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带给初中生物教学的积极影响

2018-02-2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13期
关键词:表现型生物多媒体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大安镇第一初级中学 广西贵港 537307)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发挥学习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过程中,通常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师的教学为中心,而教师多以“黑板+粉笔”的板书讲解为主要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总是以教材或相关辅导材料的知识点罗列为主,同时教学评价体系也总以教师在课堂讲解内容知识量来评价教学效率的高低,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不仅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益,反而因为落后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严重限制了学生对生物科学探索研究的热情和兴趣,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则极大地改善了这一教学现状,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改变了教学方式,同时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地位,由教师的板书讲解教学转变为图文音影的课件展示教学,学生由被动接受状态转变为积极自主学习的状态,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1]

如,在“人体的自我调节”中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教学中,教师通过PPT课件将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反射弧以图文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此将传统的听觉刺激教学转变为视觉刺激教学,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完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件播放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完全发挥自身学习的主体地位,而且能清楚的明白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及人膝跳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路径为: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这种方法在“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教学中同样适用,学生通过观察人眼球结构及线段表示的光线传输路径能清晰直观地学习视觉的形成过程,即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觉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如果形成近视时,配戴适度的凹透镜即可矫正近视。这种在课堂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热情,更使得学生在教学中完全发挥自身学习的能动性。[2]

二、有助于展开课堂练习,加深学习记忆

在传统初中生物教学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需要对学生进行不断地灌输式教学,从而影响了课堂练习的开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充分地消化和吸收生物知识,更达不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也会在考试解题中会出现各种错误。但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在大量节约教师板书时间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地课堂练习,针对所学内容安排相应的练习,有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如,在北师大教材中“遗传与环境”章节内容教学中,生物的表现型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而表现型的实际决定因素是由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决定的,外界环境改变有可能对基因的改变产生影响,但不是决定表现型的根本原因,所以学生在学习这节内容时会容易将生物表现型的决定因素误解为环境条件的影响,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随时进行针对性的课堂演练,则有助于学生对表现型、基因型与环境条件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并在学习中将生活知识转化为生物说活技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有利于优化实验教学成果

生物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理论科学,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生物实验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和技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校实验设备陈旧或一些生物实验持续时间周期长、实施条件苛刻等原因,在课堂教学中不能进行实际操作演示,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生物科学探究的热情,而利用信息技术的放大和呈现功能、存储功能和模拟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一状况,将信息技术与生物实验相融合的教学手段不仅优化实验教学效果,还能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产生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北师大教材中“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章节内容教学时,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学习动植物细胞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同时结合教材中血红细胞、神经细胞、平滑肌细胞等形态不同的细胞归纳总结人体或动物体细胞的基本结构,但学生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前需要全面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功能,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如果使用方法不当或不小心弄坏临时装片将无法观察到细胞的结构形状,严重影响教学进度,然而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放大和呈现功能,不仅能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和用法,还能直观地观察到不同细胞的形状,并通过大量不同动物的细胞形态结构展示,证实结论的准确性与严谨性;在“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教学中,提取色素时对实验溶剂的选择和用量的大小有确定要求,如果学生在提取色素没有无水乙醇时乱找试剂代替,就会造成实验失败,如果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模拟功能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并且通过试剂种类不同或试剂用量大小不同造成实验失败的演示,让学生深刻理解实验的严谨性;在“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教学中,绿色开花植物从种子萌发形成幼苗到营养器官的生长再到生殖器官的生长再到开花结果,需要进行漫长地观察记录才能对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特征规律做出总结,其在课堂中是无法进行的,而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存储功能,对不同环境下植物生长史的实验过程进行记录,通过对比实验总结环境改变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程度。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整合是中学教师关注的重点,更是当今教学领域的焦点话题,教师在信息化背景下,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现实教学环境,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在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的基础上,对信息化教学进行积极创新、大胆探索和尝试,跟随时代步伐,真正建立起信息化指导下的初中生物课堂。

[1]陈先华.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2]刘兆广.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整合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7(16).

猜你喜欢

表现型生物多媒体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第12话 完美生物
用数学思维分析遗传的基本规律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自由组合定律中9∶3∶3∶1相关变式题型解析
浅谈生物遗传学解题技巧
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变形归类例析