅益于学,而且益于生活,何乐而不为?
5.结合文本,归类拓展
学生学习的文章,常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结合文本,归类拓展,对学生知识的扩充与能力的培养是很有价值的。譬如《阿房宫赋》中的句子“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理解的难点在于“族”,若教师只是点明“族”字根据语境解释为“灭”,那就太简单太粗糙。这时,为了触类旁通,加深印象,扩大容量,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以前所学,归纳“族”的含义并举例说明。这时,一潭死水就被搅动了,学生查词典的,摸脑袋瓜子想的,翻课本的,查笔记的,低头交流的……总之,忙得不可开交,一派繁忙过后,学生得出了结论,族还可解释为“类”“家族”“民族”“聚结交错”,并且有根有据,哪一课多少页都能说出,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所以教师定期指示学生或是自己进行拓展归类,是很有必要的。
三、钻出牢笼(课外)
我私下里认为:语文的教室,从来都不仅是50来平方的教室,也不仅是有鲜花绿草的洁净的校园,也不仅仅是唯楚有才的三湘大地,也不仅仅是中国,甚至不仅仅是地球,它大得眼睛看不到,心里想不到。我们完全可以把五彩斑斓的生活情景当作活生生的教材,这样在传统课堂上憋了很久的孩子们,来到散发着自然馨香的新课堂,兴奋得如出笼的小鸟。学生们的表现往往折射出了他们独特的思维与可贵的创新精神,也为我的课堂开拓训练增加了信心。
所以,完全把学生局限于斗室之内,是不科学的做法。条件允许,应该让他们走出去,让他们用眼去观,有耳去听,有鼻去闻,有舌去尝,用肤去触。冬风凛冽,我曾让学生在操场上体会“燕山雪花大如席”的意境;曾领着学生到南岔河边观山赏水,体会“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秋意;曾让学生调查张家界日报上的错别字;曾让学生分组上街调查桑植街头店面的命名文化;曾让学生在国庆期间调查桑植的风景民俗;也曾组织学生给新上街的桑植公交车提意见。
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室内走向室外,或许只是一小步,却也是一大步;不仅使学生走出了空间的“牢笼”,也走出了思想的“牢笼”。将能逐步教会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体悟,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研究兴趣,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
结语
但凡世事,过犹不及,故而,拓展也是有条件的,一味地贪多务杂,耍花样,寻新鲜,求刺激,那样的拓展不不必的,也是无效的。应该,以教材为基点,以知识与技能为目标,以情感熏陶为升华,有力支撑语文教学,这样的的拓展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拓展。
曾经有过这样一句话:要得到几天的繁荣,你就种花;要得到几年的繁荣,你就种树;要得到长期的繁荣,你就播种思想。希望进行教学拓展的思想耕植于每一们同仁的心中,将教学的杏枝伸出篱外吧,这里的春天别样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